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江西九江彭泽旅游景区(江西彭泽有什么景点)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12 11:05   点击:17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江西彭泽有什么景点

因山洞酷似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所描述的东海龙宫,故名龙宫洞。龙宫洞东距石钟山43公里,东南距景德镇90多公里,均有班车可达。具体地点是: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天红镇龙宫洞。龙宫洞风景区是国家“AAA”级景区,整个景区青山环绕,绿水长流,鸟语花香,鹿影常现,是集山水、溶洞、佛教文化为一体的著名旅游观光、度假疗养和避暑胜地。

2. 彭泽好玩的景点

1、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始家宜丰,后徒柴桑)。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2、晏殊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南昌市进贤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3、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4、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病逝于钟山,赠太傅。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5、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6、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

7、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解缙自幼颖悟绝人,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主持编纂《永乐大典》。

8、汤显祖

汤显祖(1550年—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34岁中进士,万历十九年,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

万历二十六年,愤而弃官归里。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9、宋应星

宋应星(1587年—约1666年),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

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0、陈寅恪

陈寅恪(1890年—1969年),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陈寅恪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3. 江西彭泽旅游景点

石钟山 石钟山有上下两座,均在湖口县城,倚南滨湖的为上石钟山,靠北临江的为下石钟山,两山对峙,相距1200米,新建的城防堤将两山连结。 石钟山有两大千古文人墨客赞美的奇观:一是,该山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响声如洪钟。二是,山下长江与鄱湖的汇合处水线分明,江流混浊,湖水碧清,以截然不同的水色“划”出了一条奇妙的界线。 鞋山 大孤山又名鞋山,为鄱阳湖中的一座形似绣鞋的孤岛,系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海拔97米,周长1000米,距县城9公里。山上存有宋代米芾和清代彭玉麟等名人题字石刻。登临鞋山如置身万顷碧波,有与候鸟为朋、匡庐为邻之感。太平军遗垒,“二次革命”炮台等至今尚存。鞋山附近修复了若干战争遗址,供游人参观凭吊。同时,规模宏大的水上古战场游乐园也正在兴建。 古文化遗址 如新石器晚期遗址、西周遗址、古彭泽县城遗址、上甲县遗址等,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也是尚待开发利用的重要旅游资源。明代九江知府题咏的湖口八景——虹桥仙迹、渊明故址、大岭云亭、花尖秀色、双钟月色、彭蠡涛声、沙洲渔唱、劳渡舟横,多数尚未列入旅游项目。

4. 江西彭泽有什么景点吗

彭泽县依托资源优势,在扩大粮食种植的同时,着力发展“水产养殖、畜牧、药材”为格局的特色产业链。目前彭泽共有3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华孚纺织、永嘉纺织、德润油脂、彭泽油化厂等一大批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加工型龙头企业正迅速壮大。“芦花牌”彭泽鲫被省农业厅定为全省20个优质产品品牌之一,并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年产量达6500吨,产品远销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彭泽县牧业有限公司年出栏瘦肉型生猪12万头,被国家农业部审定为全国“百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农场”,在新加坡、深圳、香港等地设有窗口。雷峰尖茶叶、棉船“双低”油菜被审定为江西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苗木花卉业作为近年来结构调整的亮点,规模迅速扩大,总面积达11400亩,形成了以马当方龙苗木公司为龙头的杜英、含笑、桂花、红枫等中、幼龄绿化苗木基地;以黄花泸彭苗木公司为龙头的香樟、广玉兰、紫薇、桂花等大树异地移栽苗木基地;以黄岭的江西省南竹北移苗木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特种竹类基地;以县中心苗圃、杨梓枞山坞为龙头的林业生态建设苗木花卉基地等四大区域发展格局。药材、藜蒿的种植,东升豚、中华绒毛蟹的养殖也达到一定规模,基本形成一乡一品的特色农业格局。

三、旅游经济日趋活跃

彭泽是一个濒临长江的千年古县,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旅游资源。以“资源”为依托,以“人文”为品牌,彭泽县确立了“旅游活县”的新思路。曾任彭泽县令的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留下了许多恬淡自然的千古诗篇;近代著名画师陶博吾先生的字画再现了彭泽优美宁静的自然风光。具有中国第一溶洞奇观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宫洞景区,位于庐山之东的乌龙山麓,青山环绕,绿水长流,集“山、水、洞、佛教”于一体,是江南著名的旅游、度假、疗养、避暑胜地。中国唯一野生梅花鹿南方亚种自然保护区,面积达550万亩,已被列为国家级梅花鹿生态旅游景区。近年来,彭泽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加强旅游资源管理,壮大做强旅游产业,逐步形成了以龙宫洞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以千年古县城为中心的人文风景区,以梅花鹿保护区为中心的生态风景区的旅游产业新格局。

