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庭都护府在现在的哪里
北庭都护府,是中国唐朝设立于西域天山以北的行政单位,管理区域东起伊吾,西至咸海一带,北抵额尔齐斯河到巴尔喀什湖一线,南至天山。萊垍頭條
武周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 辖境相当今阿尔泰山以西, 咸海以东, 天山以北和巴里坤湖周围地区。垍頭條萊
2. 北庭都护府所在地
贞观14年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唐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平高昌,在其地设西州都护府,治所在西州。同年9月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雅尔郭勒)设安西都护府,用以针对西突厥。安西都护府第一任都护为乔师望,后由郭孝恪接任,开始时只有数千人的兵力。
北庭:武周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景云二年(711年),北庭都护府升为大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归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辽阔地区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安史之乱后先后为回纥、吐蕃攻占。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管辖的地区历史上都是中国的领土。萊垍頭條
3. 北庭都护府是现在的哪里
元朝时,北庭都护府经历了回光返照,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置镇北庭都护府于畏吾境,以脱脱木兒等领其事,但这也只随着元朝的短命而昙花一现了。萊垍頭條
庭州、北庭都护府、北庭大都护府、北庭节度府的设置即是一条唐朝在天山北麓地区边防体制逐步完善的历史过程。从公元703年设置至790年陷落,北庭都护府共存续87年。垍頭條萊
4. 北庭都护府是什么时候
贞观14年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唐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平高昌,在其地设西州都护府,治所在西州。 同年9月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雅尔郭勒)设安西都护府,用以针对西突厥。安西都护府第一任都护为乔师望,后由郭孝恪接任,开始时只有数千人的兵力。萊垍頭條
北庭:武周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景云二年(711年),北庭都护府升为大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归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辽阔地区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安史之乱后先后为回纥、吐蕃攻占。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管辖的地区历史上都是中国的领土。萊垍頭條
5. 北庭都护府简介
安西都护府在现今新疆吐鲁番西雅尔郭勒。垍頭條萊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设西州都护府,同年9月在交河城设西安都护府。萊垍頭條
西安都护府和安西大都护府乃是唐朝管理碛西的一个军政机构的不同时期的名称,其统辖安西四镇,最大管辖范围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达波斯,在武周时期北庭都护府分立之后,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萊垍頭條
6. 北庭都护府最初治所在哪
北庭都护府由武则天于公元702年1月7日设立。垍頭條萊
7. 北庭都护府是谁建的
公元649年唐朝在西域设置属于安西都护府的瑶池都督府。 萊垍頭條
公元657年(显庆二年)唐军在伊犁河、碎叶川地区大破西突厥,十月西突厥灭亡后,高宗分瑶池都护府为崐陵、濛池二都护府(其下又分30多个都督府),分统其地,安西都护府升为安西大都护府,其管辖范围东起阳关、玉门关,西至咸海一带(崐陵、濛池都护府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 條萊垍頭
公元658年(显庆三年)安西大都护府治再迁龟兹,其间安西都护府曾撤建,公元692年(长寿元年)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管辖天山以北至里海各地)。 萊垍頭條
为管理天山以北西突厥故地,公元662年(龙朔二年)唐设金山都护府(治所先在西州,后移至庭州,今奇台县北道桥古城遗址)。其为在原西州都督府基础上设立,取代崐陵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金山(阿尔泰山)以西、中亚两河流域以东的广大地区。金山都护府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公元685年(垂拱元年)复置崐陵都护府,金山都护府被裁撤。 垍頭條萊
公元702年1月7日(长安元年十二月初五日)武则天于庭州设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北路23个州,崐陵、濛池二都护府改隶北庭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辖境东起伊州(今哈密),西至咸海,北抵额尔齐斯河及巴尔喀什湖,南依天山。 萊垍頭條
