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作者对桂林溶洞的什么之情?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2-05 23:41   点击:232  编辑:yyns   手机版

作者对桂林溶洞的什么之情?

作者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其“奇绝”的特点的:

一是石乳形状精巧;

二是深洞曲折幽深; 三是洞中色彩迷离。 最后以“童话世界”作比喻,给人以“奇绝”的完美印象。 《桂林山水》一文中写了溶洞“奇绝”的特点。 在桂林,无山不洞,无洞不奇。石乳凝成千奇百怪的形状,这些大自然的艺术品,件件雕缕精巧,玲珑剔透。黑黝黝的深洞,曲曲折折的幽径,迷蒙的光环,绚烂的色彩。

溶洞是由于什么作用形成的?

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

石灰岩层是先决条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碳酸氢成钙。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

一般,洞口地带的气温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其日变化与年变化与当地地表气温相近;进入洞内越深,气温波动越小,直至不受外界影响,基本稳定在当地多年平均气温上下。

如闻名于世的桂林溶洞、北京石花洞、娄底梅山龙宫,它们就是由于水和二氧化碳的缓慢侵蚀而创造出来的杰作。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的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