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夷山景区管委会主任姓官的
楼主你好:
在九华北路往塔桥方向走,公交:乘坐47路到红星路口下车过马路就到【47路上车一元】
47路:公交旅游公司、景江东方、景观大道西、景观大道东、方特欢乐世界北、芜湖科技馆、长江大桥收费站、水阳江路、银湖小区、武夷山路、银湖大桥、开发区管委会、科创中心、美的制冷公司、奇瑞二号门、奇瑞三号门、龙山路口、龙山隧道南、龙山隧道北、奇瑞城北公寓、巢湖路、奇瑞BOBO城东、太湖路、(和平路1号站、和平路2号站、保顺路1号站、保顺路2号站、九华北路、红星路口、华山路、天门小学、龙山街道办)红字为单循环停靠站鐧惧害鍦板浘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2. 武夷山市景区管委会主任
武夷山皇龙袍新茶特级正宗浓香型茶叶散装500g,价格在600元左右。武夷山市皇龙袍茶业有限公司主营产品为茶叶(乌龙茶、红茶)生产销售;茶叶包装,茶叶种植,茶具、工艺品销售,茶文化交流,公司地址在武夷山市景区度假区1区(生产场所:武夷山生态创业园区管委会仙店大道支路)。
3. 武夷山景区管委会主任姓官的有哪些
没有上市。
武夷山香江茶业有限公司是福建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的前身是福建省武夷山市岩茶厂,是一家历史悠久、久负盛名的茶厂,于上世纪50年代初由著名茶人黄道清创办,当时名为福龙桥茶厂,1990年更名为福建省武夷山市岩茶厂。蜚声海内外并带有神话色彩的茶王——母树大红袍(三丛六株)就生长在公司茶园九龙窠高崖峭壁上,从创厂开始一直由公司管理和监制,直至1996年遵照市政府规划移交给武夷山市景区管委会监管。公司在景区的厂房建筑面积达6800多平方米,拥有茶园3000多亩,大部分位于以三坑两涧为中心的茶园基地,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其中以鬼洞最具代表,如母树铁罗汉、老君眉、不知春、不见天、红孩儿、玉锦留香、醉水仙、醉贵妃、过山龙等珍贵名丛系列均产自于鬼洞等名岩中。一直以来,各地茶叶专家、政府及各界茶人对名岩名丛及其重视,公司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在栽培技术上,严格采用有机肥、客土法等栽培管理;在制作技艺上,采用单采单做的方式,以此来保留名丛的真实品质。
近年来,公司致力于武夷茶的推广,为了让更多高品质的武夷茶走入千万百姓家,公司于2006年与香港香江国际集团合作,收购了原邵武市茅岗茶厂,成立了武夷山香江茶业有限公司和邵武香江茶业有限公司。2011年,由武夷山香江茶业有限公司规划建设的集生产、科研、文化推广为一体的合资项目香江茶业园在武夷山市仙店生态创业园区奠基。香江茶业园规划占地85亩,总建筑面积56700平方米,是一个以茶叶自动化生产加工与仓储、茶产品深度加工为主体,包括茶文化观光、茶产品展示区、茶叶检测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等各种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茶产业项目。香江茶业园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优化武夷山茶产业结构,并大力推进茶产业的转型与发展。
4. 武夷山风景区管委会主任
闽越王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系闽越王无诸受封于汉高祖刘邦后营建的一座王城。闽越立国后,大兴冶炼业,推广铁器具,发展生产,从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闽越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当时铁制农具有犁、锄、锸、镢等;铁制工具有斧、锤、凿、锯、环、环首刀、曲形铁条等;兵器有矛、刀、剑、匕首、镞等;并已使用得相当广泛,普及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说明闽越国已拥有十分发达的冶铁技术。闽越国还有较为发达的建筑业、纺织业、造船业、制陶业和交通业。同时,闽越国的军事力量也相当强大。
1、简介
越王无疆伐楚失败后,前吴故地被楚国暂时占领,由于无疆生前未明确指定越王位继承人,于是族子们纷纷争立,长子玉在福建地区建立闽越国,次子蹄在越国核心地区浙江建立东越国。
2、历史沿革
前后历史沿革:无诸的先祖系越王勾践的后裔,西元前334年楚败越后,越之余部退至福建和浙江南部。
越国历代君主世袭名录:
越侯无壬
越侯无译
越侯夫谭
越王允常
越王勾践
越王鹿郢
越王不寿
越王朱勾
越王翳
越王诸咎
越王错枝
越王之侯
越王无颛 西元前334年楚灭越后,南迁,闽越时期
越王无彊
越王玉
越王尊
越王 亲
自秦汉 为了削弱闽越,将闽越拆分瓯越 和闽越等,潮汕划给南越管辖,参加秦王朝在闽越部分故地设置的闽中郡 和相关文章。
闽越王 无诸 迁都:东冶(福建)
东瓯王 摇 迁都:东瓯(温州)
闽越王 无诸 ,汉朝正式承认为王
东瓯王 摇
闽越王 甲
东瓯王 贞复
东瓯王 望
闽越王 郢
闽越王 丑
东越武帝余善
闽越王 居股
在闽越国历史 :西元前334年后的,短暂的92年(前202——前110年)统治时期,闽越地区经济得以较快地发展,国势日强,但后期与汉廷发生摩擦,导致汉廷派强兵攻打,闽越国最终走向灭亡。
闽越(也称闽粤),是中国南方百越族群中的一支,主要聚居在今福建省,全国考古学家王学理研究员指出:“闽越族,主要生活在福建武夷山至台湾海峡一带。先秦时期,他们利用福建水陆自然资源的地利,过着稻耕与鱼捞的经济生活,创造出独具地方风格的几何印陶文化"
