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含山太湖山风景名胜区怎么样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5-04 14:20   点击:106  编辑:yyns   手机版

含山太湖山风景名胜区怎么样

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含山南部,面积1800多公顷,“有风松涛吼,无雨水长流”。园内峰峰相连,势走龙蛇,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是一个绿色的自然资源宝库。

太湖山风景区由国家森林公园太湖山、太湖寺、鹿苑、月销核亮湖和农家乐三口塘老鹅汤饭店组成,是国家3A级景区,总面积813公倾。省道合裕公路盘山而过,是省城通往江南的第一道绿色屏障。

公园分太湖寺、司徒两大风景区。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的太湖寺座落在太湖山腹中,系全省重点寺庙,坐北朝南,清静幽雅,自古就有“江北小九华”之美誉。

其祖师殿内的“屋里塔”,膳房内的“锅里井”是太湖两大奇景;自太湖寺拾级而上还有二圣殿、天台正顶两座庙宇;登顶沿途有怪石横生,形象各异的天然石林;有空气清新的森林浴场;有具有原始风韵、异国情趣的森林休闲屋。

太湖山风景秀美,它由20座秀丽山峰组成,峰峰相连,势走龙蛇,在茫茫林海的掩映下宛如翠屏一道,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密林,山谷中清泉常出,流水潺潺;到处峰飞蝶舞,鸟语花香。

一、太湖山美景“四绝”,太湖山以峰奇、石怪、洞幽、水美四绝著称。

山多奇峰,山南扑面而来的是一字形并列的三座山峰,左为钟山,右为鼓山,中间为木鱼山,故有“左钟右鼓怀抱木”之说,被佛家视为宝地,故自宋代开始这里就建有太湖寺古庙宇群。

太湖山天然石景众多,山石形状各异,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去主峰北面的接引庵路上,有两处石景,一为碓窝石,传说是过去和尚舂米所用;一处是石猴戏天蛙,分左右两部分,左边石头形若猴子,右边石头酷似青蛙,相向而立,姿态令人叫绝。

太湖山多溶洞奇观。山体为石灰岩,经过漫长地质变迁,发育形成众多溶洞。

有号称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二十一洞天的白石洞。洞内有宽阔的灵霄宫,有瀑布天河,有多大宏伟的石楼,其石笋、石柱、石门皆为白色,亏弯掘宛如瑶琳仙境。

太湖山不仅山石奇美,且多清泉碧水。象鼻峰处有一泉洞,千年不涸,每逢雨季,泉水从石洞中喷涌而出,声如雷鸣,故称“雷公泉”。此外还有桃花溪,龙涎井。

二、太湖山古庙宇群

自古名山僧占多,太湖山的奇异美景早在宋代就被佛家看中,并开始在此建庙修寺。

传说地藏王韩国太子金乔觉当年来中国寻觅自己的道场,第一站就到了太湖山,后因觉得太湖山面积有限,便渡过长江向南寻找到九华山,故而太湖寺又被闹并称为江北小九华。今太湖寺为安徽省重点寺庙之一。

三、华东地区最大的鹿苑

与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大门一路之隔的,便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人工养鹿场―太湖山鹿苑。

据《含山县志》记载,早在明代,太湖山就有野鹿出没,相传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时驾临太湖山,当他看到成群野鹿时,正欲弯弓搭箭,不料野鹿受惊,窜入林中。

康熙皇帝策马急追,追至绿荫深处,蓦然抬头,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出现在眼前,皇帝于是下马入寺进香礼佛,并留下墨宝,御赐“大刹禅院”。

四、风味独特的三口塘老鹅汤

太湖山风景区南面,相距不过数里处,有一风味独特的农家乐品牌菜肴――三口塘老鹅汤。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黄劲松根据祖传秘方,在三口塘这个地方开设了老鹅汤饭店,由于制作地道、风味独特、声名远扬,马鞍山、芜湖、合肥、巢湖一带的食客慕名趋车赶来品尝,无不赞不绝口,虽然几经扩建,规模不断扩大,但依然天天门庭若市,生意红火。

