1. 南阳鹳河漂流电话
南阳西峡旅游有四条比较经典的线路:
第一条:
day1:中午西峡接团,赴鹳河漂流,车游时代广场,滨河路,住县城。
day2:早餐后赴双龙镇,游龙潭沟瀑布群或赴丹水镇游恐龙遗迹园,送团。
第二条: day1:中午西峡接团,午餐后赴鹳河漂流,住老界岭避暑山庄。
day2:早餐后登中原第一山——老界岭,观日出,看云海,午餐后送团。
第三条:
day1:中午西峡接团,午餐后赴鹳河漂流,住双龙农家。
day2:早餐后游荷花洞或老君洞,午餐后送团。
第四条:
day1:中午西峡接团,午餐后游云华蝙蝠洞或寺山森林公园、石门湖景区,住县城
2. 南阳老鹳河
一、卧龙区
位于南阳市的中部。在历史上它属南阳县管辖。它是1994年11月南阳撤地设市时新划出的县级区。它的区名与卧龙岗有关。南阳城西有一高岗,北从紫山开始,南到唐湾为止,一道丘陵绵延起伏40余里,形状好像一条巨龙昂首伏卧于此,龙头就在卧龙岗一带。再加上东汉末年诸葛亮曾躬耕于此,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人称“卧龙先生”,所以就取名卧龙区,以资纪念。
卧龙区历史悠久,西周时北有申国,西有吕国。战国至东晋这里叫宛县。其中西汉时西南部有杜衍县,南部有淯阳县,北部有西鄂县;新朝时曾叫南阳县。北周时有上陌县、上宛县、随朝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又开始叫南阳县。我国古代给地方命名时,有个山南水北为“阳”的原则,因为它位于伏牛山南麓,汉水北边,占有两个“阳”字,所以叫南阳,至到1994年11月,南阳撤地设市时,才改名为卧龙区。这个县名一直使用了1411年。
二、宛城区
位于南阳市的中东部。它的历史沿革与卧龙区相似,在历史上,都属于南阳县管辖。1994年11月,南阳撤地设市时,新成立宛城区。
区名的来历与宛城有关,从春秋开始,这里建宛邑,后叫宛城,县名叫宛县。宛城因地形而名,《尔雅·释丘》中说:“宛,四方高中央下也。”南阳的地理形势就是三面环山,中间低洼,像个放着的碗一样。在先秦时期宛、碗同义,所以过去这里也称南阳盆地,宛城的来历就在于此。
宛城区历史也非常悠久,商朝时南部有谢国。战国至东晋这里叫宛县;西汉时,南部属淯阳县。新莽时叫南阳县。东汉时,东北部有个博望县。北周属上陌县、上宛县、随开皇三年(583年),又开始叫南阳县。至到1994年11月,才改为宛城区。如果从南阳县正式算起至到1994年,也有1411年的时间了。
三、镇平县
位于南阳市的中西部。西周时属吕国,秦朝时属宛县。两汉时,南部属涅阳、安众两县。新朝时叫前亭。西魏并入临湍县。北周时仍名涅阳县。随朝叫课阳县。唐初析为深阳、安国两县。在历史上,两晋至南北朝时期,曾合并到穰县。唐朝后期、宋朝和明朝初期,又曾合并到南阳县,五代十国时合并穰县。
金代兴定四年(1220年)4月,穷苦农民鱼张二于五垛山聚集农民1000多人,举行起义,反对金朝统治者,经过几年斗争,最后失败。鱼张二被俘牺牲,起义人员被迫遣送到归德、睢县、陈州、许昌等地。金正大三年(1226年),金朝统治者取“镇压平定”之意,将原来唐朝时的深阳、安固二县的地方改名为镇平县,至今已有788年历史了。
四、内乡县
位于南阳市的西部。内乡县历史悠久,春秋为析邑,秦朝为郦县、西魏改中乡,隋朝叫菊潭。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为避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之讳,改中乡为内乡,因地处伏牛山本部最深处,交通闭塞,与外界接触较少,故称内乡。金代曾将淅川县合并内乡。明代成化七年(1471年),又将淅川单独划出。如今西峡县在历史上,隶属内乡管辖,县城设在西峡口。元朝初期,县城迁到渚阳镇(今内乡县城)。当时的内乡是南阳面积最大的县份,从东南到西北长约300余里,面积将近6000平方公里。1948年5月,西峡口解放,遂从内乡县西北部析出西峡县。内乡县名使用至今已有1430年历史了。
五、西峡县
位于南阳市的西北部。西周为鄀国地,战国有析县,西魏属中乡县。唐开元二十四年(956年)属中乡、菊潭两县。在元代初期以前,中乡、菊潭县城都设在西峡口,元朝才迁到渚县镇。至到新中国建立以前,它一直属内乡县辖。
1948年5月,西峡口解放。从内乡县析出西峡。因为民国年间,宛西实行地方自治,内乡民团司令别廷芳曾在这里长期进行内乡自治,建有发电站,酿酒公司、造枪厂、印刷厂等,工业基础较好,1949年1月改建为西峡市。当年12月又恢复为西峡县。之所以名为西峡,是因为它位于伏牛山西部的深山老林中的峡谷地带,又处于南阳府的最西部,旧称西峡口。该历史不算太长,使用西峡县名称只有66年时间。
六、淅川县
位于南阳市的西北部。春秋属楚、鄀二国,秦设丹水、内乡二县。西汉有顺阳、南乡等县。南朝梁时设淅川县。因析水(古称析川,今名老鹳河,流经析谷而得名)从西峡南下流经淅川县最终汇入丹江,故名。唐名淅川。金代将淅川合并到内乡。明成化七年(1471年)又重新建立淅川县。因地处豫鄂陕毗邻地区,属于兵家必将之地,清末道光和光绪年间,曾两次设厅,名为淅川厅,与南阳府平级。民国年间仍名淅川县。至到今天,已经有1512年的历史了。
七、邓州市(现已脱离南阳管辖)
位于南阳市的西南部。历史十分悠久。夏朝至春秋属邓国,战国时有穰(瓤)、邓、山都三县。西仅有穰、涅阳、冠军、乐城、山都、朝阳六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开始称邓州。隋大业三年(607年)南阳郡治迁移邓州,至到清代,一直名曰邓州,与唐州齐名,是南阳的又一大行政中心。民国二年(1913年),邓州改为邓县。1988年11月17日,再次恢复邓州。邓国历史很早,夏朝仲康封其子于邓,时称邓国,至今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了。
