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陕州地坑院附近景点
四季皆宜!
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
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距三门峡市区11公里,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2. 陕州地坑院景区门票多少
开车路程:
16小时22分钟
1586.7公里
途经:京港澳高速、随岳高速
高铁路程(不包含直达火车):
G832、G818、G822广州南—三门峡南
三门峡南站下车后,步行到湖滨大厦200米左右,坐5路公交车到陕州区下车,再换坐旅游专线中吧,直达陕州地坑院。
打的路线:三门峡南—陕州地坑院
32分钟
12.7公里
途经:伯阳路
约40元。
3. 陕州地坑院值不值得去
一是三门峡大坝。这里是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中心区域,可以领略雄伟的坝体,还可以聆听美丽的大禹治水的故事,最主要的是能看到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中流砥柱。
二是虢国博物馆。它是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周虢国墓地遗址而建立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能了解到三门峡的历史。
三是灵宝函谷关景点。这里不但能欣赏的古老的雄关要塞,更能领悟老子的“道德经”精髓。
4. 陕西的地坑院在什么地方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4000多年的历史了。∞地坑院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垅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中河南三门峡境内保存的较好特别是在陕县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这三个高台平原地带,许多村民仍居住在地坑院里。∞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现存最早还住人的院子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已住过六代人以上,保存较好的村庄有张村塬的人马寨和庙上村等。∞地坑院,又名天井窑院,起源于人类早期穴居,据专家考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当地人民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神的历史见证。∞地坑院是了解黄土高原民风民俗的一大景观,是中国民居中最有特色的生土建筑之一,更是研究人类原始“穴居”演进史的实物见证,是中华文明长河中历史遗产的精彩篇章。这种奇特的民居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陕县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是西周时期“周召分陕”之地,辖区内张村塬、张汴塬、东凡塬,四周陡峭,顶部平坦,土质粘硬,地下水位较深,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加之少雨的干旱气候,是地坑院出现并延续千年的主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在陕县集中连片的地坑院村落有100多个,分布在县内6个乡镇,有近10000座院子,现存院子最早的有200多年的历史,居住已有六代人。∞这是位于河南西部的陕县庙上村,村民们居住在地坑四合院里,繁衍生息,享受着平静的“地下生活”。在国家住建部首批公示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位于陕县西张村镇的庙上村榜上有名,也是河南省16处入围村落之一。这些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国初年,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73座中,53座保存完好,20座经过整修,面貌焕然一新。∞建成的地坑院呈长方形和正方形,边长12—15米,深度6—7米,院子四壁挖10—12个窑洞,窑洞高3米左右,进深8—12米,宽4米左右,窑洞2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把其中一孔窑洞凿成斜坡,为阶梯形通向地面,称作门洞,供住户出入。
5. 陕西省地坑院旅游景点大全
迪坑园是宣州区的,是站在山山竹区的位置,山州区的山区的农民,他们可以去地坑原理观看,不收收费去外出他,但是他得拿上神州区的身份证,这样才能保证它进去玩耍,外地的人带上身份证,向老似的灵宝的他们也可以收到一班的收费,也可以不收费,这住在他当地订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