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淅川县渠首周边景区(淅川渠首图片)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2-12-28 15:40   点击:8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淅川渠首图片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渠首所在地

2. 南阳淅川渠首

渠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枢纽渠首,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丹阳村。

南阳的“四圣”分别是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和智圣诸葛亮。

张衡是东汉时期南阳的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被后世尊为“科圣”。

南阳人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专著,至今仍然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因此被称为“医圣”。

范蠡是今南阳内乡县人,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选择泛舟齐国,更名鸱夷子,自号陶朱公,经商有道,成为巨富,民间尊为财神,因此是南阳的“商圣”。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结庐而居。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佐刘备建立西蜀霸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 ,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他的才智被后世景仰,因此是南阳的“智圣”。

3. 淅川渠首有什么特色

没有,全程渠道,遇河渡槽,倒虹吸,遇高地方城垭口深挖渠,遇黄河整穿黄隧洞,全程自流,牛逼克拉斯。别问我为啥真懂,南水北调,源起南阳。南阳淅川是渠首所在地和丹江口水库核心水源区。

4. 河南淅川渠首

答:丹江渠首海拔高度是176.6米。

渠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是丹江口水库,渠首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丹阳村,用水调度权属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被誉为"天下第一渠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约1432公里,调水量一期工程完成后年均为95亿立方米,是世界上最为宏伟的引水工程之一。

5. 淅川渠首大坝

丹江口水库一共7个闸。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湖北丹江口水库水位持续上涨至165.33米,丹江口大坝开7闸进行泄洪。

8月31日11时,湖北丹江口水库流量8180立方米每秒,出库流量7740立方米每秒,水位涨至165.33米超8月30日164.97米水位再创新高。

丹江口大坝,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在汉江与其支流丹江汇合口下游800米处。水工建筑物由混凝土坝、电站厂房、升船机提升系统及上游30公里的两座引水渠道(含陶岔渠首)组成。

丹江口大坝被誉为全国唯一“五利俱全”的水利工程,1958年开始动工,1973年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全线完工。丹江口大坝是三峡大坝之前长江流域最大的大坝,也是国家综合开发治理汉江自主规划设计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湖北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后形成烟波浩渺一望无际的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最大库容量290亿立方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调水源头,因此湖北丹江口市被誉为中国水都亚洲天池。

6. 淅川渠首天气预报

打开《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示意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中线干渠从丹江口水库开始,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逶迤北上,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终将一泓清水送到京津地区。

  而在我市,规划中的干渠在太行山南麓绕了一个弯,在焦作城区段呈东西向的走势。而且,这段干渠“入了城”,穿越了焦作城区,我市由此成为中线工程总干渠唯一从中心城区穿越的城市。

  由此,8.82公里长的焦作城区段干渠,在中线工程全线干渠中特别引人注目。

  在南北向的中线工程干渠中,焦作城区段为何不能在市郊南部、北部绕城而过,而选择穿越繁华市区?对于这个疑问,记者专访了市规划局总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瞿明松,河南省中纬测绘规划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黄贤忠。

  在规划人员眼中,焦作城区段干渠虽短,仅有8.82公里,但这条线路的规划、选定却花费了他们大量的心血、投入了大量精力。记者了解到,国家决定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我市从2000年就开始进行线路规划等前期工作。其中,总干渠城区段线路的选线测量是关键,因为它决定着焦作中心城市的总体规划、干渠水质保护规划、污水管网工程规划、征迁安置规划等后续工作的开展,决定着工程建设是否经济、合理。

  为让上级部门更多地掌握线路可行方案,我市规划部门在四年时间内做了大量工作,从最初的一条“原初设线一个方案”,增加到“原初设线”、“南比较线”、“北绕城线”、“南绕城线”、“拟采用线”等五条线七个方案,为国家决策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线路一(方案一):原初设线,经市无线电一厂、丰泽园小区,北穿人民路、东穿塔南路,东到白庄村,全段设计为明渠。该线路因为途径市政大厦区域和诸多住宅区、单位等,工程投资较大。

  线路二(方案二、方案三):南比较线,由府城沿龙源路大致平行,穿过河南理工大学北、龙源湖公园、焦作师专等。该线路分全线明渠(方案二)和旱渡槽+明渠(方案三)两个方案。但根据该路段地面高程,水渠需要垫高10余米,这将增加工程建设投资。

