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莫得那么多时间啊改,所以就只搞了个阴影,稍微修了一下人体,看起来不会太过于方方正正。妹子多用弧线。
目前这幅画的问题还是挺大的,如人体比例,光影等。其实你这线稿是真的不过关的。
这是我提取出来你的线稿
一般的线稿是有节奏,深浅,长短。就拿你想画的线稿来说,人家该有的东西都有了,而且仅是线稿,完成度也是极高,你的完成度实在太低了。。色彩无法掩盖你形体上的一切问题。这句话我说的无数次了。。。
1、传统形式绘画——线稿的表现
速写、工笔白描、美漫线稿、日漫线稿,这些都是线条的不同表现形式,看上去形式多样,风格迥异。
2、数字绘画——线稿的任务
(1)记录,线稿是一种语言形式,是交流信息的载体,是画者情感传递的工具。从这些线条里感受到作者的情绪,状态以及想要表达的精神。
(2)线稿作为美术创作的一种形式,它一定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会有共通的审美要求,及特有的艺术表现力。
(3)线条,就是一种准确并且高效的绘画语言系统,它有自己的语法结构,甚至还有不同画风的“方言”, 不过它们又都遵循着同样的审美诉求。
3、线条——共通的审美诉求
第一:创作者想要描绘的世界往往丰富多变,但,线却是一种高度归纳,概括的形式。
第二:从宏观层面讲,要注意线稿的疏密关系。从微观层面讲,要有虚实意识,虚实一定意义上是指线条颜色的深浅。
第三:精准的结构描绘。首先要解决型准的问题,通常都会要求轮廓准确,识别度高。
4、结构
关于结构,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是物体结构所在的空间关系,线条语言里一般用前后位置和穿插关系,包裹关系,涵盖关系等来表现。
第二是物体表面的材质感觉,起伏关系,做到有选择的细致描绘,才能调度观众的视线。
5、线条风格绘画方法
(1)决定采用什么风格线条的时候,首先不应该考虑的是我喜欢什么风格的线条,而应该考虑的是画面的最终效果所需要的线条风格,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2)在线条具体表达层面,大家要仔细感受不同线稿表达的不同硬软,不同材质的变化感觉。另外光感也可以通过线条来表现的,比如根据光源方向,受光部分虚,背光部分实,强调闭塞关系等等方法。
(3)线条公认的要求和标准,要便于沟通,精准无歧义,概括简练。
色彩
一、色彩三要素与画面的关系
首先,我们先从色彩的三要素说起。色彩的三要素,主要由色相,明度,饱和度(纯灰度)组成
01 色相
色相简单来说就是“色彩的相貌”,在拾色器中,管理“色相”的位置,是在这里——
当你拉扯滑块,色彩也会发生变化。当然,有同学可能会问了: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是和画面好看,有关系么?
当然有!
