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一炷香景区在哪(一炷香山在哪里)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1-09 06:10   点击:22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一炷香山在哪里

大年三十有传统的敬香习俗。在除夕夜上,我们会为过年做很多的准备,再加上祖祖辈辈一直流传下来的很多的规定,一般在除夕夜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在家里烧香上贡,其实这是一种传统的祭祀方法,是为了能够祭祀家里那些死去的先辈们,除夕夜上为他们烧香,迎接他们和我们一起过新年,让那些先辈们能够保佑我们的家人身体越来越健康,保佑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敬香传统体现了中国人的优良传统精神品质。

  敬香时贡品怎么摆放

  敬香时不可缺少的就是贡品,贡品的摆放也有讲究。在除夕夜上烧香的时候我们都会在桌子上摆放很多的贡品,比如酒、肉、水果以及茶水之类的

2. 香山三炷香

宋 周邦彦

《解语花》

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

宋 司马光 

《西江月》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宋 李清照 《醉花阴》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 秦 观 

《八六子》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宋 苏 轼 

《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明 冯小青

《怨》

瘦影自怜清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3. 寺庙的第一炷香

庙香随喜,就是放多少都可以,也可以不放钱,流通处的香从100元起,上不封顶,其实敬佛是敬心,心诚则灵,不在钱多少,祝你好运

4. 一炷香旅游景点

1.老子峰

老子峰是易水湖的精华。蜿蜒的小路背山依水,翠绿的植被勾勒出仙境般的画面。它山石林立,造型奇特,登临老子峰不仅可以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可体验中国易文化天人合一的境界。可谓是登临老子峰,踏上问道路!

2.八卦台

八卦是神秘的古代哲学,也是古代中国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智慧集成,道法自然,重返大自然,会使我们深入理解“道”的精髓。

3.影壁石

高高的岩壁,远远看去像一张人脸,隆起的额头,深深的眼窝,尖尖的鼻子。更为奇特的是在这尊人脸的前边,矗立着一根细细高高的石柱,活像一炷香。人们对神佛的祭拜,往往是承载着人心中的一份希望。一炷香的前边,还有一块巨石,称为影壁石。此处左青龙,右白虎,前有影壁石,后有老君洞,头枕山,脚踏水,佛前一炷香,这就是易水湖的好风光。

4.老君洞

老君洞是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属于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是地下水、地表水在二氧化碳的参与下,对碳酸盐岩类岩石发生溶蚀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

5.致虚台

“致虚”取自《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这里是观赏易水湖风光的最佳地点。

6.同出门

两个独立的山峰,中间圆石像极了乌龟的脑袋,而后面独立的山峰又像极了石碑。

7.天池鹤鸣、鹤鸣桥

走过鹤鸣桥,我们看见山峰在碧玉般的水面上成屏、做柱、兴岛、开门、搭桥,问道路上峰回路转,千岩竞秀。开阔的湖面在山谷处自然成湾,远远望去碧水如镜,偶有鹰雁飞过,余音划破宁静,“天池鹤鸣”的意境幻化于眼前。

8.天门云梯

天门云梯是是一段陡峭的栈道,一共156级。云梯是直达天门的路径,想要顺利到达天门还是要付出一番努力的。这里位于同出门的脚下,我们站在这里仰望“天门”,也是对“同出而异名”的再次诠释吧。

9.神州九龟

大家看易水湖中,碧绿的水面上那一座一座的山像不像一个个巨龟?传说易水湖是钦天监奉雍正旨意堪舆的万年吉地,这里“头顶紫荆关,脚踏凤凰山,右抚五峰寨,左抚九龙山”,湖边山峦处处呈现灵龟之相。

5. 一炷香风景区

、恩施州恩施大峡谷景区

恩施大峡谷,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境内,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峡谷全长108公里,面积达300平方公里,拥有清江升白云、绝壁环峰丛、天桥连洞群、暗河接飞瀑、天坑配地缝五大奇观。峡谷中遍布绝壁悬崖、流水飞瀑、千仞孤峰、壮观地缝、原始森林、乡村梯田、迎客松、一炷香、情侣峰、绝壁长廊、大地山川、母子情深、步步为景,美不胜收。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047乡道

2、恩施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

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坪坝营镇坪坝营村,是全国较大的杜鹃群落分布带之一,也是武陵山区较大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素有“鄂西林海”、“天然氧吧”之美称。公园面积154平方公里,海拔1314米,常年最高温度22°,森林覆盖率96%,园内主要有四洞峡、万亩古树乔木杜鹃林、鸡公山 原始森林、青云阁等景区景点。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坪坝营镇坪坝营村

