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甘肃生态旅游景区有哪些
兰州市没有5A级景区,只有4A级。
兰州水车博览园景区
兰州兴隆山景区
仁寿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
什川世界第一古梨园景区
青城古镇景区
兰州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
兰州西部恐龙水乐园景区
甘肃省有5A级景区,一共有5个分别是
嘉峪关文物景区---嘉峪关市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酒泉市
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张掖市
麦积山景区---天水市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崆峒山---平凉市
2. 甘肃生态旅游景点
、推荐甘肃兰州十大景点:白塔山公园、甘肃省博物馆、中山桥、黄河母亲雕像、黄河风情线、五泉山公园、兴隆山、兰州西关清真大寺、青城古镇、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等。
、甘肃兰州十大景点自驾游行程路线:甘肃兰州-甘肃省博物馆-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青城古镇-兴隆山-五泉山公园-黄河风情线-兰州西关清真大寺-中山桥-白塔山公园-黄河母亲雕像-甘肃兰州。
3. 甘肃自然风景区
1.莫高窟
人类文明的精粹,人类灵魂的凝结
莫高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2.鸣沙山月牙泉
延续千年不变的迷人景色
鸣沙山月牙泉,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领略沙泉相依、沙不掩泉、泉不枯竭的奇景。
3.扎尕那
最后的伊甸园
“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约瑟夫•洛克在1922年来到中国扎尕那考察后说:“我平生未见过如此绚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曾看见迭部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
4.拉卜楞寺
世界藏学府
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电影《天下无贼》曾经也在甘南取景拍摄,这里如世外桃源般遗世独立,每走一步,如诗如画的美景都涤荡着向往自由的灵魂。
5.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
张掖的丹霞的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是中国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七彩丹霞的彩色丘陵色彩之缤纷、面积之大冠绝全国,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
6.黄河石林
山水相依,气势磅礴
位于白银市景泰县东南部黄河石林,将黄河、石林、沙漠、戈壁、绿洲、农庄等多种资源巧妙结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动静结合,气势磅礴。
7.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其壮丽、雄浑、怪异和神奇,不亲临其境,是无法领略的。它宛如一座中世纪的古城,世界许多著名的建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缩影,令世人瞠目。
8.嘉峪关关城
天下第一雄关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这里的每一座楼阁、每一块青砖,都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登楼远望,那湛蓝的天空、皑皑的祁连雪山、苍茫的戈壁大漠,无一不是历史的见证者。
9.麦积山石窟
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石窟始建于后秦,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10.官鹅沟
叫板九寨沟的美景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集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天象景观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湖泊如珠、峡谷如线、瀑布如织,动植物分布多样,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奇特。
4. 甘肃著名景区
1.武威市天梯山石窟景区
2.武威市民勤苏武沙漠景区
3.甘南州迭部县俄界景区
4.甘南州迭部县腊子口景区
5.平凉市静宁界石铺红军长征毛主席旧居纪念馆景区
6.定西市岷县狼渡草原景区
7.酒泉市肃北县雪域紫亭文化生态景区
8.陇南市文县白马河民俗风情旅游景区
9.陇南市礼县秦文化博物馆旅游景区
10.张掖市甘州区甘泉红色历史文化旅游区
11.天水市秦州区青鹃山旅游景区
5. 甘肃旅游区有多少个
北京市:
1.南宫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野鸭湖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天津市:
1.盘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上海市:
1.明珠湖·西沙湿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东滩湿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重庆市:
1.天生三桥·仙女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内蒙古自治区:
1.(兴安盟)阿尔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辽宁省:
1.(大连市)西郊森林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吉林省:
1.(长春市)莲花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黑龙江省:
1.(伊春市)汤旺河林海奇石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哈尔滨市)松花江避暑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江苏省:
1.(泰州市)溱湖湿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常州市)天目湖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浙江省:
1.(衢州市)钱江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宁波市)滕头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安徽省:
1.(黄山市)黄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福建省:
1.(南平市)武夷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龙岩市)梅花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江西省:
1.(上饶市)婺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吉安市)井冈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山东省:
1.(烟台市)昆嵛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河南省:
1.(焦作市)云台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平顶山市)尧山·大佛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湖北省:
1.(神农架林区)神农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湖南省:
1.(长沙市)大围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郴州市)东江湖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广东省:
