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湖五龙河景区住宿(五河龙湖公园地址)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1-03 12:20   点击:9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五河龙湖公园地址

江苏省没有泗县。泗县古称虹县、泗州,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邻江苏省泗洪县,西接灵璧县,南连五河县、固镇县,北至东北与江苏省睢宁县、宿迁市毗邻。泗县历史悠久,早在夏朝即始建制,原为泗州府所在地,古称虹乡、泗州。在全国全省有着独特的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唯一”活态遗址、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中国山芋之乡、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国药物布鞋、皖东北革命根据地“六大名片”。

2. 五龙湖城市公园介绍

1.临沂盛能游乐园2.临沂动植物园3.王羲之故居4.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5.临沂博物馆6.沂蒙湖(橡胶坝)

7.沂水地下萤光湖8.莒南天佛风景名胜区9.115师师部旧址(省政府诞生地)

10.孟良崮战役遗址景区11.蒙山平邑龟蒙景区12.莒南马鬐山景区13.费县石林梨乡旅游区14.蒙山国家森林公园15.华东革命烈士陵园16.诸葛亮文化旅游区17.沂水天然地下画廊18.指动石旅游区19.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馆20.临沂中华园艺旅游区21.临沂茶山园艺旅游区22.玫瑰湖汽车公园23.宝泉寺公园24.北寨汉墓博物馆25.郯城新村万亩银杏园26.灵泉寺旅游风景区27.韩书凡艺术馆28.山东地下大峡谷旅游区29.沂水雪山彩虹谷旅游区30.知春湖度假村31.临沂汤头温泉32.沂南汉墓博物馆33.战工会纪念馆34.蒙山彩蒙景区35.山东省郯城县东马乐园36.齐魏马陵战址公园37.沂蒙山根据地红色旅游区38.沂水县博物馆39.费县蒙山天蒙风景区40.沂蒙山小调诞生地41.九间棚生态农业旅游区42.曾子山43.五龙湖景区44.栗王景区45.卧龙源景区(诸葛亮公园)46.厉家寨展览馆

3. 五河县龙潭湖湿地公园

龙的栖息场所叫龙潭湖,传说龙潭湖是古代五龙聚集的地方,常闹水灾。

龙潭湖形状像鸡嗉,原名鸡嗉湖。它位于安徽省五河县头铺镇政府北三里处,占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是头铺镇的第二个产粮基地。公园为水景为主,突出龙和潭的特点,湖边有龙山,龙字碑林、百龙亭,古典建筑龙吟阁、龙形石雕和龙桥等。

4. 五龙公园在哪里

从西安五龙国际车城到兴庆公园北门,具体公交线路如下 第1种方案(约27站) 在 五龙国际车城 坐 五龙专线 到 省体育场西门/省政务大厅/夏家庄/小雁塔 换乘 203路 到 兴庆公园北门 第2种方案(约28站) 在 五龙国际车城 坐 五龙专线 到 大差市 换乘 102路/203路/27路/300路/37路/43路/602路/604路/704路/714路/8路/K630路空调 到 兴庆公园北门 第3种方案(约28站) 在 五龙国际车城 坐 五龙专线 到 端履门(炭市街) 换乘 203路/300路/37路/43路/604路/8路/K630路空调 到 兴庆公园北门 第4种方案(约28站) 在 五龙国际车城 坐 五龙专线 到 文昌门 换乘 704路 到 兴庆公园北门 第5种方案(约29站) 在 五龙国际车城 坐 五龙专线 到 南稍门 换乘 203路/704路 到 兴庆公园北门 第6种方案(约32站) 在 五龙国际车城 坐 五龙专线 到 民乐园/五路口 换乘 102路/602路 到 兴庆公园北门 第7种方案(约34站) 在 五龙国际车城 坐 五龙专线 到 火车站 换乘 602路 到 兴庆公园北门

5. 五河龙子湖公园

按照最近网传的蚌埠区划调整,大致梳理一下:

1. 怀远的马城经济开发区划到市高新区;

2.五河县的沫河口镇划给龙子湖区;

3.龙子湖区的长淮卫17个村( 龙子湖区的仇岗村、曹彭村、司马村、余滩村、汪庙村、陈郢村、淮上村、长淮村、卫东村、南湾村、东风村、高郢村、淮光村、东站社区,李楼乡韩葛村、大卢村、燕山乡的徐桥村划归经济开发区)划给经济开发区