3、恩施州枫香坡侗族风情寨

枫香坡侗寨作为芭蕉侗族乡经济腾飞的一翼,在地理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为了促进芭蕉侗族乡经济进一步发展,对学生进行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枫香坡侗族风情寨位于芭蕉侗族乡高拱桥村,辖区内共56户256人。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离州府10公里。寨内共有生态茶园300余亩,现有10户农家乐,可一次性接待客人300余人。枫香坡侗族风情寨为侗族人聚居地,侗族风情浓郁。寨内现有可供游客体验休闲景点20余处,游客在寨内享受自然风景的同时。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芭蕉侗族乡

4、来凤杨梅古寨景区

杨梅古寨景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三胡乡,距离来凤县城20多公里,规划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它是以黄柏村、石桥村两村的古桥、古道、古墓、古石林、古院落、古戏楼、古庙宇、古杨梅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区。景区内自然风光神奇秀丽,民族文化古朴浓郁,历史底蕴深厚,是游客享受慢节奏生活、体验农耕文化、观赏田园风光、体验民族文化的最佳选择。是湖北省古杨梅群落自然保护区、湖北省旅游名村、湖北省少数民族十佳特色村寨、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村和中国最美乡村。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三胡乡杨梅古寨景区

5、神农溪漂流

神农溪又名沿渡河,位于巴东新县城的北岸,是长江走出巫峡进入香溪宽谷之后的第一条支流,发源于我国著名的“华中第一峰”之称的湖北神农架原始森林主峰的南坡,全长60公里。三峡工程蓄水之前,游客游览神农溪要乘坐原始、古朴的土家族“碗豆角”木制扁舟放漂,游客一路上可以尽情地领略优美动人的土家族巴山舞,还有高亢激昂的纤夫号子,令人心然怦动。与大宁河小三峡一样,神农溪也分三个峡段,由龙昌洞峡、鹦鹉峡与棉竹峡组成。神农溪的漂流是来神农溪不可错过的,一般是从棉竹峡上船开始漂流,沿途还能看见巴人悬棺。地址: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朝阳路50号

6、巴人河旅游景区

巴人河旅游景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茶店子镇朱砂土村11组,是北纬30度线上富有神奇色彩的河谷,被称为“男人阳刚之山,女人温婉之河”。景区由神奇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两部分组成;上、中、下三大景区,六大类,120多个看点融为一体,主要有三峡女人谷、情郎峰、龙隐宫、一道锁、二道锁、三道锁、天子洞、日月泉、血手印、论道亭、白虎图腾等景点。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茶店子镇朱砂土村11组

7、腾龙洞风景区

腾龙洞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距城区仅4公里,是中国最为庞大的洞穴系统,整个洞穴群共有上下五层,目前已探明的洞穴总长度59.8公里,洞穴总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是世界特级洞穴之一。其以雄、险、奇、幽、秀为特色的洞穴系统景观,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腾龙洞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宜人的气候环境,被公认为旅游、疗养、探险、地质考察的首选去处。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东城街道

8、玉龙洞景区

玉龙洞地处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樱桃井村,因洞内化学沉积物洁白如玉和洞中一景酷似飞龙,故名玉龙洞。玉龙洞景观小巧玲珑,景点多姿多彩,十分集中。洞中分上、中、下三层,洞内终年恒温14—18摄氏度,其中单是中层洞穴面积就有10余万平方米且有各种景观80多处。洞中著名景点包括“擎天玉柱”、“洞中舞厅”、“群象迎宾”、“玉龙飞腾”、“泉奏八音”等。经国务院审定降玉龙洞列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

9、神农溪纤夫文化旅游区

神农溪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与巫峡之间,是湖北省巴东县长江北岸的一条常流性溪流,因发源于原始森林神农架南坡而得名,全长60公里,相对落差2900余米,沿途接纳了17条溪涧汇聚而成。两岸群山耸立、逶迤绵延、层峦叠障,以雄、秀、险、奇不同风格形成了龙昌、鹦鹉、绵竹、神农四个各具特色的峡谷。峡中深潭碧水、飞瀑遍布、悬棺栈道、原始扁舟、土家风情、石笋溶洞无不令人惊叹。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城信陵镇沿江路191号