闽越国是福建历史上地方割据政权中时间最早最长,也最为强盛的诸侯国。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闽越人民既保持了福建远古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宗教观念等,又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效法中原内地,从而创造出灿烂一时的闽越古国文化。这些早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古老文明,在武夷山闽越王城中得到提示。该城是中国南方保存最完整的汉代诸侯王城,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透视福建上古文明的一扇亮丽的窗口。
潮汕为闽越地,自秦汉 为了削弱闽越,将闽越拆分瓯越 和闽越等,潮汕划给南越管辖,北宋地理全书 《舆地广记》则记载潮州为闽地。明代官方典籍《永乐大典·风俗形胜》:“潮州府隶于广,实闽越地,其语言嗜欲,与福建之下四府颇类, 广、惠、梅、循操土音以与语,则大半不能译,惟惠之海丰与潮为近,语音不殊,至潮、梅之间,其声习俗又与梅阳人等 。“ 还可参见秦王朝在闽越部分故地设置的闽中郡。
3、史书记载
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制六合,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平百越,百越之君挽首系命委命下吏。无诸被削去王号,废为“君长”。秦王朝在闽越故地设置闽中郡。
秦朝末年,闽越王无诸率闽中兵将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大起义,与中原人民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接着又参加了汉高祖刘邦对楚霸王项羽的战争。闽中军骁勇善战,无诸为刘邦战胜项羽贡献了力量。公元前202年,刘邦登上皇位,复立无诸为闽越国王。无诸成为西汉中央王朝首封的少数民族异姓诸侯。城村古城就是闽越王立国称王后建设的。无诸在位时,维持着与汉中央王朝的良好关系。无诸死后,子孙内讧迭起,频频挑起战争。曾北并东瓯,南击南越,百越臣服,周边的刘姓诸侯国均以财物珍宝交好闽越国。闽越国已成为西汉王朝南方的一股强大的割据势力。
闽越王无诸的后代东越王余善最后发展到刻"武帝"玺,自立为帝,起兵汉朝。这时的西汉王朝经过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国富民强,特别是汉武帝在位期间,汉朝进入鼎盛时期,他不能容忍各边远地区政权的日益强大。汉武帝在击败北方匈奴,解除北方边患之后,调遣四路大军共数十万人围攻闽越国。
汉王朝同时对闽越国内部采取分化瓦解的手段,争取了闽越繇王居股和部分贵族杀余善后降汉。汉武帝为了消除后患,诏令大军将闽越部分举国迁往江淮内地,焚毁闽越国的城池宫殿。城村古城及其宫殿正是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被汉武帝派遣的大军所毁。这也就能解释为何福建低频率的o1(越)基因,高频率的o3*和高频的o3e(或北来),基本抽离了越的父系血统,实现了古闽、畲族和汉的融合。
4、遗产保护
为了更好地保护闽越王城遗址,福建省政府专门成立了闽越王城博物馆负责保护管理。武夷山市政府为了保护这处文化旅游资源,将城村地区划归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统一管理,并设立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城村景区管理处”、“武夷山闽越王城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等机构,与福建省博物馆、闽越王城博物馆合作负责该区的保护、利用和展示。
5、遗址现状
目前该景区内有新建的闽越王城博物馆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人文历史价值较高的闽越王城遗址,以及风貌古朴幽静、个性鲜明,素有“潭北名区”之誉的古老村落--城村。另外,还有古越歌舞、窑址公园、仿汉门楼、古井茶座等一批项目已经启动。
6、君主列表
闽越国君主
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闽越王 无诸
前202年-? 越王勾践后裔
闽越王 (不详) ?-? 无诸之子
闽越王 郢 ?-前135年 无诸之子。为余善所杀
繇王 丑 前135年-? 无诸之孙
东越王
(东越武帝)
余善 前135年-前110年 郢之弟。为居股所杀
繇王 居股 ?-前110年 降汉,举国迁江淮,国除
5. 武夷山景区管委会书记
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学系、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系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攻读博士生。日本京都大学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生1995年,留学回到中国后在浙江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高分子动态流变学研究学术团队。