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是唐代谁建造的?
唐代是五台山佛教发展的极盛时期。唐贞观九年(公元653年)唐太宗以五台山为其“祖宗植德之所”敕令建寺十处,度僧数百。以后各帝大都敕建寺庙,全山佛教寺庙达360余所。属于唐代兴建的寺庙有:罗猴寺、金界寺、法云寺、般若寺、灵峰寺、金阁寺、竹林寺、玉花寺、华林寺、中峰寺、天诚寺、菩萨寺、灵境寺、七佛寺、秘密寺、铁勤寺、普济寺、净名寺、兰若寺、法华寺、昭果寺、杂花庵、仙人庵、华严寺、清源寺、佛光寺、南禅寺、金刚窟、五台寺等。
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二人在此建寺。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2004年,五台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2009年6月,五台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山西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山西的世界文化遗产为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1、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平遥县,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1997年12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城墙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其中南门城墙段于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余大部分都至今完好,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历史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亦是世界遗产平遥古城的核心组成部分。此外,还有镇国寺、双林寺和平遥文庙等也都被纳入世界遗产的保护范围。2、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20世纪60年代,国家科委将石窟保护项目列入十年科研规划之中;1961年成立“云冈石窟保护委员会”。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决定以“云冈石窟第1、2窟为试点”进行修整试验;从1974年开始至1976年结束,对云冈石窟展开了大规模的维修保护。称为“三年保护工程”,保护原则为“抢险加固、排除险情、保持现状、保护文物”。3、五台山: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周五百余里。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坐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最高海拔3061米。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现存宗教活动场所共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