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哪种防晒方式,说白了,不都是为了防紫外线嘛!所以勒,只要是能隔绝紫外线对身体伤害的,都可以被称之为有效的防晒。
按照荔枝的惯例,会先叭叭两句为啥要防晒,以便小白同学学习。但是荔枝刚把手放到键盘上就想到,这年头还有不知道防晒重要性的同学吗?
……
有,比如我某某朋友同学!
防晒大致可以分为硬防晒和软防晒。
硬防晒:指用遮阳伞、防晒衣、太阳镜等有效遮蔽阳光的防护方式。
软防晒:指涂抹防晒霜等防晒产品,这里又分为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
(物理防晒:主要是通过放射或者散射光线来隔绝日晒。物理防晒的成分几乎不会被皮肤吸收,所以安全度高,适合容易过敏的人,但也因此用起来油腻,会泛白,而且一般过水后,防晒效果就几乎没有了。
化学防晒:原理是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一道防护膜,将紫外线吸收后中和掉,然后在皮肤内代谢出去。化学防晒因为需要被吸收后起效,所以质地一般较透明清爽,但需要涂抹20分钟后才能发挥作用。)
(市面上大部分防晒产品会以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作用。)
一、防晒的基本原则。
1、看天气。
夏天比冬天的日晒更强,每天10到16点之间的日晒比其他时间更强。
咋整呢?
比如春秋季,阳光不算强烈,或者每天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小于2小时,SPF值为20-30的防晒产品就够了。
比如10点到16点之间不出门。
2、看环境。
上下班肯定没有去海边晒,海边玩肯定没有海拔高的地方晒。
咋整呢?
比如密鲁库斯科附近山区(高原约3800米)的秘鲁,专家建议秘鲁人需要从出生起就积极主动的防晒(终生积极主动防晒是所有人都一样,而高原地区是需要更积极主动)。
比如长时间在户外肯定是软防晒+硬防晒结合。(去海边玩戴个脸基尼是个不错的选择,前提是别人不会把你当抢劫的。)
比如上下班,太阳伞+SPF20-30的防晒产品足够了。
3、看啥啥不懂,学啥啥不会,那你看天气预报吧。
首先,找到天气预报里面的紫外线指数。
再然后,对照以下内容进行防晒:
紫外线指数用0-15的数字来表示,数字越大,日晒越严重。
当紫外线0 ~ 2级时(最弱),对人体无太大影响,无需特殊防晒;
当紫外线3 ~ 4级时,一般防晒就OK(太阳帽、太阳镜戴上,防晒霜抹上);
当紫外线5 ~ 6级时,参照3-4级防晒,同时穿防晒服,外出时必须在阴凉处行走;
紫外线达7 ~ 9级时,参照5-6级防晒,同时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段时间最好待在家,如果一定要出门,且日晒时间长,全身都需要防晒,防晒霜需要防晒效果更强的SPF50+PA+++。
当紫外线指数大于等于10时,参照7-9级防晒,同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因为此时的紫外线辐射极具有伤害性。
———这里是开启沙雕防晒的分界线———
二、硬防晒需要有多硬he?
1、被青岛大妈带火的脸基尼。
脸基尼:采用深色的尼龙布料制成的头套,可阻挡约70%~75%的紫外线,在防晒波段上,不仅能够防紫外线,还可防可见光、近红外光。
不过呢,这种面料戴在脸上会不舒服是一定的。首先是因为面料的剪裁,不仅需要贴合脸部,而且也不能完全靠弹性来贴合,否则勒出印子什么的是没得跑了。其次,若是沾水后日晒再沾水,就会让皮肤一直处在闷热湿的状态(高温下皮肤流汗,也会形成湿热环境),可能会引起皮肤水和过度(白话就是脸被水泡发了)。
有些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已经举起了手里的剪刀。那么再给你们补充一点关于面料的知识。
防晒能力:聚酯纤维>涤纶、尼龙>锦纶>亚麻>棉
最后再给同学们欣赏一下脸基尼其它貌(?)美(?)的款式。
2、帽子。
脸基尼就够够的了,还要什么帽子啊!
脸基尼不能遮住眼睛,所以需要配合墨镜来防晒,日常用帽子就方便多了。
论证:为什么帽子比脸基尼更适合日常?
①眼周皮肤需要防晒,而脸基尼做不到。
(眼周皮肤不仅是人体最薄的皮肤之一,同时眼周皮肤的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较少,是人体最先衰老的地方。而延缓眼周皮肤衰老的第一步,就是防晒,保护那些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不受日光的侵害。)
②眼睛需要防晒。
(咋,你的眼睛就是金刚组成的?眼睛也是很脆弱的好不啦?当我们眼睛受到紫外线的伤害时,最先是眼角膜受到损伤,接着眼睛里面的晶体在经过长期吸收紫外线后,被大量自由基破坏,白内障就来了。)
③辣个绿色的帽子贼拉贵,荔枝你是不是疯了?