1995年6月至1999年7月,任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教师,先后任高分子与复合材料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99年7月至2007年6月,任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主任。2002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评选为浙江省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4年,进入教育部等七部委评选的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1年由浙江大学学生评选出来的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2007年浙江大学学生评选的“我最喜爱的浙大老师”,2014年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评选的“2014年中国好校长”,2015年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青年报评选的“2015年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
2008年7月至2009年3月,任浙江大学副教务长、求是学院院长。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求是学院院长。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任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16年12月至2020年4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正厅级)。2020年4月,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6. 武夷山管委会历任主任
闽越国 无诸的先祖系越王勾践的后裔,公元前334年楚灭越后,越之余部退至福建,传至无诸立国称王,即《史记》为之立传的闽越国。闽越国的建立,揭开了福建文明史的第一页,无诸可称得上是"开闽始祖"。 闽越王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系闽越王无诸受封于汉高祖刘邦后营建的一座王城。 闽越立国后,大兴冶炼业,推广铁器具,发展生产,从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闽越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当时铁制农具有犁、锄、锸、镢等;铁制工具有斧、锤、凿、锯、环、环首刀、曲形铁条等;兵器有矛、刀、剑、匕首、镞等;并已使用得相当广泛,普及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说明闽越国已拥有十分发达的冶铁技术。闽越国还有较为发达的建筑业、纺织业、造船业、制陶业和交通业。同时,闽越国的军事力量也相当强大,其“甲卒不下数十万”。 在闽越国短暂的92年(前202——前110年)统治时期,闽越地区经济得以较快地发展,国势日强,但后期与汉廷发生磨擦,导致汉廷派强兵攻打,闽越国最终走向灭亡。 闽越(也称闽粤),是中国南方百越族群中的一支,主要聚居在今福建省境内,全国著名考古学家王学理研究员指出:"闽越族,主要生活在福建武夷山至台湾海峡一带。先秦时期,他们利用福建水陆自然资源的地利,过着稻耕与鱼捞的经济生活,创造出独具地方风格的几何印陶文化,开始迈入了青铜时代门槛。" 闽越国是福建历史上地方割据政权中时间最早最长,也最为强盛的诸侯国。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闽越人民既保持了福建远古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宗教观念等,又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效法中原内地,从而创造出灿烂一时的闽越古国文化。这些早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古老文明,在武夷山闽越王城中得到提示。该城是中国南方保存最完整的汉代诸侯王城,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透视福建上古文明的一扇亮丽的窗口。 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制六合,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平百越,百越之君挽首系命委命下吏。无诸被削去王号,废为"君长"。秦王朝在闽越故地设置闽中郡。 秦朝末年,闽越王无诸率闽中兵将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大起义,与中原人民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接着又参加了汉高祖刘邦对楚霸王项羽的战争。闽中军骁勇善战,无诸为刘邦战胜项羽贡献了力量。公元前202年,刘邦登上皇位,复立无诸为闽越国王。无诸成为西汉中央王朝首封的少数民族异姓诸侯。城村古城就是闽越王立国后建设的。无诸在位时,维持着与汉中央王朝的良好关系。无诸死后,子孙内讧迭起,频频挑起战争。曾北并东瓯,南击南越,百越臣服,周边的刘姓诸侯国均以财物珍宝交好闽越国。闽越国已成为西汉王朝南方的一股强大的割据势力。