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叱石风景区和圭峰山(圭峰山的景色)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2-12-28 14:06   点击:21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圭峰山的景色

圭峰山海拔544.98米

圭峰山,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为国家4A级旅游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是闻名遐迩的岭南名山,因形似“圭”而得名。圭峰山面积55.1平方公里,山势雄伟,或如圭璧,或肖金龟,形态万千;区内湖泊星罗棋布,山顶绿护屏一马平川,夹于圭峰、云峰、叱石三峰间,成“三山夹一屏”之胜景。

2. 圭峰山的景色怎么样

关中第一景:华岳仙掌

这关中第一名胜,便在西岳华山东峰仙掌崖上,大自然的风剥雨蚀在崖上造化了一面手掌形石纹,高数十米,五指分明,形象非常生动逼真。作为关中八景之首,的确是值得观赏的一处美景。不过到了华山东峰看这奇景是看不到的,站在华山车站附近才会看得很真切。

关中第二景:骊山晚照

骊山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境内,这里是秦始皇陵的所在地。每当傍晚夕阳西下之时,登上骊山,看到满山的苍松翠柏,楼殿亭台,崖壁幽谷在夕阳的映照下,仿佛笼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金光,景色格外绮丽,因而名列“关中八景”之一。

关中第三景:灞柳风雪

第三景“灞柳风雪”在今灞桥镇西北方向5公里处的上桥梓口村以西。西安市境内东有灞水,秦汉时曾在灞河上架有木桥,名曰“灞桥”,有水有桥,自然少不得多种柳树,因而每年春天在灞桥两岸,柳树嫩芽由黄变绿,柳絮漫天,飘飘扬扬,恰似春日里的一场雪,景况极美。

如今的灞河

关中第四景:曲江流饮

曲江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距城约5公里。这里曾经是我国汉唐时期一处极为富丽优美的园林。曲江池两岸楼台林立、绿树环绕,水光明媚。每当新科进士及第就要在这曲江赐宴。新科进士将杯子置于盘上再将盘放在曲流上,盘随水转,最后转到谁跟前,谁就执杯畅饮,于是在当时成一时盛事。要说这关中第四景我们也只能是看曲江池了。

曲江池

关中第五景:雁塔晨钟

“雁塔晨钟”指的是陕西省西安市城南荐福寺内的小雁塔及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清朝时期每天清晨荐福寺的僧人会定时敲钟,清脆悠扬的钟声响彻西安古城上空,数十里内都可听到。钟声清亮,塔影秀丽,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清亮的钟声从塔院深处传来。空灵的钟声把人带到悠远的境地。因此小雁塔及其古钟即“雁塔晨钟”被列为“关中八景”之一。

关中第六景:咸阳古渡

“咸阳古渡” 即咸阳从古至今的渡口,现位于河南街村主街道直下渭河的古桥桩。不过古时的咸阳桥已不复踪影,咸阳市在渭河上架起了新的咸阳桥。古桥坍塌后,当时两岸的人们都是泛舟而过,后来就冬日以冰作桥,夏秋舟渡。当时渭河两岸十分繁华,来往度舟的人彻夜不息,成为秦中第一大渡。咸阳古渡几千年,名闻遐迩。具书中描述当时的情景是:“往来名利之客,络绎不绝。沽舟泛泛,渔艇悠悠。黑鳗赤鲤,沉浮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烟波之上。樵士羊肠而往,牧童牛背而归。歌喧斗草,曲唱采莲。”简直是一幅水墨画。现在是再也看不到此景了。

咸阳古渡旧址

关中第七景:草堂烟雾

草堂寺位于西安市鄠邑区东南方草堂镇,它南对终南山的圭峰、观音、紫阁、大顶诸峰,景色奇绝秀丽。神奇的“草堂烟雾”,出自于寺内的一口古井。古井在草堂寺的北院,这里林茂竹秀,幽静清雅,超凡脱俗。古井内经常出现烟雾升腾的奇景,更给这里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关中第八景:太白积雪

太白山因海拔高,过去山顶积雪终年不化,即便是三伏盛夏,仍然白雪皑皑、银光四射,景色格外壮观。故有“太白积雪六月天”之奇观胜景。近年来,由于气候逐渐变暖,并且冬季降雪少而又少,盛夏又多出现高温炎热天气。因而六月积雪已经很难看到。

3. 圭峰山的景色特点

新会圭峰山海拔545米。

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北部、圭峰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内,境内最高峰云峰山脉,海拔545米,圭峰山森林覆盖率达98%,山势雄伟,或如圭璧,或肖金龟,形态万千,宛如人间仙境。

圭峰山森林覆盖率达98%,山势雄伟,或如圭璧,或肖金龟,形态万千,区内湖泊星罗棋布,山顶绿护屏一马平川,夹于圭峰、云峰、叱石三峰间,成三山夹一屏之胜景,山上常年水汽蒸腾,云雾缭绕,形成云峰烟雨、东岭晨曦等自然景观,夹带着高山密林湖泊的清新空气,宛如人间仙境。

4. 圭峰山的景色描述

每天7:30开门。

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北部、圭峰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内,为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国家森林公园,地处东经112°56'-113°02',北纬22°32'-22°37',公园面积35.5平方公里,境内最高峰云峰山脉,海拔545米。植物景观丰富多采,人文内涵众多。

5. 圭峰山主要景点

开车的话建议从天子峪口村进入,可以直达山顶,但如果是冬季,路面有积雪需要车胎安装防滑链,安全一些,不过最好是开上去之后,停在百塔寺旁边的停车场,步行上去,一路还可以玩雪了。