就拿现在讲的色相来说,一张好的作品,画面整体的色相,都是非常稳定的。比如上面那三张图,我们一眼看过去,就能大概看出。画面的整体色相,分别是偏绿,偏蓝,偏橙的——
这样的效果,就会让我们觉得画面的整体效果是统一,而不会给人花花绿绿辣眼睛的感觉。即便是画风乍一看花里胡哨的Mika Pikazo,你也能发现他的作品也是有稳定的色相的——
蓝色贯穿画面始终,不会让你分不清主体色的。
02 明度
这个就比色相要好理解得多,就是物体的亮与暗了——
一张画面中,吸引大家关注的地方,一般也是明度对比最强烈的位置。这张图我们即便是不去吸色,也能看出哪里亮哪里暗——
我们第一眼看到的位置,即主角手里的那团火的周围,画面整体的亮暗是非常分明的。这也正是画师所希望我们去看到的。很多同学都喜欢的“高级灰”,但是自己怎么画都画不好,或者就把画面画“灰”了。但如果我们看看真的画“高级灰”很厉害的画师,就会发现他们在核心区域的周围,始终都是保持强对比的——
1、 围绕型——围绕视觉中心加强对比,
虽然画面整体是非常灰。但注意看,画面中心位置的人物,周围都是有一圈的亮部的——
2 、强化视觉中心型——视觉中心加强对比,其他都处于同一个“灰度”
比如这位画师AsicaH,他主要加强视觉中心(眼睛与周边的对比)使得在保持整个调子氛围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也牢牢的保住了视觉中心的地位——
03 饱和度
这个可以理解为“颜色的含量”——
在拾色器中,越靠近右侧,饱和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不少同学在绘画初期,都很喜欢拼命用很纯的颜色,反而排斥比较低纯度的颜色。这样画出来的画面,往往真的很难看。我们在之前的“中国航天翻车事件”中,也曾经说过这个问题——
不谈结构和色彩搭配,画面整体颜色很纯,但真的很不好看。比如くっか的这张图
在这幅画面里吸了一下颜色——
可以看到,所用的色彩色相跨度并不多,通过对细节颜色细微的变动来增加丰富度。这种场景大的色彩调子,都控制得比较纯粹,这样的画面就会造成一种,“看起来很丰富,但是却不会花乱”的感觉
05 练习方法
虽然是同一个人物,色彩也有一定的不一样,从“高明度”到“低明度”、从低饱和度(纯度)到“高纯度”。但是整体的“弱对比”非常的多,这就让画面更具有了可看性——
这样的练习,就非常适合于对于色彩控制还不是很强的同学
一、认识色调的种类
在认识明度对比前,我们先要知道,色调大致可归纳成鲜色调、灰色调、浅色调、深色调等等....
1、纯色调
在确定色相对比的角度、距离后尤其是中差(90度)以上的对比时,必须与无彩色的黑、白、灰及金、银等光泽色相配在高纯度、强对比的各色相之间起到间隔、缓冲、调节的作用,以达到既鲜艳又直接、既变化又统一的积极效果,感觉生动、华丽、兴奋、自由、积极、健康等
(作者:Mika Pikazo,@MikaPikaZo)
2、灰色调
在确定色相对比的角度、距离后于各色相之中调入不同程度、不等数量的灰色使大面积的总体色彩向低纯度方向发展,为了加强这种灰色调倾向,最好与无彩色特别是灰色组配作用,感觉高雅、大方、沉着、古朴、柔弱等
(作者:lemontea,id=1894328)
3、暗色调
在确定色相对比的角度、距离时,首先考虑多选用些低明度色相,比如:蓝、紫、蓝绿、蓝紫、红紫等,然后在各色相之中调入不等数量的黑色或深白色,同时为了加强这种深色倾向,最好与无彩色中的黑色组配使用。感觉老练、充实、古雅、朴实、强硬、稳重、男性化等
(作者:park-pyeongjun-aaaa-fin)
4、明色调
在确定色相对比的角度、距离时,首先考虑多选用些高明度色相,如黄、桔、桔黄、黄绿等,然后在各色相之中调入不等数量的白色或浅灰色,同时为了加强这种粉色调倾向,最好与无彩色中的白色组配使用
(作者:Sul,@_20sub,23945843)
5、中色调
是一种使用最普遍、数量最众多的配色倾向,在确定色相对比的角度、距离后于各色相中都加入一定数量黑、白、灰色,使大面积的总体色彩呈现不太浅也不太深,不太鲜也不太灰的中间状态,感觉随和、朴实、大方、稳定等。
优化或变化整体色调时,最主要的是先确立基调色的面积统治优势
(作者:alchemaniac,id=3639896)
另外,还有浊色调等等....
二、那什么是色彩构成的明度的对比?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明度对比】:简单的说就是两个颜色放在一起对比,对比明暗差异。
【优势】:表现色彩的层次感、立体感和空间关系。
【色彩之间的对比】其实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比较,而比较的过程就是配色 过程。
三、如何认识明度的对比?