10、恩施州龙麟宫景区

龙麟宫风景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市西郊,距州府八公里,恩(施)利(川)公路横贯其间,交通十分方便。该景区以高桥水库出水源头的天然洞穴为依托,形成洞穴观光、土家歌舞表演、民族风情展示、水上游乐、餐饮住宿、会议接待等综合型的水利风景区。洞穴探奇:整个洞穴集出水洞、迷津洞、干洞于一体,分水陆两界,沿途聚集200多个景点,溶洞叠转迂回,千奇百怪 ,水洞全长500米。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六角亭街道

6. 一炷香景点概览

普者黑是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外景地、也是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外景地;其中菜花箐是三生三世里青丘的取景地,资料显示这个苗寨因整个小山村坐落的箐边开满了很多菜花而得名,景色优美犹如一沐春风般粉红,每年二月间在通往菜花箐的公路两旁就能看到到黄灿灿的油菜花,美不胜收;而我等于十二月的冬季来到这里,黄灿灿的油菜花及菜花箐美景无缘欣赏、实属遗憾。

7. 一柱香山在哪里

满江红·手摘桐花

吴泳 〔宋代〕

手摘桐花,怅还是、春风婪尾。按锦瑟、一弦一柱,又添一岁。紫马西来疑是梦,朱衣双引浑如醉。较香山、七十欠三年,吾衰矣。红袖却,青尊止。檀板住,琼杯废。淡香凝一室,自观生意。事业不堪霜满镜,文章底用花如绮。笑江滨、游女尚高歌,滕王记。

8. 一炷香山峰

“半山”开头的七言诗句

1、半山天下文章伯,邓家声名亦辉赫。——出自危稹《上隆兴赵帅》

2、半山相俟归投老,若水公兮急退流。——出自许月卿《次周尚书八首》

3、半山溪雨带斜晖,向水残花映客衣。——出自唐·刘长卿《送杨於陵归宋汴州别业》

4、犬已久忘曾宿客,半山风铎似迎人。——出自赵蕃《书合龙寺旧题后》

5、西日堕云斜照尽,半山秋雨落馀飞。——出自郑刚中《贵溪道中四绝》

6、柿叶飘零满屋除,半山衔日落丘墟。——出自刘应时《秋郊》

7、它日庵居定相奉,半山松竹更谁容。——出自曹勋《和谢参政卜宅》

8、古庙炷香知某客,半山摇扇望吾家。——出自方回《立夏明日行园无客五首》

9、一片长垂今与古,半山遥听水兼风。——出自唐·罗邺《题水帘洞》

10、深坞结庐穷水石,半山开径入松筠。——出自金君卿《寄别致政王中允》

11、半山风雨截江城,未脱人间总是尘。——出自南宋·文天祥《尘外》

12、半山都成水泽国,平地皆作龙蛇窟。——出自方逢辰《田父吟》

13、半山残月露华冷,一岸野风莲萼香。——出自唐·韦庄《秋日早行》

14、半山落日樵相语,一迳寒松僧独归。——出自于石《半山亭》

15、骊龙塘上邓家丘,半山老人所钓游。——出自危稹《上隆兴赵帅》

16、赤甲白盐碧丛丛,半山人家草木风。——出自范成大《夔州竹枝歌九首》

17、乱点落池惊睡觉,半山含润沃心焦。——出自苏辙《木山引水二首》

18、云锁断崖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出自宋·岳飞《题雩都华严寺》

19、园径萧条草树荒,半山林影净回塘。——出自范端臣《藏春园》

20、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出自唐·皮日休《惠山听松庵》

21、半山人去东坡没,妙墨空嗟榡上磨。——出自韩元吉《姜特立寄诗编为赋四首》

22、风剪飞丝雨脚残,半山虚旷九秋寒。——出自俞掞《白华岩》

23、一种灵苗人不识,半山霜夜南痕乾。——出自林景熙《陶山十咏和邓牧心·附子冈》

24、见说小儿齐拍手,半山寺主褁头巾。——出自杨万里《半山寺三首》

25、落日扁舟万古心,半山明耀半溪阴。——出自汪莘《九月十六日…舟如钱…日舟中杂兴》

26、半山斜日荒凉寺,更有残碑待拂尘。——出自潘柽《送友人游金陵》

27、千载登真谢自然,半山遗迹号金泉。——出自邵伯温《句》

28、半山云脚炊烟湿,一枕松声涧水鸣。——出自郑清之《净明院》

29、半山未是忘情者,重拜头厅便出来。——出自刘克庄《瓦送》

30、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出自杨万里《读诗》

31、半山木落楼台露,几树霜余橘柚明。——出自张栻《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32、将以愚民岂其然,半山失喜为动色。——出自郑清之《送新姜与葺芷》