闽越王无诸的后代东越王余善最后发展到刻"武帝"玺,自立为帝,发兵反汉。这时的西汉王朝经过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国富民强,特别是汉武帝在位期间,汉朝进入鼎盛时期,他不能容忍各边远地区政权的日益强大。汉武帝在击败北方匈奴,解除北方边患之后,调遣四路大军共数十万人围攻闽越国。汉王朝同时对闽越国内部采取分化瓦解的手段,争取了闽越繇王居股和部分贵族杀余善后降汉。汉武帝为了彻底消除后患,诏令大军将闽越举国迁往江淮内地,焚毁闽越国的城池宫殿。城村古城及其宫殿正是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被汉武帝派遣的大军所毁。 为了更好地保护闽越王城遗址,福建省政府专门成立了闽越王城博物馆负责保护管理。武夷山市政府为了保护这处文化旅游资源,将城村地区划归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统一管理,并设立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城村景区管理处"、"武夷山闽越王城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等机构,与福建省博物馆、闽越王城博物馆合作负责该区的保护、利用和展示。 目前该景区内有新建的闽越王城博物馆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人文历史价值较高的闽越王城遗址,以及风貌古朴幽静、个性鲜明,素有"潭北名区"之誉的古老村落--城村。另外,还有古越歌舞、窑址公园、仿汉门楼、古井茶座等一批项目已经启动。
7.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书记
项南(1918—1997),原名项德崇,连城县人。1918年11月出生于农民家庭。早年随父亲项与年从事闽浙赣边区革命根据地开辟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创建抗日新政权,开展敌后根据地的财政建设,打破日伪经济封锁作出重大贡献。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安徽省青年团书记、华东局青年团书记、团中央书记、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省军区第一政委。党的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7年11月10日病逝于北京。
项南,1980年底至1986年5月主持福建省的工作。在福建期间,他坚定不移地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思想,真正落实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他为福建的改革开放绞尽脑汁,为人民的利益赴汤蹈火。他高瞻远瞩,勤政爱民,胸怀开阔,光明磊落。可以这样说,没有他,福建的改革开放要推迟若干年;没有他,福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走到全国的前列。他是福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领导者。
推动农村改革,提倡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
1981年之前,福建农业生产责任制没有推开。主要问题是当时福建有些领导,对安徽省所推行的责任制有不同的看法。他们不赞同包产到户,认为包产到户,就是分田单干,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他们对待农业承包责任制的态度,不仅消极对待,而且持反对的态度。
项南来闽,开始只是常务书记,第一书记仍是廖志高,不过项南来后不久,廖志高即离职住院治病,福建的工作由项南主持。项南到福建后,首要任务就是把工作重点放在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推动改革开放上。他首先是放手在农村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由此,农业生产被动的局面才很快得以扭转。
项南在福建深入调查后,根据福建的特点提出要大念“山海经”,进行八个基地建设。他认为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多田少,人均只有七分耕地。要使福建富起来不能只靠这些田地。福建只有1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山地却占了80%以上,而近海渔场和滩涂就有13万6千平方公里。山海之中有极大的财富,只有开发山和海,大念“山海经”,福建才能富起来。福建山地多田地少,不能“以粮为纲”只种粮食,应该大力发展林业,发展果树、茶叶等经济作物,发展畜牧业。
在大念“山海经”的同时,应该建设八个基地。这八个基地就是林业基地、海洋基地、经济作物基地、牧业基地、轻工基地、外贸基地、科教基地、统一祖国基地。在省人大常委会举行八个基地审议时,项南在发言中说:过去我们与台湾处于对峙的局面,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了,因此有必要考虑:福建面临这么大的海洋,福建人又历来在航海方面有本事,怎样把这辽阔的海洋利用起来;福建山林面积很大,在长江以南,福建的森林可能是我国最重要的基地……福建发展经济作物大有可为,能不能成为一个经济作物的基地呢?福建还有3000多万亩的青草坡地,可以发展成牧业基地。有这么多的林木、水果和畜产品,又为轻工基地、外贸基地打了基础。福建历来是出人才的地方,科学教育这方面也是个优势,可以成为科教基地;福建面对台、澎、金、马,对台政策由中央来制定,但许多工作要靠福建来做,福建应当成为统一祖国的基地。