更多关于含山太湖山风景名胜区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湖州含山旅游景点

含山的旅游景点很多,有太湖山和华阳洞两个国家AAA级景区。宝蟾风景区有古赵关,因楚国名将伍子胥智胜赵关的历史故事而闻名;宝蟾华阳洞,因北宋宰相王安石传世名作《宝蟾山行记》而闻名;商周宪宗大城墩遗址;江淮之间明代唯一的石桥――宪宗江淮桥;和半汤温泉相连的昭关温泉。太湖山景区哗世包括绰号“江北小九华景区”的太湖山、峰峦连绵、林木葱郁、幽雅深邃的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华东第一、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太湖山鹿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凌家滩古文化遗址等。

宝蟾

宝蟾,原名华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处。它是以唐代贞观年间葬于庐山脚下的禅师包惠命名的。山上井多,民间有三六○黄山,三六○宝山的说法。其下有慧空寺(华阳寺),为明代郑和所建,此后屡建。院内有参天古柏,大小石塔,今已毁。正如北宋大臣王安石在《宝蟾行》一文中所说,宝蟾山险峻,风景秀丽。“宝蟾也叫华山。包惠,唐代的一个浮动人物,在它的地址被放弃和埋葬。因此取名为“赞禅”

昭关景区

昭关景区位于含山县城北7.5公里处,东临马山,西接成山。整个山脉呈东西走向,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昭关两峰对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古召关之所以出名,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个古战场,更是因为这里有一个世代流传的“伍子胥过赵关”的故事。人们被他为父亲和兄弟报仇的勇敢精神所感动,于是在昭关建立了一个神社(无相寺)来纪念它。据《含山县志》记载,无相寺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与周寿国季芳重修,万历三十三年扩建。无相寺为砖青石结构,三面明,五面暗。很遗憾这个历史遗迹被战争摧毁了。

太湖寺

太湖寺又称太湖寺,位于含山县南部的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是安徽省重点寺庙之一,以太湖山地名命名。经过多年修缮,太湖寺已建成颇具规模的寺庙建筑群。从山门到山顶天台,有一条轴线,沿轴线分布着天王殿、大雄宝殿、第二圣殿、龙王殿和天台。太湖寺由高僧无用禅师创建于宋元丰二年(1709年)。明洪武三年(1307年),僧人庆祝重建。它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祠堂中间有一座没用的尸体塔。塔由岩石砌成,高4米,底径2米,故称室内塔,又称普明塔。由于该陆告塔非常坚固,尽管历经战乱岁月,仍保存了下来,是太湖寺的两大奇观之一。

凌家滩遗址

凌家滩遗址于1985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市桐扎镇凌家滩村,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测定,它是距今5300年至5600年间长江下游巢湖流域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自1987年以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的四次考古发掘发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礼器、石器、陶器等,反映了同时期其他遗址罕见的精美程度和工艺水平。凌家滩遗址因其完整的遗存和丰富乱悉肢的文化内涵,被列为上世纪中国百处考古遗址之一,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可靠依据。它是中国第一个具有等级建筑的聚落遗址。

华阳洞

宝蟾华阳洞位于含山县东北部环峰镇华阳行政村,山高481米。古代叫华山,当地人叫宝山。主要是石灰岩和花岗岩峰林地貌,其中最著名的山峰有灵芝山、齐云峰和鳌鱼岭。据史料记载,宝蟾的开发始于唐代贞观年间,主要作为一种祭祀活动。盖房子,最早的和尚,受到惠的称赞。他死后,将在宋朝弟子中修建一座佛寺。南宋哲学家叶适,扬子江造史,曾来寺求雨。宋庆元六年,在贺州祈雨后建雨亭。北宋元和元年,周树判王安石回乡探亲,带领其弟、友人游宝蟾,写下名篇《宝蟾行》。本文入选中国及港澳台地区中学语文教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