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丰都在哪?
举闻名的丰都名山―“鬼城”,位于长江北岸,是集儒、道、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的宝库,勘称“中国神曲之乡”。丰都名山,古称“平都山”,系道家72洞天福地之一。
丰都鬼城属于重庆.自重庆沿江而下172公里,便到丰都。
鬼城建筑群实际上并不在丰都城内,而是位于名山上。名山位于丰都县东北隅,面临长江,海拔287米。名山古代原名平都山,因苏轼造访后题“平都天下古名山”而得名。自古以来,道家、佛家相继在此修建庙宇,据说繁盛时多达75座,朝香拜神者络绎不绝
这里有非常详细的介绍丰都鬼城的历史,以及景点,更有大量的图片加以说明.
丰都城介绍
鬼城“丰都”,位于四川东部的长江北岸,上距重庆172公里,下游距宜昌476公里。是顺游长江三峡的第一个旅游景区,传说这里是人死后灵魂归宿的地方。 “鬼城”丰都天下独有,举世闻名,丰都旅游已成为长江三峡旅游风景中一幕最动人最抢眼的色彩。
丰都“鬼城”,景点独特,内涵丰富,冠绝宇内。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长江三峡景区名胜古迹名山,有国内最大的鬼神动态人文景观鬼国神宫;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双桂山,还有堪称世界之最的鬼王石刻,中国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汉墓群,惊险刺激的龙河飘流,风景优美的四坪低海拔森林公园休闲渡假......。按“鬼城”之说人死后必来丰都报到,而人在生前到“鬼城”走一遍,将有幸饱览奇绝的景观,感触独特的风情,得到一份终生难忘的享受。
参考资料:
重庆的
笨蛋
在重庆
二、酆都城在哪
酆都城在重庆,指的是现在的丰都,重庆地理中心,紧邻大都市、深处大三峡、背靠大武陵,是“融入主城、联动两群”的联结点,是主城都市区“溢出效应”的首要承接地。丰都距重庆主城120公里,公路车程约90分钟,铁路车程约50分钟。
县域面积2901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街道),总人口85万,是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县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
风景名胜:
1、丰都名山
丰都名山为国家AAAA级景区,由名山风景名胜区、鬼国神宫、双桂山国家森林公园组成,面积近4平方公里。有奈河桥、鬼门关、黄泉路、望乡台、天子殿、二仙楼、五云楼、寥阳殿、百子殿、玉皇殿、阴司街、鬼国神宫、鹿鸣寺、苏公祠等景点。
2、奈何桥
奈何桥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原为明蜀献王朱椿香火庙的附属建筑。桥长7.2米,跨度3.3米,拱高2.55米,桥面呈弧形,宽2.5米,桥下为血河池。
三、请教有关丰都鬼成的有关资料!谢谢
鬼城的来历及形成的原因
丰都鬼城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鬼城要建在丰都呢?关于鬼城的形成原因,说法非常的多,但总的说起来,一共有四点:
一是道教之说。在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吸收了不少巫术,成为后来的“鬼教”。公元198年,他的孙子张鲁在丰都设立道教“平都治”,这里遂成为了道教的传教中心。后来,道教又杜撰出一个“罗丰山”,说它是北阴大帝治理的鬼都,这位北阴大帝是道教的第七级中心神,专管地狱。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称丰都居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四十五位。
二是鬼帝(土伯)之说:当人类社会还处在上古时代的时候,由于科学不发达,在遇到一 些大自然现象的时候无法做出正确的解释,认为这一切是由鬼神在主宰。而巴族和蜀族是以氐羌部落为主,两个部落。东周时,丰都曾为巴子别都,随着巴蜀两族的不断交往,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习俗相互渗透,于是产生了一个共同信仰的宗教神――土伯,这就是巴蜀鬼族的第一代鬼帝。这位鬼帝就住在幽都,至今丰都还留有“幽都”遗迹。
三是佛教“阎罗王”之说。“阎罗王”本是梵文的音译,愿为古印度神话里管理阴间之王。佛教沿用此说法,称为管理地狱的魔王。传说他手下有十八判官,分管十八地狱。据《一切经音义》称,“阎罗王”即“平等王”,他能平等治罪。
四是阴、王成仙之说,这是丰都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早在公元270年左右,晋人葛洪在其《神仙传》中就有关阴、王成仙的说法。传说在汉朝时候,有两位方士,一位叫阴长生,是刘肇皇后的曾祖父;一位叫王方平,官至朝中散大夫。他们因不满社会现状,双双先后来丰都修炼,于魏青龙初年,成仙而去。后来到了唐朝,他们二人被人讹传成了“阴王”,即阴间之王。