公元709年(景龙三年)北庭都护府升格为北庭大都护府,管辖范围以天山以北和巴尔喀什湖广大地区为主,安西大都护府这时只管理天山南部和葱岭以西的广大地区。玄宗年间唐置碛西节度使,凌居安西、北庭二大都护府之上,是当时全国八大节度使之一。 頭條萊垍
公元756年(至德元年)将安西都护府更名为镇西都护府,后再改为安西都护府。 萊垍頭條
濛池都护府下的都督府有: 條萊垍頭
(一)哥系州都督府。设立时间不明,府治为今哈萨克斯坦楚河流域一带。下设州不明。 萊垍頭條
(二)孤舒都督府。设立时间不明,府治为今新疆境内。下设州不明。 萊垍頭條
(三)俱兰都督府。设立时间不明,府治为今哈萨克斯坦境内。下设州不明。 萊垍頭條
安西都护府所统率的精锐骑兵又称“安西兵”,唐肃宗至德年间(756年-758年),为平定安史之乱,唐政府在河西、陇右征兵,安西兵组成“安西行营”奉诏平叛,帮助收复了两京。但由于安西、北庭及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内调,吐蕃乘机陆续占领陇右、河西,因此安西都护府与唐朝的通道中断,但安西四镇留守军队仍孤军坚守。 頭條萊垍
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河西军镇多被吐蕃攻陷。有旧将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都护府,二镇和沙陀、回鹘相依,吐蕃久攻不下。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李元忠、郭昕派遣使者间道奏事,德宗对其进行了嘉奖,封李元忠为北庭都护,郭昕为安西都护。随后,吐蕃急攻沙陀、回鹘部落,北庭、安西变得孤立无援,德宗贞元三年,被吐蕃攻陷。 萊垍頭條
安西最后陷落的时间,始料并无确切记载,这可能不仅是情报断绝所造成的,而是事实上唐朝已经放弃了对安西的控制。安西四镇的于阗陷落于贞元六年(790年)。有学者推论,安西最后的陷落时间是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萊垍頭條
8. 北庭都护府是谁
唐朝沿袭隋朝的制度,依据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户籍数量,军事作用等等标准,将州府级的行政单位划分为八等,县级行政单位划分为十等,依据具体情况对国家进行统筹而细化的管理,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的掌控。萊垍頭條
唐的行政划分制度和依据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他的等级制度将官民的比例进一步合理化。政治中心行政区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出来,同时这些州县的等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会根据人口的变化,政治形式的变化而一再调整,从安史之乱前大部分的上等州县分布在黄河流域,到唐中晚期江南地区上等州县的增多,这都直观体现了南方人口和经济实力的增长。萊垍頭條
一、州和府等级划分极其依据頭條萊垍
1.州府划分最重要地区为府垍頭條萊
府是唐玄宗时期创立的行政单位,也是全国政治意义最重大的州,是唐王朝政治架构的中心区域。基本集中在北方,表明了这个时期的王朝北方压倒南方的政治地位。从开元元年到开元十一年设置的三府,分别为雍州改设的京兆府,洛州改设的河南府,以及并州改设的太原府。萊垍頭條
这些地域是唐朝的上都长安,东都洛阳和龙兴之地太原的辖区,是唐最重要的核心区域,也是人口众多,经济最发达的区域。特别指出的是山西的蒲州也曾经于开元八年设置了河中府,可第二年就撤销了该府的设置,依然称蒲州。萊垍頭條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府的设置从玄宗时期的三处增加到了八处,其中由于皇帝暂时居住或者登基而上调的有,唐肃宗在陕西凤翔升岐州为凤翔府,由于玄宗避难躲到成都,升益州为成都府,泾原兵变后,德宗出逃到梁州,升梁州为兴元府,加上蒲州的河中府的复设,以及江南人口暴增的江陵府。頭條萊垍
府的变化表明了政治依然是行政区划分最重要的考量,北方无可争议的在这个时期是中国的政治中心,然而南方由于较少战乱的伤害,人口激增,第一次挤进了府的高级州行政圈。萊垍頭條
2.辅州,雄州和望州三者之别條萊垍頭
辅州在安史之乱前为四处,他们是仅次于府的州级行政单位,唐朝的辅州主要指的是京兆府的两翼地区,即拱卫长安的地域。垍頭條萊
雄州则主要是护卫东都洛阳的区域,重要性仅次于辅州。唐初的四辅州和六雄州,是唐朝首都圈的外环区域,他们大都与长安,洛阳距离较近,其中唯一的特殊是雄州中的魏州,它位于太行山以东,是山东地区人口,地域最显要的地域,魏州跻身雄州之列,表示河北的政治地位在全国范围内的上升,而这个方向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是安史之乱叛逆方的重要基础。萊垍頭條
望州是洛阳雄州外的第二圈城市,是洛阳周边重要性稍次的区域,初唐的十处望州,七处在河南区域,相州,卫州,洛州则位于河北,与魏州一起成为唐在太行以东维系统治的重要支撑点。安史之乱后,雄州升为十个地区,除了环首都保卫作用外,苏州成为雄州代表了江南地区地位的上升,和荆州的江陵府一样,苏州人口的大量增加,是他升为雄州的重要原因。萊垍頭條
唐后期的望州也增加到了二十处,其中江南增加了五处,也就是襄州,宜州,常州,润州,越州,从现在来看,这也是新中国人口稠密,土地肥沃之地,江南的政治地位全方位的提升,在上州的比例勉强达到了四分之一的水平。萊垍頭條
3.紧州和上中下州三者之别垍頭條萊
唐朝初期的紧州,虽然号称十处,有据可查的只有河南叶县的仙州,紧州的定义是治安情况严峻,有盗匪之患的州县。萊垍頭條
紧州就是唐朝犯罪率最高的州府。安史之乱后紧州的定义进一步变化,由于节度使的泛滥,王朝的威胁主要来自内部,紧州的定义改变为军事方面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府州。唐后期实在的设置了十处紧州,其中三处在对抗吐蕃的前线,比如灵州和宁州,其余大部分则分布在南方新兴的区域。萊垍頭條
