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的溶洞叫什么?
其实是兴坪实在是一个风景名胜区,除了著名的漓江风光处还有几处景点也是很不错的。其一为莲花岩,桂林阳朔一带溶洞多不胜数,比较有名的有冠岩,银子岩,聚龙潭,水岩,七星岩等久为世人所知,而这莲花岩所知的人似乎并不多。莲花岩,位于兴坪镇东北部的白山底大队江口村,距兴坪镇约四五里,因岩内有化学沉积形态石莲花(亦称云盆),故名莲花岩。岩内诸多石笋,石钟乳,形象万千,这倒也不算什么,因为桂林的岩洞中都有,不足为奇;莲花岩之所以与众岩不同,在于岩内有一“莲塘”,塘内有一百多个云盆,底小面阔,顶平且圆,周有边线凸出,均厚约30公分,成水平分布,最大者直径达1米多,状若圆桌,春夏季节里,塘水盈积,仅露出其圆顶平面,酷似片片莲叶浮于水面,令人叹为观止,故称“莲塘奇观”,是中外罕见的岩溶地貌奇景,亦是莲花岩诸景之精华部分,水中还有碎小的岩石,就象晶莹的莲子,以前是可以携带出岩的,现在已经禁止携取了。一条清浅的小河,胡家源河在村边流过,周边群山相连,风景极为优美。多年前我曾经到过莲花岩一游(跟计生工作队到该村调查,没想到吧),对这里的风景有很深的印象。不过这莲花岩开发远比不上那此有名的岩洞,属于兴坪镇旅游所管理,所以想看到这莲塘奇观,先要到兴坪镇政府找到旅游所的人员,才能带你去观看,价格约在40-50元每人,如果人太少了还不一定请得动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宣传不够,服务也跟不上,我想这也是该岩一直无法声名远扬,少有游客的原因罢。若是有哪位朋友对莲花岩有兴趣,跟我联系找镇政府的有关人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最新消息已有投资商对其感兴趣,不久将以新面目出现了.
应该是聚龙潭
桂林溶洞简介的内容是什么?
桂林人常说:“宁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游桂林,看桂林,一看山,二看水,三看洞。如果不看洞,等于没有到过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世人皆知。桂林的溶洞盖天下,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了。桂林山多,每山必有洞。七星岩、芦笛岩的洞中奇景已迷倒不少世界各地游人。现在桂林管辖的荔浦县的丰鱼岩、银子岩等已扬名天下,令游人流连忘返。
桂林的溶洞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桂林的溶洞,各有千秋。每一个溶洞,都有一个迷人的世界。桂林的溶洞一般都是连环洞。洞相套,洞相叠,洞中山峰雄峻,碧流潺潺,千景万物,好像具有生命,充满生机;洞内好像古榕参天,洁笋委地,龙翔凤鸣,虎奔熊跃……每个溶洞与每座青山又珠联璧合。青山岩壁蜿蜒,嵯峨奇峭,仿佛刀斧劈削去了半边。溶洞中神柱翼然,氤氲盘结;洞口四周,溪流吟唱,绿树啸啸,清风徐徐,绿树环抱着怪石,怪石挟持着绿树。而小溪则绕着树干避开顽石,欢畅地向前奔流而去;洒青抹绿的峰峦下的溶洞,碧流苍茫,水墨皴染,幽邃曲折成桂林山水。
宁静的桂林溶洞,游人进入其中便像进入神话世界一样,迷幻如临仙境,置身像在画中。有“亭台楼阁”,五彩纷呈,有“飞禽走兽”,姿态各异。有的洞口开在大山腰部,洞口下宽阔平静,洞前有碧绿溪流。有的溶洞大厅有巨大天然的盆景,盆景四周钟乳石、乳柱、石花、石林、石幔错落其间,琳琅满目,像一件精雕细刻的工艺品,令人惊叹不已。有的溶洞充满石笋、石柱、石幔,它们身上如镶嵌上千颗明珠,在灯光的照射下,放出五彩缤纷的光芒,仿佛置身仙境。有的厅内空间开阔,厅顶有千万颗石乳银灯,在灯光的辉映下,闪闪发光,斑斓辉煌。有的溶洞呈现一幅幅奇妙的动物形象,有的似原始人,有的如攀枝嬉戏的猴群,有的像亦步亦趋的大象,有的如龙似蛇,真是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桂林的溶洞是研究远古历史的天地:笋、柱隐囿无声的流年,钟、乳滴诉沧桑巨变,屏、幔记录大自然冥冥的声音。更具科研价值的,可数那在洪荒年代而今化为僵硬的动物化石,它们留下了远古的信息。
桂林的溶洞又是文学艺术的长廊:当你徘徊回廊洲壁,或踟蹰上洞甬道,伫立细览,会领略无穷奥妙,收到意外的丰硕。一步一景,步移景换;一步一画,画画逼真;一步一诗,诗溢情荡……各领千秋,别具风采,显出如梦如幻、光怪陆离的气度。在这诗画长廊中,你会怡然悟出箴言哲理,陶冶灵魂情操,铸造美丽意象……感谢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造物主,用水中的碳酸钙做雕刀,精刻细镂,巧夺天工地创作出这玲珑剔透的艺术珍品。
桂林的溶洞还将你忘却人间烦恼。节日到来,溶洞人流如织,啧啧赞语挤满了溶洞的每一个角落,溶洞装满了姑娘们甜蜜的笑声,小伙子粗犷的吼叫,老年人蕴藉缠语。乡音陈杂,举止不一,文静古雅透出涵养真功,粗野也显露真情。身置溶洞,宠辱皆忘,一切忧愁烟消云散。
桂林溶洞神奇造化的千奇百怪的景物,以她令人神往的风姿异彩和固有的清奇,不修边幅的天然姿色招来更多的游人。
溶洞的形成:
碳酸钙有这样一种性质:当它遇到溶有CO2的水时就会变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Ca(HCO3)2]CaCO3+CO2+H2O=Ca(HCO3)2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如果受热或遇压强突然变小时溶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变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Ca(HCO3)2=CaCO3+CO2+H2O在自然界中不断发生上述反应于是就形成了溶洞中的各种景观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如闻名于世的桂林溶洞、北京石花洞,就是由于水和二氧化碳的缓慢侵蚀而创造出来的杰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