八个基地中,林业基地被摆在首要的位置。他还以超前的眼光,提醒人们要重视促进林业与旅游的结合。1981年,他考察武夷山后指出,这么好的风景区,将来来这里旅游的人,不是几万,而是几十万、几百万。当时建阳地委书记反映没钱开发,项南表示5年之内,省里每年拨给武夷山100万元。后来,省里还帮武夷山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并于1982年11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风景名胜区。近年来,武夷山还评上世界地质、人文双遗产。因此,可以说是项南首先把武夷山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福建省委于1981年秋正式作出大念“山海经”、建设八个基地的决定。1984年9月29日,福建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原则通过了《福建省八个基地建设纲要》(试行)。同年10月6日,《福建日报》全文刊登这个纲要,并配发社论“治闽富民的行动纲领”。福建农村由此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项南针对福建经济落后,没有大工业的情况,非常重视发展乡镇企业(社队企业)。他对晋江发展以加工业为主的社队企业极力赞扬,多次到陈埭视察,称陈埭是“一枝花”,福建第一个万元乡。在发生“晋江假药案”时,他提出要“捉虫护花”,在严肃处理违法企业的同时,要保护合法的社队企业,可是项南却因此受到一些思想保守的人的谴责。1986年,因“晋江假药案”承受巨大压力,项南从福建省委书记位置上去职。
晋江人民,特别是陈埭人民非常怀念项南,在项南离开福建后,他们还出资10万元,在项南的家乡连城县朋口镇文地村建设了一所小学和村部,表示对项南的怀念和感谢。
项南认为,农业要发展还必须规模化、机械化,用科技推动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他举了他的美国老朋友韩丁种田的例子。韩丁(曾任美中人民友好协会主席)一人种了1600多亩地,就是凭农业机械,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烘干、入仓的全部农活。
实践证明项南大念“山海经”,建设八个基地,发展乡镇企业,发展经济作物、多种经营,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是完全正确的,特别是对山区老区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松绑”放权,推动城市企业改革
项南在农村推动生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效的同时,还考虑城市企业如何实行改革。福日公司总经理游廷岩到广东参观学习后,给项南写了一份汇报材料,提出要给企业自主权,冲破束缚企业手脚的条条框框,企业才能有活力。项南看后,感到这个材料很有针对性,是个值得一试的好办法。项南在征求其他几位书记的意见后在材料上加按语印发省直各部、委、办、厅、局及地、市领导,要求各地选一二个企业照游廷岩的意见搞试点。项南在不久后召开的省人大会上,表扬了游廷岩,鼓励大家大胆地起来冲击不合理的条条框框。项南代表省委的这个表态,给热心改革的厂长经理很大的鼓励。
1984年3月23日,一份代表55位厂长经理心声的呼吁信《请给我们“松绑”》呈交给项南。项南接到呼吁信后,即在上面作了热情、肯定的指示:“此信情词恳切,使人读后有一种再不改革,再不放权,就真是不能再前进了的感觉。”他要求《福建日报》次日刊登一版头条,并派记者到省委组织部等单位找领导,谈谈他们对55位厂长“呼吁信”的看法。项南认为,《呼吁信》提出的问题触及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符合改革开放的方向和要求,强调要以此作为政策的突破口。
项南在福建的“松绑”放权,不仅对福建省城市企业的改革吹响了进军号角,而且对全国发生了很大的影响。1984年4月15日,国家体改委和国家经委邀请55名厂长、经理中的5位代表进京,座谈“松绑”放权和体制改革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国家体改委主任童大林主持召开了三次座谈会,童大林热情地指出:“松绑放权”不仅是对体制改革,而且是在整个经济工作的池子中投入了一块石头,引起了小浪……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也说:“你们做了一件好事,(福建)省委、省政府积极支持‘松绑’和采取的放权措施,受到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好评。”5位代表还应邀到中央党校、《红旗》杂志社进行座谈。此举再经《人民日报》等全国性报刊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各省纷纷到福建来学习“取经”。5月10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对企业要求“松绑”放权给予肯定。由此可见,项南支持与推动企业“松绑”放权在全国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要发展福建经济,首先要抓基础设施建设