八、新野县
位于南阳市的南部。春秋战国时期,此地名为烝野(一作蒸野,意为广阔美好的田野)。西汉初年,因在烝野设县故名新野县。一说西汉末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在县东南部王庄镇建新都城,县境处在新都之野,故名新野。西汉县西南部还有朝阳,县东北部还有棘阳两县。西晋太康年间(281-289年)为义阳郡治所。唐武德四年(621年)升为新州。唐末,降新野县为镇,属穰县。元化至今仍称新野。至今新野县的名称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九、唐河县
位于南阳市的东南部。周朝时,县境南部有蓼国。秦朝置湖阳、陈阳两县(在今湖阳镇),南北朝北魏时置石马县(又名上马县)。初唐为唐州,天宝元年(742年(改石马县为泌阳县。明洪武二年(1368年)再次改名唐州,因县南有唐子山故名。民国二年(1913年),国会议员提案认为,直隶省(今河北省)也有唐县,容易引起混淆,经国家批准改为沘源县。后因沘水发源于泌阳县西北部羊册一带,而不发源于唐河县,沘源之名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唐河这条河流从南阳县赊旗镇南的兴隆镇南下,纵贯唐河县境,故民国十二年(1923年)又改名为唐河县,唐河县虽然历史悠久,但真正使用唐河县名,至今还不到100年间。
十、桐柏县
位于南阳市的最东南部。西汉时有平氏、复阳两县。三国时由平氏县析出义阳县。南朝齐代置围山县,梁置淮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设桐柏县,因县境所处位置在桐柏山区而命名。南宋至元代几次废县为镇,属唐州所辖。以后又曾两次属湖北省枣阳、随县管辖。桐柏县属于山区县,偏于一隅,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在历史上隶属关系演变较大,但其县名至今已有1415年历史。
十一、社旗县
位于南阳市的东部。历史上没有此县。1965年11月,由南阳县赊旗镇、桥头区、青台区,唐河县太和区,泌阳县饶良区,方城县郝寨区共1镇5区24个人民公社,以赊镇为县城建立新县。赊旗镇的来历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有关。传说刘秀当年起义反对王莽政权,曾在这里一刘姓酒家赊了一面酒旗,作为招兵买马的大旗,最后终于推翻王莽新朝的统治,建立了东汉政权,故称赊旗镇。1965年10月,国务院审批此县时,周恩来总理建议,将赊旗镇改为社旗,即将“赊”的一声字改为“社”的四声字,寓意为“高举社会主义红旗”。经国家批准,最后定名为社旗县,至今只有49年的历史。
十二、方城县
位于南阳市的东北部。按面积来看,是南阳市第二个最大的县份。
西属属鄫国,秦置阳城县,西汉至东汉为堵(音“者”)阳县。因县境西部堵水(后因距县城三华里改名三里河)发源于拐河镇泉白山南面,流经堵乡,再经城南注入潘河,故名。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为赫(音“者”)阳县,因为方城山上的石头呈现红褐色,即赭色,故名。北魏置方城县。因县东北部有方城山,山上修筑有长方形城池,又称简方城,故名。北宋降方城为镇,属南阳县,金代改为裕州。民国二年(1913年)再置方城县,一直沿用下来。从历史上算起已有1500多年历史了。
十三、南召县
位于南阳市的北部,是南阳市面积最大的一个县份。
西汉建雉县,因地处伏牛山区,山上多雉鸟(野鸡)故名。又因位于南阳郡北部,又称北雉县。隋代县东北部有武川县,东南部有向城县。唐河向城县改为武清县。北宋、金、元时期,分属南阳、方城二县管辖,明成化十三年,重新建县,因县城东北部的鲁山县有北召店,南召县有南召店,都是宛洛大道上著名的驿站,故取名南召县。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再次并入南阳县,不久又恢复南召县。因县境太大,民国四年(1915年),从县的西部划出一部分新建为李青县,因县城在李青店,故名;东部仍为南召县,县城在云阳镇,半年后又撤消李青县,合并为南召县。县城设在云阳镇,偏于东部,不居中心,多有不便。建国后,迁往李青店,即今县城。南召县名使用至今已有538年历史了。
3. 鹳河漂流门票价格
这个地方必去的前三个景点有:
龙潭沟、鹳河漂流风景区、西峡老君洞。
西峡位于八百里伏牛山南麓,河南、湖北、陕西三省结合部,东接南阳卧龙岗,西有西安兵马俑,北邻三门峡洛阳、南有武当仙山,森林覆盖率高达81%,有“绿色王国”之称。
4. 南阳鹳河漂流风景区
西峡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有各种自然、人文景观50多处,是理想的生态旅游胜地。旅游景点有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鹳河漂流风景区、龙潭沟、老君洞、五道幢、老界岭、白羽城遗址、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云华蝙蝠洞、屈原岗、寺山国家森林公园、银树沟、哪吒庙等,其中国家4A级景区4家(西峡县老鹳河漂流风景区,西峡恐龙遗址园,西峡龙潭沟,西峡县伏牛山老界岭景区),居南阳市首位。
5. 鹳河漂流风景区电话
郑州附近有玩漂流的地方,推荐如下:
