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24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该如何过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2-08 01:33   点击:272  编辑:yyns   手机版

24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该如何过

大寒是一年里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而众所周知节气养生很多时候都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那么,大寒即将来临,且随郑博士一起去看看今年最后一个节气里我们该如何度过呢?!

大寒含义:做好养生和开运呢?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大寒特点

传统位理学认为“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也就是说,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藏”的特性,早睡晚起,劳逸结合,养精蓄锐。此外,俗话说:“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在“大寒”时节要注意防风防寒。衣着要随着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比如:在出门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添加外套,并戴上口罩、帽子和围巾等。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大寒”节气应尽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出门,以防昼夜温差较大,引起疾病发作。

大寒养生

大寒是24个节气中最后一个,这个时节宜温补为主,不妨多吃红色蔬果及辛温食物。大寒又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适当多吃点温散风寒的食物,可防御风寒的侵扰。比如:在日常饮食中常用的生姜、大葱、辣椒、花椒、桂皮等,都具有发散风寒的功效。如果人因外感风寒轻度感冒时,还可选用“生姜加红糖水”来治疗,具有较好疗效。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光之一,稍不注意就可能生病。因此,预防寒冷侵袭至关重要,尤其是膝盖和双脚。大寒养生要锻炼运动要适宜。

大寒开运

郑博士提醒注意:大寒时节仍属于农历乙未年,立春后才是丙申年,所以要想旺运必须在大寒时节就开始着手调理好风水方位,比如2016丙申猴年流年财星在西南方,这时就需布局丙申流年的风水,如把床位、办工桌、保险柜、放置在西南方位。商家可以在大寒时节清理干净西南方位的货物,好迎接猴年的财星到来;住家可以在此摆放旺运吉祥物招财旺运哦。

冬至后面是什么节气

冬至之后是小寒。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我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二十四节气: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

反映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映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反映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节与气: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月中叫“气”。

古人将一个太阳年,划分为季、节、气、候,1年=4季=12节=12气=72候,这就是季节、气候的定义。十二个月,每月设一个“节”,中间设“气”,如同划分十二竹节,竹节中间充气,此乃节气的由来,也是气节,节度的本意。

二十四节气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中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中国农历将只有节,没有气的月份,置为上个月的闰月。有节无气,即农历的闰月。

再说冬至与小寒:

冬至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四川各地日出到日没有10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冬至日虽基太阳高工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但是地面过去长期积累的热量,还在继续散失,近地层气温尚未降至最低,所以这时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虽然昼渐长,夜渐短,但是在短期内仍然是昼短夜长,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还是比散失的热量少,所以气温并没有立即回升之势。群众中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中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川西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四川盆地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小寒

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少数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而人们记忆犹新的1975年冬,气温最低的节气竟是大雪哩!四川盆地冬暖显著,隆冬1月,三峡以东霜雪交侵,常有冰冻, 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而盆地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盆地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四川隆冬最冷的地区是川北高原北部,最低气温在可达零下3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四川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盆地冬季最低气温不低,有利于不春生产,也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柑桔,生长一般要求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5℃、年温高于15℃,盆地内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满足,副热带植物也几乎应有尽有。四川号称“天府之国”,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应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