(因为刚看了一篇关于这款帽子的平替版,两者价格差了大概4、5倍,然后被吐槽了,所以说我没疯。图上的这款叫后谊?后裔?后益达?正解:后益。然后勒,这些都是示例图。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冰袖。
有人说没啥用,因为冰袖能起到的防晒作用,换一个不透光的普通衣袖也能做到。其次,叫它冰袖是因为主要使用的材质是冰丝,但实际使用起来并不会感觉冰冰凉。
也有人说有用,因为夏天还是穿短袖比较多,冰袖穿戴都很方便。其次因为织法的关系,有助于排汗,所以冰袖会比普通衣袖感觉凉爽。
论证:为什么左图的防晒效果强过于右图,人们却宁愿选择右图。
①棉服比冰袖厚,防晒效果更好,选棉服;
(冰袖上标识了UPF40,棉服未标识。UPF是指织物的紫外线防护系数。
只有当这件纺织物的UPF大于40,并且UVA透过率小于5%,才能称之为防紫外线产品。
当UPF的测定值在40-50之间,并且UVA的透过率小于5%,标识为UPF40+;
当UPF的测定值大于50,并且UVA的透过率小于5%,标识为UPF50+;)
②棉服热,冰袖凉快,选冰袖。
(棉服是浅灰色,冰袖是黑色,黑色更吸热。
你咋不说你棉服还能保温呢!)
③冰袖有手套,你棉服有吗?
正儿八经的讲道理:就是我冰袖的遮挡面积比你棉服大。
……
Over~
4、遮阳伞。
会选的人:标识+防晒指数+涂层+布料织法多重(chong)并重(zhong)选择。
不会选的人:太阳大的时候打出去,用地上伞的影子来对比你本人的影子,伞的影子至少要和你的影子一样黑,理论上越黑越好(比如下面这个图)。
论证:为啥上图中左边的伞比右边的伞防晒效果好。
理由如下:
①图左产品标签上标明SPF值为50,图右产品标签上无标明。
(防紫外线,一般是指防紫外线中的UVA(晒黑晒老)和UVB(晒红晒伤)。
其中防UVB的效果会用SPF+数值标识,数值越大防护效果越好。
SPF值为0:无任何防晒效果;
SPF值为30:过滤95%的紫外线;
SPF值为40:过滤98%的紫外线;
SPF值为50:过滤99.8%的紫外线。)
②图左产品标签上标明PA,图右为塑料材质,会被UVA穿透。
(防UVA的效果会用PA标识。
UVB:穿透能力一般,玻璃、遮阳伞等都可以阻挡部分UVB。
UVA: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的玻璃以及塑料。)
③图左是银胶涂层,图右无涂层。
(涂层可以增强遮阳伞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
防紫外线能力:黑胶>色胶>银胶。)
④图左伞面比图右大三倍,且伞面弧度也比图右大。
(谁能遮住身体越多,谁就更防晒。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⑤图右深色部分太少,综合算下来图左更防晒。
(深色可以折射紫外线,而浅色容易吸收紫外线,所以深色比浅色防晒效果要好。比如深红色、深蓝色、黑头等。)
⑥图左没有防水涂层,图右塑料材质完全不透雨。
(有防水涂层的遮阳伞才可以晴雨两用,因为没有防水涂层的遮阳伞在雨天用会损伤防紫外线的涂层,就是出现涂层剥落现象,最重要的是它会漏雨。)
(以上内容中,SPF和PA属于防晒霜上的标识,防晒伞标识的是UPF+数值。
然后勒,关于伞的一切信息均系荔枝伪造,毕竟这俩把伞的价格都不便宜 ,图右也不是遮阳伞。)
总结一下,就是大概需要先准备一件?N件可以从头包到脚的防晒服叭~
毕竟只顾脸不顾身体的防晒(脸和身体差了七八个色号),别人只会笑你脸上的粉底色号选太白了!所以,我们的防晒应该是从头到脚的。
防晒服咋选呢?
从各色鲜艳亮丽又透气的防晒服,到类似冬天长款羽绒服般的防晒风衣。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隔绝日光。
(同学们可以把妈妈们最不喜欢的深色衣服拿出来穿了,因为现在有一个让妈妈无法拒绝的理由:深色的衣服防晒勒!)
穿(防)搭(晒)要点:
深色比浅色靠谱(比如深蓝比浅蓝好);
颜色鲜艳的比低饱和度的靠谱(比如荧光绿比浅绿色好);
布料厚的比薄的靠谱(比如牛仔布比雪纺好);
布料密的比稀疏的靠谱(比如雨伞比蕾丝伞好);
有涂层的比没涂层的靠谱(比如黑胶太阳伞比雨伞好)。
但是勒,这样上街是不可能的。你想象一下一条gai的小姐姐都穿成阿拉伯人……
三、软防晒。
不就是各类防晒霜嘛,你们这群精致的猪猪女孩谁还没用过防晒霜了,还需要我来种草吗?
Emmmm……
小声bb:需要的。
因为昨天有个油敏皮的小姐姐问了我这个问题,我立马给她推荐了完全不用担心会过敏会油腻的硬防晒。
她哭哭啼啼的说,太阳辣么大,我热en~要你何用!?
好的,荔枝改天来更!
么么哒~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