5. 江西彭泽有什么景点可以玩

  宿松十景  海门天柱——喻小孤山,山如椎髻,一峰孤立于长江之中,古称长江绝岛,又名海门第一关,故被誉为海门天柱。  小孤山雄居长江中下游之吴头楚尾,坐落在安徽省宿松县东南部复兴镇境内,屹立在长江中,砥柱中流,形势险要,秀拔奇特,有“江上蓬莱”之誉。  小孤山是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风光旖旎,独立不依,北望天柱,南盈匡庐,与江西湖口县的石钟山、彭泽县的龙宫洞相毗邻,山高百米,方圆一里,巍然耸立在江心。相传大禹治水在此刻石记功,秦始皇勒“中流砥柱”于石上。小孤山形体独特,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主要胜景有:“龙耳洞”、“先月楼”、“弥陀阁”、“天妃殿”、“半边塔”、“界潮祠”、“梳妆亭”、“御诗碑”等。  钓鱼台  陈汉沟三河口附近河拐弯处,潭深水碧,河岸高高的石头山崖壁下有一块巨大的石板,石板上有两个“脚印”,传说是当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云游到此,沉醉于陈汉风景如画的山水,仙境般的环境,留恋忘返,经常长时间站立于此而形成的“脚印”。又传说当年姜太公也曾云游到此,并在此石上钓过鱼,故称钓鱼台。  因为是仙家蹬过的地方,陈汉沟河里每年清明前后汛期间,均有一批又一批的红尾鲤鱼和其它鱼从下游龙湖逐水经县大河、二郎河上游到钓鱼台水域“朝圣”。  钓鱼台览胜  我县西北部的大别山南麓,座座险峰高耸入云,条条峡谷神秘深邃,如削悬崖鳞次嵯峨,随处可观流泉飞瀑。  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曾垂钓于峭崖伸延入河中的石矶之上。因倾慕此地胜景,常憩坐于矶上,流连不忍离去,至今石矶有两个深深凹陷的脚印。  后人为追忆此段张仙果老的逸事,遂将此处命名“钓鱼台”,并赋诗以记之,诗曰:果老骑驴独钓秋,溪边坐石看鱼游,鱼吞仙饵翻飞去,剩得清泉日夜流。  如今,此处已成为水面呈“吕”字形,总库容10790万立方米,可灌溉16万亩田地的钓鱼台水库。  水库高涵出口处建有水电站1座,配备4台机组,总装机容量1520千瓦,已纳入华东电网联网运行。  水库大坝全长230米,最大坝顶高近44米,非常泄洪道11孔泄洪闸门净宽60米,泄洪时强大的水流自闸门倾泻而出,似凌空垂练于空中飞珠溅玉,落下时汇聚成排天巨浪搏击深潭,其声如雷贯耳,似千军万马在奔腾咆哮,令人精神振奋。?库面为4?36平方公里的高山平湖,每当天气晴好,眼前是水平如镜,波浪不惊。波光粼粼中,倒映出一幢幢新建楼房。其中就有钓鱼台水库招待所——闻名县内外的度假村。若于盛夏登临,远眺碧万顷,翠山绿水交相辉映;近观渔船弄波,游鱼戏水。若有兴致泛舟水上,便觉迎面凉风习习,轻拂慢弄于你的脸颊,乃至身  心。如正值天高气爽,还可于水库中心隐约窥见水底的昔日重镇陈汉沟的倩影遗踪呐!  倘遇刮风下雨,天幕低垂,怒涛争击,风呼叫,水怒啸!水库里象锁链着的万千匹野马、千百条蛟龙在闹腾翻跃,试图冲出重围……此刻,您定会对改造自然、征服洪水为民造福的设计  、建筑者们产生出由衷的崇仰之情,您会情不自禁地呼赞:这是人工伟力的凝聚!  湖心小岛五枢观,这天然的褐绿色屏障,将水面分为外湖与内湖。使得水库显露出幽奇有致,别具风韵。正所谓“犹抱琵琶半掩面,羞羞答答五枢观”。  月亮大桥飞架于水库尾梢的朱湾河上,全长80余米,高20余米,她将钓鱼台水库的风姿延至无限远方。而水库边的电站管理所,如盖如伞的柑桔树漫坡逢坎而种,放眼皆绿。每当暮春,柑桔花开,如同水晶撒嵌在满山遍野,千姿百态的翡翠之上,花香袭人,沁人心脾。  钓鱼台水库东北与太湖接壤,西北与蕲春毗连,三面尖,罗汉宕、珠宝寨、罗汉尖等千米以上的奇峰险山,恰似众巨人携手共捧着这颗熠熠闪光的明珠拱揖而立……  石莲洞----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宿松县城郊,距城三公里,属城郊型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2A级风景名胜区。  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自然景观为依托,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达八十余种。境内山峰林立,苍松滴翠,秀竹娉婷,云雾缭绕,霞光熠熠;更有冰晶清碧的泉水,形态怪巧的石林,或立、或卧、或侧、或横,各具形态,趣味盎然。其古洞、幽谷、巧石、奇树交相辉映,构成典雅、清秀、静谧、深邃的森林生态环境,令人留连忘返。  