后来加上历代统治阶级的不断刻意渲染,历代文人、官吏通过小说、诗词、游记和碑文的描述,如《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西洋记》等等。因此一个比较全面的鬼城就在丰都形成了。它从虚幻到实物,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将佛教、道教、儒家学说以及中国鬼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将巴渝文化、中原文化和域外文化结合起来;将民间神话传说想象与现实结合起来;将建筑、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才形成今天天下闻名的“鬼城文化”。
丰都鬼城的形成,与河南省新野县人有着一段不可分割的轶文趣事。
丰都为什么会成为鬼城?有很多种传闻和猜测。近日,新野县出版的文史资料却道出了原委。书中记载:阴长生,东汉新野人,和刘秀的夫人光烈皇后阴丽华同族同时代。如今在该县五星镇黄营村还有阴氏家宅的遗址。王方平,生卒不详,东汉山东峄县人(今山东枣庄市人),后移居新野,曾举孝廉,官至散大夫,后弃官隐居到重庆丰都。
除了新野文史资料有记载外,重庆市教委1999年主办的《中学语文》杂志第四期,同时发表了丁梅的文章《迷人的丰都鬼城》。文中追溯求源,叙述了丰都鬼城与新野人密不可分的史实。书中记载:东汉时期新野县有阴长生和王方平两位信奉道教的人,在丰都境内风景幽美的平都山隐居修练,因此当地人传说:“平都山中住着阴王(二人)”,时间长了就讹传为“平都山阴间之王”。
旧时人们常说,人死后成为鬼,要去丰都受“十殿阎王”的审判,善有善报升天堂,恶有恶报下地狱。所以在丰都鬼城阴司殿柱上写着一幅:“阳世奸雄伤天害理皆由你,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的对联,以此来警示到丰都鬼城参观的人们自警、自省。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在人们不知道这些详情的时候,认为人死后,其灵魂必须去丰都“鬼城”。丰都人更流传着“白天人上街,夜晚鬼赶集”的谬谈。加上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愚弄百姓和佛道二教借题发挥及文人墨客的渲染描绘,使这座城池显得阴森可怖,而被人们称之为“鬼都”。
说它起源于新野人,是有证有据的。如果没有阴长生和王方平在平都山隐居,这个鬼都就不会形成。换一句话说,如果不是阴长生这个稀有的“阴”姓人,而是换个张长生、李长生与王方平居此山,那人们就不会说这山中住有张王或李王了。可以断言由于新野的阴姓,方为促成此说的关键所在。
其实,丰都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宜人的文化名城,远在东周时就做过巴国的别都。诗人李白、白居易、苏轼、范成大等文人都曾游览过丰都,并作有佳作,留下了千古美谈。如今,当人们在了解丰都鬼城渊源、欣赏丰都鬼城美景、浏览丰都鬼城文化的同时,不禁为河南人作出的贡献油然起敬。
鬼城丰都古为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置县,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素以鬼国京都、阴曹地府闻名于世,据魏晋时《度人往》记载,丰都坐落在六天青河旁,有三宫九府,宫阙楼观贵似天庭,鬼帝坐镇在此,统亿万鬼神。是传说中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间文化于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神曲之乡、 人类灵魂之都。
“鬼城”丰都位于重庆东部的长江北岸,据重庆171公里,在公元前的历史资料里有对丰都的记载,1982年丰都政府对丰都名山进行修建,扩建,是历史上的丰都鬼城更加雄壮宏伟。
丰都位于忠县和涪陵之间的长江北岸边,是一座以神奇传说而著称的古城,是《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古典名著中所说的“阴曹地府”、“鬼国幽都”。丰一作酆,丰都名山又名平都山,在四川丰都县城东北隅,临江而立。名山原名“平都山”,海拔287.3米,面积0.45平方公里。相传汉代有阴长生、王方平两人曾先后在平都山修道成仙,白日飞升。
道家就把这里列为道都的“洞天福地”之一。至唐代,有人误将“阴”、“王”两姓联缀为“阴王”,于是名山就逐步被传说附会为“阴王”(阴间之王)所居之地,即演变成“阴曹地府”的鬼都了。
唐李白诗:“下笑世上士,沈魂北罗酆”之语。并随之陆续建起了许多与“阴曹地府”相关的寺庙殿宇。有哼哈祠、报恩殿、奈河桥、玉皇殿、百子殿、无常殿、大雄宝殿、鬼门关、黄泉路、望乡台、天子殿、二仙楼、城隍殿、九蟒殿等30多座。
丰都“鬼城”是人们凭想象建造的“阴曹地府”,“鬼城”庙会的规模和景象都是长江流域罕见的。“鬼城”的风景秀丽,溪水潺潺,山花欲燃,风光山色,鸟语泉鸣,令人心醉。人们凭想象,用类似人间的法律机制先后建成“阎王殿”、“鬼门关”、“阴阳界”、“十八层地狱”等一系列阴间机构。各关卡的鬼神形象又是千姿百态,峥嵘古怪。刑具令人恐怖万分,不寒而栗,这就是展现在丰都鬼城的“阴曹地府”,一个鬼的世界就由此形成了。进入鬼城大门,便可看到人们俗称的“阴阳桥”,它是人们由阴间返阳间的必经之路。人们上行到名山山腰便可看到一个古式楼亭,在血锈般的门匾上书有三个大字,这就是著名的“鬼门关”。天子殿坐落在名山顶,它是山上最大的一座庙宇,与名山对立的是双桂山,位于双桂山的山腰是大成殿,规模宏大,独具特色。庙会是“鬼城”民族文化特色与金贸融为一体的民间贸易形式,每逢农历三月三至十五,丰都县城云集四海商贾商客,汇聚巴蜀,民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