1、对比取决于色彩在明度等差色级数,如果将明度分为10级,且10度为白,0度为黑的话,通常把1—3划为低明度区,4—6划为中明度区,7—9划为高明度区;(如下图)
2、色彩之间明度对比的强弱规则:3个色阶以内,称为短调;5个色阶以内,称为长调,3—5个色阶之间的,称为中调
然后把a项(高调、中调、低调)和b项的(长调、中调、短调)进行对比组合;形成下面的9中不同的组合方式:
四、如何用这个明度对比来进行配色练习?
第一步:任意选择一个中等明度的颜色。如:选一个蓝色
第二步:把这个颜色不断的加白和加黑,制作一个明度色阶图:(如下图),这个步骤可以再PS里面直接吸取颜色——
第三步:把不同的明度色调与不同强度的进行对比进行组合(可参照上a项与b项组合的个图的参考来组合),制作出9中色调彩色对比图
第四步:然后把9中不同的效果组合在相同的一个图形中进行配色练习
如下面的两个练习参考——
(图例一:场景)
(图例二:人物)
所以,我们在绘画练习时就可以根据角色设定/场景设定的情感、氛围、性格属性等等,来进行色彩搭配与调整,最终达到符合自己心中的色彩效果。同时在这个方法的练习过程中,根据不同调性间的情感属性,让我们在绘画过程中,对面面调性的掌握更加的清晰明朗,对画面的情感表达更加到位。
阴影
无论是写实风还是二次元风,阴影都是至关重要的存在,尤其是在对于画面中立体感的塑造方面。但是很多同学对于如何处理阴影却不是很清楚。
1、阴影的基础
我们从球体开始理解。
假设光源在左上方,则被光直接照射的部分称为“明部”(受光部),阴影部分称为“暗部”(背光部)。
明暗区域之间的边界称为“明暗交界线”,当然并不是一条线,其形状根据视角和对象而变化。
同样,光线以直角照射的最亮点是高光。
注意,地板也是会反射光的,它会直接影响到物体。当然反光区域的亮度,绝对不会比受光面的亮度更亮——
2、角色面部的阴影
好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角色面部和锁骨周围的阴影讲解。
它与球体的情况非常类似,当光源假设位于左上角并加阴影时,会发生这种情况。
首先,从头发的阴影开始说起。落在额头部位的头发,是会产生阴影的——
眼睛也是球体,因此也不会产生阴影。如果我们画出来这道阴影,会有很立体的感觉——
嘴巴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做一道弧线——
锁骨和肩膀之间是呈现三角形的——
画出阴影的时候,效果应该是这样的——
好了,这就是最终的阴影处理效果。
3、人物全身像的阴影处理
当然,必须得说明,即使是相同的一张线稿,由于光源的不同,也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阴影。
上面这张线稿,就会有光源偏上和光源偏下两种情况—
以及这种光源在背后的——
阴影的四种方法
阴影的处理大致类型,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
我们接下来的实例环节也是以这四个步骤开展的。
1、概括性的划分区域
新建一个正片叠底图层,用硬笔刷粗略地画出阴影区域。这一步不用详细刻画,也不用过渡,概括出来就可以了。
2、修整边缘
一些不应该有阴影的地方要进行修整,边缘位置的一些阴影的结构要完善。
3、过渡+模糊
阴影和受光面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这里我们需要处理出过渡效果,在SAI里面用水彩笔或涂抹工具模糊边界,在PS里选择软笔刷进行处理。
当然如果是比较硬的边缘的话,也可以用硬笔刷处理过渡的效果。
4、细节注意点
注意处理阴影的时候一定要用肯定的笔触去表现,如果阴影的颜色太浅会导致整体含糊不清,所以请选择较深的颜色。
但也并不代表我们在画一些结构的时候需要过深的阴影效果,否则就会看起来非常的“腻”。
粗改之后的图
觉得对你有帮助记得点个赞
自学可加
【加入自学辅导群:565546326,可以领取大量的礼包!!还有每周小练习/免费辅导让你不再摸鱼,不要错过哦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