33、半山便遣能参透,犹有唐人是一关。——出自杨万里《读唐人及半山诗》

34、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出自唐·裴说《春日山中竹》

35、寂寂春葩映短墙,半山松竹奏笙簧。——出自黄公度《题翠峰寺西轩》

36、淮山里在银城里,半山诸峰越样青。——出自杨万里《解舟铜陵,望淮山白云二首》

37、半山塔寺藏云树,绕郭楼台住水天。——出自元·张翥《忆吴兴》

38、半山槲叶当窗下,一夜曾闻雪打声。——出自唐·司空曙《雪二首》

39、半山松菊略能存,犹有荆公旧墨痕。——出自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40、门外青苗浑不见,半山松竹自秋声。——出自张绍文《定林》

41、半山飞瀑元如雪,况是今朝雪里来。——出自袁甫《崇圣寺瀑布泉二首》

42、半山辱国卖丛祠,锺步诸坊卷酒旗。——出自杨万里《寄题太和宰…勤民二…停罢坊场图》

43、一代衣冠霸业休,半山金碧梵宫留。——出自黄公度《题凤凰寺》

“半山”结尾的七言诗句

1、窥鱼白鸟明残照,抱石幽云点半山。——出自潘阆《句》

2、夜深一阵打窗雨,卧听风雷在半山。——出自陶弼《祝融峰》

3、平晓春云失半山,蒙蒙小雨暗江干。——出自张耒《寓寺八首》

4、东冶亭东转半山,栽松庵外万琅!鲎运諞s《金陵杂兴二百首》

5、端能面我九年壁,不惜分君一半山。——出自刘克庄《次韵二首》

6、苍崖万仞倚空寒,一道飞泉泻半山。——出自宋·白玉蟾《流憩》

7、三生习气除难尽,也许渠分一半山。——出自方岳《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梅坡》

8、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出自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9、临川老儒王半山,文章未肯班传间。——出自许月卿《次韵》

10、风吹客袂游甘露,雪打人头入半山。——出自徐似道《为刘改之作五首》

11、夜闻便谓迷三径,晓看依然在半山。——出自吴芾《待雪不至呈子仪》

12、一双玉塔倚绝壁,两道白云腾半山。——出自王阮《瀑布二首》

13、晚业碎玉零珠后,已老苏州一半山。——出自袁说友《腊雪二首》

14、不分唐人与半山,无端横欲割诗坛。——出自杨万里《读唐人及半山诗》

15、九天使者邀归艇,五岳丈人分半山。——出自宋德之《题太平兴国官》

16、凭谁说与矮师叔,投老求分一半山。——出自宋·艾申《疏山》

17、林泉会有相逢日,风月应须乞半山。——出自张耒《赠别仪上人》

18、受业初参且半山,终须投换晚唐间。——出自杨万里《答徐子材谈绝句》

19、名花美酒疏钟永,坐见斜晖隐半山。——出自元绛《和圣徒洛中九老会》

20、坐深却得无穷趣,只看平川一半山。——出自楼钥《括苍烟雨楼》

21、石矶坐久风林静,一派泉声落半山。——出自葛绍体《苍岭行三首》

22、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出自杨万里《读诗》

23、谁知海上诗狂客,占得胶西一半山。——出自苏轼《怀仁令陈德任新作占山亭二绝》

“半山”在中间的七言诗句

1、夜半山舟谁负去,盖棺犹是昔簪缨。——出自何梦桂《挽劲轩郑府理》

2、熙宁相住半山寺,元佑人宗独乐园。——出自方回《跋张明府独乐园图二首》

3、秋江漱石半山腹,倚天削铁荒行踪。——出自范成大《后巫山高一首》

4、倒尽酒壶终日醉,卧听儿诵半山诗。——出自南宋·陆游《春雪》

5、船行半山青蒲末,塔立参排杂树间。——出自张闰《野芳亭写望》

6、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出自杨万里《野菊》

7、三秋月冷半山云,来谒维摩必有因。——出自释普岩《送僧见孟侍郎》

8、天教神禹使壬甲,幻得蟾蜍半山压。——出自袁说友《过虾蟆泉》

9、朝看石上片云阴,夜半山前春雨足。——出自欧阳修《琅琊山六题·归云洞》

10、衮冕尘埃半山寺,自相撑拄过年年。——出自周文璞《半山寺》

11、行行半山杖履逢,小憩平章景异同。——出自陈淳《和林叔己咏福寿林塘韵谢杨守举状》

12、老我愁双半山玉,凭君浅酌一荷金。——出自杨万里《木犀初发呈张功父又和六首》

13、九重楼阁半山霞,四望韶阳春未赊。——出自唐·韦元旦《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14、近村篱落低临水,直面峰峦半山云。——出自李弥逊《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