6. 五河龙湖公园在哪里

【龙子河】  在安徽蚌埠市东郊曹山脚下。河面宽阔为湖,津浦铁路横穿其上。相传明大祖少年时在此撑船,落竹篙于河中,不久竹篙化为巨龙,因而名龙子河。河南有明代信国公汤和墓,河上建有双龙桥、珍珠桥。今蚌埠市在此依山傍水辟为公园,供游人游览。

  【汤和墓】 在安徽蚌埠市东郊曹山。汤和(1326—1395),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与明太祖朱元璋为同乡好友,元末随朱起义,屡建战功,封信国公,死后追封东瓯王。墓面对龙子河,背负曹山峰。墓室是一座依山构筑的大型砖石单券式建筑,高3.6米,宽3.96米,面积约40平方米。墓南神道,长225米,有大型神道碑和石雕马、羊、狮、武士,雕刻线条流畅粗犷,为明初石刻中的精品。现已划入蚌埠市的龙湖公园。

  【卞和洞】  亦名抱璞岩、抱玉岩。在安徽怀远县荆山东。相传为春秋时楚国人卞和采玉处,故名。洞由巨岩天然巧成,石型圆润,石表青翠。洞上方有玉坑、濯玉涧、凤凰池等多处胜迹。洞中可容数十人,岩壁有“青螺石帐”镌字,置身其中,仿佛人玉珠帐里。古人“白壁连城无双产。古洞青螺有旧题”诗句,正是此间写照。夏日暑气不侵,冬季温暖如春。唐宋以来游人不绝,留下不少题咏。宋苏拭《上已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诗中:“刚人有余坑,美石肖温瓒”即指此。洞内原有唐胡曾《荆山诗》碑,已毁。

  【白乳泉】

  在安徽怀远县城南郊,背依荆山,面临淮河,东和禹王庙隔河相望,西邻卞和洞。因泉水甘白如乳,故名。泉左有望淮楼,登临远眺,意趣盎然,正如楼联所云:“片帆从天外飞来劈开两岸青山好趁长风冲巨浪,乱石自云中错落酿得一匝白乳合邀明月饮高楼。”泉右有双烈祠,为纪念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怀远籍烈士宋玉琳、程良而建。祠上有亭,曰半山亭,可俯瞰怀远全城。这里群峦迭翠,芳草如茵,古榆参天,柏林似海,景色迷离,清幽宜人,实为天然佳境。泉水内多含矿物质,烹茶煮茗,芬芳清洌,甘美可口。表面张力强,水倾注杯中,能突出杯面一米粒厚而不外溢,且能浮起硬币,游人观之,无不称奇。宋苏轼游此,赋诗留念,将此泉誉为“天下第七名泉”。1965年郭沫若亲笔为白乳泉、望淮楼题名。

  【禹墟】  又名禹会村,禹村冈。在安徽怀远县涂山南2.5公里。传为大禹会诸侯计议治水的地方。原有祠庙名禹帝行祠。《康熙凤阳府志》载:“唐彭晁作庙记,略云,禹会诸侯于此,故村名曰禹会,有夏家,禹家之裔。”清嘉庆《怀远县志》云,“禹会村,亦名禹帝行祠。”今祠已毁。宋苏轼《濠州七绝·涂山》诗:“樵苏已入黄熊庙,乌鹊犹朝禹会村。”即指此。

  【禹王宫】  别称禹王庙、涂山词。在安徽怀远县东南涂山之顶。《左传·哀公七年》:“禹会诸侯于涂山”,一般即指此。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在此立庙。庙始建于唐之前,具体年代不详。原有三进,现尚存二进,院内有千年银杏两株,大可数围,拔地而起。西北有瞭望台,登临其上,涡、淮波涌,荆、涂翠峰,尽收眼底。西南有启母石(又名望夫石),正襟危坐如妇人远望,传为禹妻涂山氏望夫所化。西有圣泉、灵泉,清澈澄碧,四季不竭。历代文人名宦如狄仁杰、柳宗元、吴文魁、苏轼、苏辙、宋濂、邓石如等,均来此游览并留下大量诗文铭刻。苏轼《濠州七绝·涂山》诗碑刻,今珍藏庙壁,邓石如“旷览平城”摩岩题字,仍清晰可见。

  【铣锁岭】  在安徽五河县城东15公里淮河出县境处。与浮山(一名临淮山)隔河相望,为淮河下游要隘,南朝粱天监中,为求壅塞淮水淹灌北魏的寿阳城(今寿县),发军民20万筑浮山堰,南镇浮山,北接铁锁岭,中间压相邻五县边境。五代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于此处大破南唐兵。宋代秦观有《浮山堰赋》记其事。今岭南北方向,宽50米,长约2.5公里,常有古代箭头出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