胡耀邦当总书记时,曾在1982年11月来福建视察。当时他说,福建处于落后的现状,不能怪福建的领导和人民群众,因为过去中央认为福建是国防前线,中央的大项目没有一项安排在福建;现在中央也只能给政策,把福建作为改革开放的实验省,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福建的发展主要靠福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希望福建经济建设能走到全国的前列。
项南到福建后,经过了解,认为福建经济的确十分落后,应该奋起直追。过去认为福建是国防前线不能搞大型经济建设,有些失误。那么台湾他们为什么能搞?台湾土地面积只有福建的三分之一,人口只有福建的三分之二,而台湾的GDP是福建的10倍左右,人民收入也是福建的好多倍。福建至少要花二三十年才能赶上当时的台湾经济。
福建怎样才能改革开放、吸引外资较快地发展经济?福建当时经济十分薄弱,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没有商用机场、港口,没有高等级公路,只有一条通向省外的铁路,技术设施也很落后。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有些华侨、外商来福建考察,就被这种落后状况吓跑。为此,项南与省委、省府领导反复商量研究后,提出首先要集中力量,建设基础设施,要节衣缩食,利用外资,建设十大项目。这十大项目是:两套程控电话,福州、厦门各一万门;福厦两个飞机场,厦门为国际机场;两个万吨级港口码头,福厦各一个,厦门建一个3.5万吨码头;两个电站,水口水电站140万千瓦,马尾火电站120万千瓦;改造两条铁路,使鹰厦铁路、外福铁路实现电气化。项南说福建条件差,只能硬着头皮,从这些最基础的设施做起,这叫做筑巢引凤。这些项目搞上去了,死了才能瞑目。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初步改变了福建省的落后面貌。福州程控电话,比广东还早些建成,有些外商来闽考察,问打国际电话怎么打?被告知在酒店房间里就能打。他们打通了感到十分惊奇,真没想到改革开放才几年,福州就有这么大的进步。
项南并不满足于这些项目的建设,他还想得更多、更远。有一次,项南带领计委、建委、财政等省直综合部门负责人到湄洲湾去考察,曾提出了开发湄洲湾的设想。湄洲湾的开发是项南最先提出的,也是项南的雄心壮志。
以智取胜和引进人才
项南到福建主持工作以来,多次提出要“以智取胜”,把“以智取胜”作为福建发展的战略思想。项南说,以智取胜,这对福建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由于历史的原因,福建的工业基础薄弱,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远远落在全国之后。福建要在这样落后的起点上走在全国“四化”建设的前头,就要来个跳跃式的发展。要实现跳跃式的前进,就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强调以智取胜;要造就宏大的科技队伍,培养一大批懂科学、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和具有各种专长的优秀人才,同时又要大胆地、不失时机地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来,使我们的经济建设能够从现在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迈开步伐,尽快缩短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过渡的时间。
当时福建省人事局根据项南的战略思想和具体指示,着重做了如下几项工作:首先是挖掘人才潜力,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开展人才交流,调整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的专业人才;从社会上吸收闲散科技人才,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定工作;抓好“以工代干”的转干工作,从基层干部中招收有一定文化、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充实乡镇工作;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干部岗位责任制。在项南的具体指导与帮助下,省人事局成立人才交流引进办公室,具体负责引进省外人才乃至国外的人才和智力。省委组织部和人事局组成招聘组到北京等地招聘人才。厦门特区由厦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星峰率团到北京招聘人才。福大等一些大专院校也派员到各地招聘教师干部。为了提高干部素质,省成立行政管理学院,各地成立干校。省人事工作蓬蓬勃勃、有声有色地展开,得到中央人事部门和各方面的赞许。
项南在福建期间还做了许多工作,比如落实地下党政策,促进和加强党内团结,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他思想敏锐,无私无畏,大胆泼辣,雷厉风行,为福建的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为今天的海西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福建人民永远怀念他!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