首先天子峪位于长安区子午街道,一路沿着东天子峪观景台北面,可俯瞰石砭峪峪口,观南五台文殊台塔寺,其车道为单车道,坡比较陡,拐弯也急,所以最好是把车停到百塔寺旁边,步行小路穿过天子口村,向南上去,一边观景,一边赏雪。

其次百塔寺有一棵一千七百多年的银杏树很是出名,在冬季竟然银杏叶还是带有一丝丝的绿意,很是特别,雪后银装素裹,漂亮极了,这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另外百塔寺外可是拍照的好地方,有很多人在这里打雪仗,堆雪人,继续步行沿着东岭、佛教法界宗祖庭至相寺,欣赏着雪后的美景爬上去,非常的漂亮,累并快乐着。

最后有机会可以在冬季大雪过后,一起爬山赏雪景,也是放松,寻乐的一种方式。

6. 圭峰山顶的景色有哪些?

据《新会县志》记载,唐代一行僧到访玉台寺,在这里开堂说法,弟子500多人,宗风大振。之后,不少高僧相继主持玉台寺,圭峰山从此香火鼎盛。明大画家沈石田曾在这里作《玉台图》,明理学家陈白沙曾在此讲学,成为当地文人骚客聚集的场所。在上世纪,玉台寺毁于日寇之手,至上世纪80年代,新会县政府重建玉台寺,现在已成为一个新景区。每逢节假日,特别是春节,新会文化部门会在圭峰山举行庙会,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参观,热闹非常。新会圭峰山主峰东南面,自山腰下中空一谷,山坡环拱,树木茂密,松荫弥处,水远泉清。这里冬暖夏凉,苍翠幽深,岭南四大名刹之一的圭峰山玉台寺建于此地。玉台寺是新会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里的一个重要景区。古代的玉台寺,一传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一传建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从佛教史推测应为后者。据《新会县志》载,唐代高僧张遂(法名一行,唐代天文学家)云游到此,见这里风景独好,便留下来做主持,授徒说法,有弟子500余,四方来受戒僧尼络绎不绝。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到此游览题诗;明代大画家沈石田曾到这里作“玉台图”;哲学家陈白沙曾在这里讲学,至今还留下“白沙讲学亭”。玉台寺原是一座规模显赫的寺院,自开创以来,历代高僧辈出,开堂讲经说法,听者甚众,宋代香火鼎盛时期,常住僧人多达300余名,每年8月24日开坛传戒,邻近十数县之僧尼皆云集玉台寺雉度受戒,直至元末才荒废。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有高僧怀海主持重建,不久又毁于兵祸。到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又有老僧栖林朝拜玉台,依古址结茅数载,种松千余株。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律宗名僧弘峰又重修玉台寺,再造殿塔、禅堂、方丈室、斋堂、僧寮等,佛像庄严,香火再盛。此时,玉台寺规模恢复,宏伟可观。到清光绪十四年(1884年)再次重修。当时任新会知县的彭君谷亲撰一副对联,刻于该寺大门石柱上。联云:金玉炜煌,天开鹫岭;楼台涌现,地接瀛洲。可惜玉台寺于1939年被日本侵略者毁掉了。那年日寇侵占了江门、会城,寇兵进入圭峰,即把玉台寺及其建筑拆掉,取其砖石,强迫当地民众搬上圭峰山顶筑碉堡,派兵驻守,又把玉台寺四周的树木砍光,划为军事禁区。经日寇洗劫之后,圭峰山风景区成了荒山秃岭,巍峨梵宇,毁成废墟,丈六金身,尽成焦土,僧归月冷,梵音萧瑟。 抗战胜利后,邑人倡议恢复玉台寺旧貌,提倡育林,但当时县政府的官员忙于“劫收”,不理此事。各界名流只筹得少许款项,暂就原址建一小庙,仍题为“玉台寺”,供人凭吊而已。解放后,新会县政府为了全面开发圭峰山,1956年成立圭峰建设委员会,派10多人上山清理玉台寺废墟。这时玉台寺己荆棘丛生,无法进入旧址。旧址下面建有一间平房作临时庙宇,里面有个小神台及烂香炉,瓦面烂得见天,月池填满乱石伙蔓草,池中原有的观音立像无头无手,残留半柱身躯。他们住在这小庙里,精心清理两个多月才理出个头绪。后来成立圭峰山示范农场(1958年易名劳动大学)继续开发圭峰山。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圭峰以成为郁郁葱葱的美丽风景区,被定为新会八景之首—圭峰叠翠,又被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1985年,广东佛教协会副主席、广州市光孝寺方丈本焕禅师等参观了圭峰山,极力支持重修玉台寺。如今岭南四大名刹之南华寺、开元寺、庆云寺均复兴,唯独新会的玉台寺正待重修。于是释圣一法师,释本焕法师、释发权尼师(新加坡万佛林当家)、释慧欢尼师(香港慧照庵当家)、释会通、唐珍琰、张厚、廖玉瑛等人发起重修玉台寺,在新会县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协助下,成立筹委会,发起募捐重修玉台寺,沟通港澳佛教信徒和海外爱国侨胞,筹集资金数百万元。1986年5日26日,玉台寺举行洒净,至1996年,在玉台寺原址,仿照唐代款式,建起大雄宝殿、藏经阁、客堂、观音殿、禅堂、祖堂、方丈室、钟鼓楼、天王殿、两序碑廊、半月池、寺门牌坊、寺前广场等,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

7. 圭峰山游览图

圭峰山 海拔545米。

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面积55.1平方公里,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