上中下州和前面的府州不同的是,主要依靠人口数量的多寡来划分。以四万,三万,两万户做为定级的依据,唐中后期高级州的增加和上中下州的减少表明了人口增长的总体趋势。特别是拥有二十二个上州的江南道鹤立鸡群,表明了人口南迁成果初步显现出来,经济中心有南移的趋势。萊垍頭條
二.从唐代县一级行政单位等级划分看划分因素萊垍頭條
1.赤县,畿县与望县的划分依据萊垍頭條
唐的县级行政单位,划分的原则和州府基本相似,政治地位是主要的考量依据,相当于大城市区一级单位的赤县,初唐只有奉先县一处,他主要是作为陵墓管理的原因而高人一等。唐后期随着皇帝陵墓的增多,赤县增加到了七处,礼泉县,云阳县,富平县,三原县由于大量陵墓的存在,成为了县中等级最高的赤县。垍頭條萊
畿县在唐初期有八十二处,就是三府周边的区域,也是人口相对稠密的中心政治带,后期随着增加了五府,畿县的单位也大量的增加望县摒弃了政治方面的因素,以地力的肥沃和人口的多寡来划分,唐朝前期全国八十五个望县,北方占据了百分之七十五,表明了经济上的统治地位。條萊垍頭
同样以安史之乱为界限,江南道的望县数量在唐中后期大量增加,河北道也有少量提升,表示河北,山东地区人口凋零的情况在逐步的好转。萊垍頭條
2.紧县与上中下县之划分萊垍頭條
唐前期号称有一百十一处紧县,后期也有少量增加,同时上中下县完全按照人口数量来划分,划分标准在开元和武德年间略有不同,基本以5000户,2000户,1000户为基准线。唐中后期上县数量变化不大,中县则大量增长,并且主要集中在江南和河北,河南地区,表明唐的经济中心已经东移,关中地区日渐凋零。垍頭條萊
这也是宋以河南河北为政治中心,江南为经济中心的萌芽,从汉代开始陕西,山西一线卓越的地位被慢慢的削弱。頭條萊垍
三.地方特殊划分的州府单位萊垍頭條
1.都护府与都督府萊垍頭條
与偏重于政治,经济的州县划分不同,有军事行省性质的都督府和有军事垦荒特点的都护府,更偏重军事方面的功用。萊垍頭條
曹魏的州郡兵和都督节制,威慑地方的行政模式,传延到了唐代,唐初争夺天下的时候,都督和行军总管是唐朝基本的军事模式。等到天下平定的时候,这些都督府的一把手主要由宗亲贵族兼任,为了避嫌,他更倾向于成为了虚职,具体权力由品阶较低的都督府长史控制,权力慢慢的减弱,到了后期,被节度使所取代。萊垍頭條
都护府则是唐对外征战的政治,军事单位,著名的六大都护府是中华民族对西域管控的行政工具,他是边疆地区独特的行政单位“抚慰诸藩,缉宁外寇。”唐前期恩威并施的对外政策和都护府的设立是成功的民族政策的基础。萊垍頭條
2.地方羁縻府州的设立萊垍頭條
在民族问题上,唐朝是开放而睿智的,很多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难以直接管理的,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区域,唐朝都设置了最早民族自治的羁縻州。萊垍頭條
唐朝的羁縻州县一度达到了八百多个。他成为了都护府的基层单位,大量的少数民族首领成为了这些州县的行政长官,财政的独立和对民俗的尊重,使这些少数民族愿意接受汉族的文化,在边疆的战斗中支持唐王朝的扩张。萊垍頭條
这种弹性的怀柔政策使唐在生死存亡斗争的时候,得到了少数民族武装力量的支持,李克用的沙陀族骑兵和回鹘人大量的介入了晚唐的政治生活,成为了独特的风景。頭條萊垍
9. 北庭都护府什么时候建立的
安西、北庭都护府的设置,使唐朝在西域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军政管理机构,以都护府为最高行政机关,下辖军事和行政两大管理系统,官有定员,职有专任,在西域有效地行使政治、军事权利。垍頭條萊
任命各级官吏,统率边防守军,推行中央政令,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在这一带都得以施行。这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西北边防,发展中西交通,促进西域和中原以至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萊垍頭條
10. 北庭都护府管辖
武周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景云二年(711年),北庭都护府升为大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归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辽阔地区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安史之乱后先后为回纥、吐蕃攻占。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管辖的地区历史上都是中国的领土。 北庭都护府遗址北庭都护府遗址 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突厥地区的管理,在640年攻破高昌以后,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辽阔地区。公元702年,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 两个都护府作为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使唐朝在西域有效地行使政治、军事权利。任命各级官吏,统率边防守军,推行中央政令,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在这一带都得以施行。这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西北边防,发展中西交通,促进西域和中原以至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唐政府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设施,充分证明了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管辖的地区,历史上是中国的领土。垍頭條萊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