1.(韶关市)丹霞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贺州市)姑婆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柳州市)大龙潭公园风景区
四川省:
1.(西昌市)邛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巴中市)南江光雾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贵州省:
1.(黔南州)樟江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毕节市)百里杜鹃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云南省:
1.(西双版纳自治州)野象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玉溪市)玉溪庄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陕西省:
1.(西安市)世博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商南县)金丝峡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甘肃省:
1.(甘南州)当周草原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兰州市)兴隆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园
宁夏回族自治区:
1.(中卫市)沙坡头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新疆建设兵团:
1.五家渠青湖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1、北京市平谷金海湖风景区
2、天津市东丽湖景区
3、河北省衡水市衡水湖景区
4、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恩格贝沙漠景区
5、辽宁省大连市金石滩旅游景区
6、辽宁省丹东市天桥沟景区
7、吉林省通化市高句丽文物古迹景区
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河口湿地公园
9、上海市东方绿舟旅游景区
10、江苏常熟市虞山尚湖旅游区
11、江苏省徐州市潘安湖湿地
12、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山景区
13、福建省福州市鼓岭生态旅游区
14、福建省永泰云顶旅游区
15、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山风景名胜区
16、山东省青岛市百果山生态旅游区
17、河南省洛阳市重渡沟风景区
18、湖北省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
19、湖北省襄阳市尧治河生态旅游景区
20、湖南省邵阳市黄桑生态旅游区
21、广东省惠州市南昆山生态旅游区
22、广西自治区崇左市大德天景区
23、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
6. 甘肃十大旅游景区
甘肃旅游景点有:
1、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2、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城市建成区内,地处西秦岭北支的东端,秦岭、贺兰山、岷山三大山系交汇处,中国 版图中心带;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分水岭穿过景区。1982年被国务院审定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3、嘉峪关风景名胜区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
4、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处于沙漠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鸣沙山位距敦煌市南郊5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鸣沙山为流沙积成,分红、黄、绿、白、黑五色。荣获“ 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
5、张掖七彩丹霞
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公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是 中国 彩色丹霞和窗棂状宫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被全国多家知名网站评选为全球25个梦幻旅行地。
6、扎尕那
扎尕那 是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西北30余公里处的益哇乡的一座古城,藏语意为“石匣子”。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这片世外 桃源 虽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洛克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但至今仍是一块处女地。
7、拉卜楞寺
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
7. 甘肃主要景区
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复合区,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
主要包括冰沟丹霞和七彩丹霞两大风景区,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造型奇特、气势磅礴。
张掖丹霞地貌群,俗称“张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沟丹霞”组成。如用文字来表达,仅有两个字震撼。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她不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险,而且更美的在于色。
在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处可见有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把无数沟、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
8. 甘肃省生态旅游
甘肃,分布着库姆塔格、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三大沙漠,是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数十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与沙漠共存的方式。从人力治沙到机械化、科学治沙,甘肃的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总体呈减少趋势,程度呈减轻趋势,土地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得到了进一步遏制: 根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与2009年第四次监测结果相比,甘肃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19.14万公顷。人们的生活也从过去的“人进沙退”到“人沙和谐”。 一代接着一代干 不能让民勤变成楼兰 甘肃省武威市,北部位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之间,在地理环境梯度上处于全国荒漠化最前沿。 冬季的青土湖,芦苇全部黄了,尽管天气寒冷,这里依然水鸟飞来,生机盎然。青土湖曾是石羊河的尾闾湖,于1959年全面干涸。那之后,水干风起,流沙肆虐,形成了长达13公里的风沙线,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在这里呈合围之势。 没有水,人们不得不走八十公里左右拉水回来。先吃,再洗碗,再喂牲口。 “我们坚持留下的人必须把沙子治好,如果治不好,沙漠会把大家都吞了的。” 坚守民勤的人们开始压沙,用麦草方格来固定沙丘,减缓沙丘流动的速度,再种上梭梭固沙,涵养水分。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有6个单位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5人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武威市民勤县石述柱荣获“全国防沙治沙英雄”,凉州区张生成荣获“全国十大防沙治沙标兵”。