1.南阳西峡鹳河漂流:距西峡县城42公里,交通便利。景区与龙潭沟瀑布群、耍孩关峡谷、老界岭风景区等重要景点形成了西峡黄金旅游环线。鹳河漂流位于老鹳河中段是丹江的源头,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漂流全程38公里,水上漂流12公里。
2.玉皇山淇河军事漂流:位于三门峡市卢氏县玉皇山国家地质森林公园,有瀑布群,原始森林。属长江水系,淇河河水清澈,两岸村庄散布,田园风光优美,山体森林植被茂密。海拔较高,具有“中原小西藏”之称, 有着“北国第一漂”美称的三门峡卢氏军事漂流,是省内海拨最高1300米、最原始的漂流河道,是目前河南省内漂流时间最长、总体落差最大568米最大落差4米、水质最清、最有特色的漂流项目。
3.尧山大峡谷漂流:尧山大峡谷漂流河道落差150米,过程刺激,被很多漂流爱好者誉为"中原最刺激的漂流"。位于鲁山县尧山镇的尧山大峡谷,漂流自2007年开漂后,备受漂流爱好者的喜爱,漂流全程长9公里,河水清澈
6. 南阳鹳河漂流多少钱
南阳玉,素有“东方翡翠”之称,故南阳被称之为“千年玉都”。南阳是医圣张仲景故里,这里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故被称之为“中华药都”。
城西卧龙岗是诸葛亮辅佐刘备前的躬耕地武侯祠。南阳荣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荆紫关镇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南阳板头曲、内乡宛梆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阳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拥有众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和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其中南阳府衙、内乡县衙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建筑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两级衙门。
南阳境内发现的大面积恐龙蛋化石群轰动世界,淅川县境内楚始都丹阳春秋墓群出土的稀世珍宝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的楚长城遗址引人关注。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其中,宝天曼和老界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地貌独特,植被良好,风景如画;2001年宝天曼被列入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淅川县境内丹江口水库风景区以亚洲第一大水库和南水北调的渠首源头为世人关注;正在兴建的西峡恐龙蛋生物遗迹博物馆将成为不可多得的科普教育基地。内乡县衙、鹳河漂流跻身4A级景点行列,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通过国家评审,叶家大庄桐柏英雄纪念馆列入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距南召县云阳镇北3公里处的杏花山“南召猿人”遗址,是中原人类的发祥之地。1978年,科学工作者在此采集一颗猿人牙齿化石及大量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鉴定,定名为“南召猿人”,为距今约50万年前更新世中期的古人类遗址,与北京周口店猿人的时代大体相当。南召猿人的化石地点,是国内发现的重要的古人类遗址,它填补了中原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历史空白,扩大了猿人在秦岭地区的分布范围,为进一步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河南省重点旅游项目之一总投资4.5亿元,占地1200余亩,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水域面积19万平方米的莲花温泉水城将于今年十一完全建成开放,现已投入市场。
7. 鹳河漂流什么时候营业
东台子村是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双龙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3231032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11323。邮政编码为473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77 ,车牌号码为豫R。东台子村与小水村、寨岗村、莎草沟村、瓦房庄村、山涧沟村、白果树村、汪坟村、伏岭村、化山村、土桥岗村、小集村、彪池村、十亩地村、西大沟村、石槽村、杨河村、后湖村、河南村、双龙村、宝玉河村、罐沟村相邻。
东台子村附近有伏牛山、鹳河漂流风景区、老鹳河、野人谷老君洞景区、云华蝙蝠洞、石门湖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西峡山茱萸、西峡香菇、西峡六味地黄丸、西峡山茱萸、寨根香菇等特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