  线路三(方案四):北绕城线,从市区北部绕过,自府城、嘉禾屯、上白作村、桶张河至白庄。该线路地面高,设计需采用隧洞+明渠方案,工程规模大,投资较大。

  线路四(方案五):南绕城线,从博爱县东良仕村起,经武陟县北耿村、武陟县西尚村、修武县新安镇村、山阳区住郭庄村,到马村区白庄村止。该线绝大部分低于渠底,属高填方,设计采用旱渡槽+明渠方式,不仅工程投资大,而且会在城区南部形成一道“城墙”,有的地段还会因放坡占地较大,造成土地浪费。

  线路五(方案六、方案七):拟采用线,即目前选定线路,从丰收路西段始,经解放区的新庄、新店、士林、西王褚、东王褚、西于村、东于村,山阳区的小庄、定和、恩村,至山阳区墙南止。根据该线地面高程,需半填半挖。该线分全线明渠(方案六)和暗渠+明渠(方案七)两个方案。

  黄贤忠介绍,在综合考虑工程量、建设投资、水质环境保护、土地占用量、城市规划布局及城市景观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国家最终选定了拟采用线全线明渠方案。拟采用线中,全线明渠方案有利于提升我市城市品位,有助于我市旅游产业发展。

  对于国家选择目前线路,瞿明松强调工程建设技术要求。他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设计为全线基本自流,水是由高向低流动的,而总干渠全长1200多公里,渠首设计水位约海拔147米,终点约海拔49米,纵坡比例并不高。这就对沿线渠底高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同时,总干渠全线要穿越河流、铁路、道路,沿线还要建设节制闸、分水闸、隧洞、暗渠、倒虹吸等,这都会削弱水的自流力。因此,理想的干渠规划方案是依等高线顺地势前行,尽可能避免水势起落。

  瞿明松介绍,干渠流到我市城区时,水面海拔标高约100米,拟采用线明渠线路基本满足了高度要求。而城北、城南地面高度均不符合建设要求,会增加施工量、建设成本。

  “此外,总干渠穿城而过,对我市具有重要意义。”瞿明松说,“南水北调城区段工程有助于我市城中村改造,通过安置小区建设,为群众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城区段工程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景观生态工程。工程建成后,将增加50余万平方米的水域面积和180余万平方米的绿地,沿线规划的南水北调纪念园、山阳遗址主题公园等,将为我市增添一条靓丽秀美、文化蕴集的风景线。

  城区段建设也能有力地拉动投资。据预测,城区段建设将直接完成投资约46亿元,拉动建材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及第三产业等相关产业产值约140亿元。同时,绿化带等生态景观项目的建设实施,3~5年内可刺激城市建设投资约200亿元。

7. 淅川县图片

  淅川县辖4个乡(大石桥乡、毛堂乡、西簧乡、滔河乡),11个镇(荆紫关镇、寺湾镇、香花镇、九重镇、厚坡镇、老城镇、马蹬镇、上集镇、盛湾镇、金河镇、仓房镇),2个街道办事处(龙城街道办事处、商圣街道办事处),共有520个村(居)委会。

  淅川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级行政区,位于豫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界的黄金地带,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

  

8. 渠首是邓州还是淅川

陶岔村,原本隶属于河南省邓县(今邓州市)九重公社,随着20世纪70年代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初步竣工,丹江口水库淹没淅川大面积土地,1972年12月,邓县的九重、厚坡两个公社的56个大队、573个生产队划归淅川县,由此邓州市所辖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陶岔村划归淅川县,但邓州市保留了渠首两岸100米的管辖权和行政机构管理权。陶岔目前下辖三个自然村:陶岔、付营、张庄,常住人口一千余人。

9. 淅川县南水北调渠首

宛西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部。

宛西是一个地域概念泛指南阳盆地西部地区,涵盖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邓州市和镇平县五地。其中,西峡县是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恐龙之乡,中国中药基地;镇平县是中国玉雕之乡,中国地毯之乡;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主要水源地。宛西地区风景秀丽,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其中内乡宝天曼国家森林公园,内乡县衙,西峡恐龙遗迹园,西峡老界岭风景区,淅川丹江风景区,镇平五朵山景区,镇平菩提寺,镇平杏花山楚长城遗址早已名闻海内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