15、持此东归似同志,故应分我半山林。——出自范成大《寄虎丘范长老》

16、落舟半山人未起,万蛙声里子规啼。——出自易平湖《晓岸》

17、步障连空鞋一屋,不如萧散半山园。——出自吴泳《和李雁湖晚春即事八首》

18、翠箬久藏千岁药,碧池深纳半山泉。——出自张景修《游九锁山》

19、闻说游人多好事,谁能扶直半山亭。——出自陆文圭《大茅峰四绝句》

20、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出自唐·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

21、老已为民犹学问,向虽作吏半山林。——出自南宋·陆游《冬晴稍理旧学有感于怀》

22、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出自近代·王国维《浣溪沙》

23、涨洛暮连诸谷雨,秋云低抱半山阴。——出自张耒《牛谷口》

24、幽栖带郭半山峰,密意虚怀莫可同。——出自释延寿《山居诗》

25、尽倒浓漓浇磊磈,胸中着我半山云。——出自李弥逊《次韵林仲和筠庄》

26、旧属半山老仙人,佛印乞之如乞邻。——出自楼钥《陈顺之灵壁石砚山》

27、城中十月雨蒙蒙,遥看句骊半山雪。——出自蔡肇《句》

28、攎将清血洒昭陵,幽谷蛇啼半山晚。——出自钱易《西游曲》

29、留取半山看未了,火云时节约重来。——出自张闰《送客至无相…岭小憩…书所见十首》

30、带雨一声天外落,过江穿破半山云。——出自赵福元《晚钟》

31、雨余草长四野青,日落烟生半山紫。——出自南宋·陆游《春日登小台四望》

32、淅淅风摇玉露秋,尚怀分柿半山不。——出自胡寅《将游上封先寄南台珏老》

33、行人都上半山青,记得前朝傍险行。——出自杨万里《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五首》

34、五更钟鼓半山月,两岸渔樵一笛风。——出自元·于石《潇江亭》

35、云寒夜半山鬼号,十年两耳秋萧瑟。——出自方岳《胡道士山房听琴》

36、行到半山奇绝事,白鹇如练挂青松。——出自舒岳祥《丙子九月陈村避地三绝》

37、夜半山风响翠梧,一窗皓月翠琴书。——出自宋·白玉蟾《梧窗二首》

38、看到半山三不足,依然野水漫青苗。——出自杨元亨《题半山寺》

39、高林缥缈强可见,茅屋半山烟雨昏。——出自王之望《钟鼓山间久雨二绝》

40、懒访半山云顶庵,且撑一叶泛溪南。——出自刘克庄《用厚后弟强甫韵》

41、斜日半山烟半岭,人生不合遇倾城。——出自利登《玉台体》

42、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出自唐·雍陶《晴诗》

43、啸罢半山闻逸响,诗成绝壁见新题。——出自释善珍《龙泉山中》

44、自从半山经小亭,仰望巨石扶轩楹。——出自楼钥《巾山》

45、丹崖之亭当石颠,破竹半山引寒泉。——出自唐·元结《宿丹崖翁宅》

46、寺悬金榜半山隅,石路荒凉松树枯。——出自唐·卢纶《斅颜鲁公送挺赟归翠微寺》

47、绿阴黄鸟半山园,谢字王名宛若存。——出自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48、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出自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49、却忆半山服坡老,叉鱼奇韵费雕锼。——出自方回《雪后》

50、溪流直傍长堤去,缭乱半山桃李花。——出自韩元吉《洞溪绝句三首》

51、石笋半山移步险,桂花当涧拂衣轻。——出自唐·张佐《忆游天台寄道流》

52、半沦溪谷半山冈,地狭民多尽盖藏。——出自曹彦约《祁门道中即事》

53、泉下定为明允笑,果能看破半山无。——出自刘克庄《书事二首》

54、警句可编半山集,高风宜配客星祠。——出自刘克庄《题听蛙方君诗卷二首》

55、夜半山腰震雷起,白龙下饮天池水。——出自明·张时彻《天池寺》

56、惟有明皇留辇处,至今云雾半山横。——出自邹浩《陈满堂》

57、未省半山梅在否,东风归路忆长干。——出自洪咨夔《答家朝南二绝》

58、拟辍半山分座住,先镌一枕借床眠。——出自范成大《再到虎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