榜样的力量,进一步充分调动全民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 “固沙治沙,慢慢地沙子少了;而国家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开始,青土湖就慢慢的越变越好。”民勤县西渠镇号顺新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奎说。 2010年以来,干涸50多年的青土湖形成了水面,并逐年扩大。目前,青土湖水面达到25.16平方公里,地下水位埋深由2007年的4.02米上升为目前的3.04米,局部地下水埋深小于1米。 在敦煌市阳关镇西侧、库姆塔格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交汇处,这里有一个被媒体称作“沙漠都江堰”的综合性治沙工程。2016年8月,来自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洪水,经“沙漠都江堰”的分流后到库姆塔格沙漠后,阳关镇安然无恙。 他的创造者何延忠最初是为了实现高寒冷水鱼产业的梦想,来到这里后,何延忠才发现,由于南靠祁连山,这里每年汛期都会受到祁连山北坡肃北和阿克塞洪水的威胁,洪水挟裹着大量泥沙奔流而下,冲毁道路、农田和村庄。 “必须守住阳关,不能让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受古人的启发,经过专家指导后,何延忠开始修筑“沙漠都江堰”。 他带着团队修筑黏土固沙工程固定沙漠,形成了保护敦煌阳关的第一道屏障;在库姆塔格沙漠风口修建沙障,有效阻挡沙丘向阳关推进,形成了第二道屏障;生物固沙是种植耐旱植物,形成了第三道绿色屏障。 2013年8月,以中科院院士程国栋、郑晓静,冯起为代表的30多位科学家对“沙漠都江堰”的科技成果进行研讨,认为此项工程浩大、设计巧妙、建成不易,其以“害”治“害”、化“害”为“利”的治沙治水思路,极具创造性和推广性。目前,“沙漠都江堰”工程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业领域为流域雨洪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及示范,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承担。 多功能立体固沙车 治理沙漠迈入机械化 一日之计在于晨。几个年轻人睁开朦胧的睡眼,今天又要向着沙漠进发了。他们的“坐骑”独一无二,既能当代步工具,同时也是试验对象。 今天的工作是继续试验固沙车出草是否顺畅的问题,同时还要分出一部分人,在试验草沙障内种植耗水低的沙生植物“梭梭”。 试验,测算,记录,种植。晚上要把试验数据带回去,继续对固沙车出草结构进行分析改进。直到天已微微变黑,他们才乘坐着这辆“独一无二”的治沙车回农家院…… 这是3年前的这个时候,武威市凉州区九墩滩腾格里沙漠边缘,甘肃建投新能源公司工程与生物治沙试验基地的一天。 3年后,在甘肃境内腾格里沙漠的南部边缘,已经形成2000多亩的草方格沙障,成为阻止沙漠化扩张的一道坚实防线。而筑起这道防线的“多功能立体固沙车”,也已经过千锤百炼,可以大规模地实施机械化治沙了。 作为世界首台机械化治沙车,这台“多功能立体固沙车”拥有11项实用新型技术及发明专利,作为甘肃建投自主研发的产品,已于2014年7月开始沙漠治理作业。 人工铺设草方格治沙固沙因其防风固沙的效果好而受到国内外治沙界推崇。然而,由于治理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因素,加之土地沙漠化不断加速,这种方式难以抵挡渐趋加速的沙漠化扩张。 而机械治沙由于利用固沙装备将稻草、麦秸等植物茎杆在沙漠表面铺设成不同形式的草沙障,由于增大了沙漠表面的粗糙度,消减风力,阻止流沙移动,截流雨水,可以起到明显的防风固沙作用。机械装备固沙质量高、效果好,大大提高沙生植物的种植存活率。 根据测算,人工铺设草沙障6人每天可以铺设600平方米;而固沙车3人每天能够铺设4万平方米,月均完成120万平方米。 而日前,甘肃建投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与生物装备治沙试验基地被列为全国荒漠化防治(机械治沙工程)试验示范基地。未来,甘肃建投还将在此积极探索沙漠治理体制,提升科技治沙水平,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提升沙区文化等多角度探索探讨沙漠化防治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先进技术与经验。 作为全国最早研究开发沙产业地区之一的甘肃,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灌草饲料、沙漠养殖、沙漠生态旅游等为主的沙区特色产业,全省沙产业累计投入达126亿多元,累计产出达153亿元。 经过几十年的防沙治沙工作,截至2014年底,我国10省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相比2009年缩减了10227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缩减了6337平方公里。 科学治沙显成效 中国技术走向世界 在甘肃,有很多专家学者一生都与沙漠为伴,屈建军就是一遇大风就上沙山的“沙疯子”。 “治沙跟看病一样,需要先把脉,摸清风沙的特点再来治理。我们现在可以做到针对不同的沙害提出技术、产品、治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治沙不是只有一种方式,而应因地制宜建造不同的治沙体系。比如敦煌莫高窟戈壁风沙运动规律及风沙防护对策、鸣沙山月牙泉沙山动态变化及流场恢复技术以及一些海边沙害治理和铁路沿线沙害治理体系,目前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被广泛复制。”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和敦煌戈壁荒漠生态与环境研究站站长的屈建军告诉记者。 五十多年前,一群戴着眼镜、扛着塔尺、提着仪器的书生走进了甘肃民勤西沙窝,在沙井子支起帐篷,安营扎寨,开启了甘肃人民科学治沙的序幕。 民勤位于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地带,民勤的沙漠治理关系着整个河西走廊乃至更多地区的生态安全。 “目前,我们在沙山堡建成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有试验地2300亩,成为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前沿防沙治沙的桥头堡。”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刘世增介绍说。 凭借四十五年定位研究和治沙成果的支撑,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建成全国唯一依托省级研究所建设的“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创造全国第一套近地面沙尘观测系统,为西北生态环境治理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近年来,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与7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科技交流,与130多家国内科研院所和大学开展合作研究;600多位国外专家、官员来所考察学习,30位专家出国交流;执行了38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举办43期国际培训班,将中国治沙技术推向了世界。 许多外国小伙伴们都认真的给课程“打了分”。 巴基斯坦斯瓦比大学(Swabi)助理教授YOUSAF JAMA今年参加了中国的青年科学家优才计划,来到甘肃在荒漠化治理国际培训班进行学习。“中国的荒漠化防治水平的在国际上是不错的,而巴基斯坦在这一块的措施并不算太多,这是很有意义的经验,撒哈拉、巴基斯坦的荒漠化水平都比较厉害,通过这一年的学习研究,我需要把实验的数据和试验的情况记录下来。” 随着中国荒漠化治理水平的不断进步,科研和产业治沙等步伐的加快,掌握了先进的治沙技术的中国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国际化荒漠化防治,在国际荒漠化防治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9. 甘肃生态旅游景区有哪些地方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南山森林公园、凤凰台森林公园、兰州大兰山景区、兰州石化南山生态公园、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银滩湿地公园、什川古梨园、五泉山公园、兴隆山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