公园内石莲洞镶嵌在万木葱茏的河西山西半腰,洞口峭壁嵯峨,藤树垂蔓,洞前古树盘枝虬干拱护洞口,洞前挹仙台临崖而建洞内石室嵌空,清泉滴答,钟乳倒悬,内有授法洞和八仙雕塑像栩栩如生,并留下不少神话传说。  严恭石道——宿松十景之一,是严恭山上一大自然景观,俗称石(道)大仙,上有数处前人的石刻,为宿松县不可多得的文化留存。石道指的是巨石肖似道人,并非石板道路或石洞;石大仙因石大如峰、云雾缭绕而被称之为大仙。  严恭山是宿松的一座名山,海拔464米,座落在凉亭镇夏家村境内。这里突峰兀立、怪石嶙峋、茂林修竹、古树繁荫、珍禽簧语、溪流飞瀑。山顶上的严恭寺相传为禅宗五祖弘忍所建,而“严恭”之名,据考证是从佛教中著名经书《楞严经》而来,鬼斧神工的严恭石道上就刻有“南无佛顶首楞严”字句。  凿山仙洞——宿松古十景之一,座落在九姑境内。有宿松民谚唱:“凿山有个仙人洞,洞里共有十八家,每家共有十八个,个个都会采棉花,每人采了十八朵,总共采了多少花?”  孚玉青峰----苍松翠竹,孚玉青峰,为宿松十景之一。孚玉山在安徽省宿松县城境内,山上有麒麟庵、聪明泉、烈士陵园、电视塔等景点。  仙田瑞谷----原为一种穗大、粒重、味道香甜的优良稻种。“仙田铺”,距今宿松城北五十里。  宿松县令张何丹曾在朝廷担任中散大夫(谏官),因秉性忠直,有强烈的爱国热忱,多次上书弹劾王莽,后来遭到王莽的报复,被贬为松兹县令。被贬至松兹后,他爱民如子,十分重视农业,几年以后,就培育出一种穗大、粒重、味道香甜的优良稻种,名叫“仙田瑞谷”,惹得周围郡县的人都来松兹引种,一时名传遐迩,竟把松兹县称为仙田县,县治亦名仙田铺。    龙胡浮笠  秀河烟柳----旧址位于宿松县城中心的黎河园,园地总占地面积为2.89公顷,水陆面积各占一半。黎河,乃宿松的县河,蜿蜒温婉、宁静幽美。  太白书台----位于县城南门外3里许的南台山。这里依山傍水,背城面河,古木葱笼,群芳竞茂。过去一度被誉为“十里桃源”,是宿松十景之一。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秋,诗人李白避安史之乱,来宿松养病,住南台山上的南台寺。宿松县令闾邱慕其才,特筑台供其读书。台依山傍水,古木葱茏,向有十里桃源之称。李白在此栖留三月之久。写下《赠邱宿松》、《赠间邱处士》等诗篇。因时代远久,原台已圮。1983年,县人民政府重建了太白书台,台高二点二米,直径7.92米,台中上竖清同治九年“太白书台”石碑,台六方,刻有李白在宿松题咏的诗章。台周置长石坐凳,供游人小息。附近饯客岭、南台寺、对酌亭等遗迹,仍依稀可辨。现已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图片文字说明已载人《诗人李白》画册。  西源九井----宿松古老的“宿松十景”之一。九井沟位于安徽省宿松县西北部的深山古坞之中,河谷全长约二十华里,整条河沟呈带状。因沿河沟自上而下分布着九个深井(实际是“潭”)而得名。  九井沟风景特色有瀑布、悬崖、怪石、特点为鬼斧神工的泉中石井。山清、地静、水碧、瀑变、井深、崖峭,组合成罕见的自然景观,是一处未开发的处女地。其中最具特色为水景、瀑布,宛如一道道银河飞泻而下。尤其是四井、六井、七井、九井飞瀑更是惊涛浪怒,山鸣谷应。七井瀑布呈三叠式从高达两百米的悬崖一直挂到七井下的潭中,若是雨后宽可达3米,为皖西南一带不可多是的奇观。全国著名旅游学家杨乃济教授实地考察后称赞:九井沟是一处难得的“天然大氧吧”,会成为皖、赣、鄂三省回归自然的“后花园”,可成为比黄山、庐山“卖点”更大的旅游风景区。安徽省旅游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在考察该处时也称此景绝不比庐山的三叠泉、黄山的翡翠谷逊色。该处在宋朝前就被发现,宋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历代文人墨客闻其景而到此游览,并留有赞美的诗篇。目前,九井沟已被宿松县委、县政府列为旅游开发重点。不久的将来,神秘沉睡的九井沟将会以崭新的风姿现在世人面前。该处1987年被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燃灯古寺----唐代金二祖师始建此寺,明万历四十年重建,清顺治八年又由知县孙继文捐款重修。前重山门结构精巧,全由石块砌成,门内外石壁上刻有各种花纹,组成龙凤、花鸟、虫鱼、八仙图案。中重正殿,建筑庄严雄伟,殿柱上书有清杜春华所题楹联:“古寺燃灯,借一点灵光,好读圣经贤传;长溪如带,流千秋秀水,都成学海文澜”。殿东西各有辕门,通两厢余屋,殿后上重为黄鹤亭,雄踞山腰,栋宇巍峨,檐角耸入云端,系宣统元年所建。古寺于1971年拆毁,寺址今为耕地,仅有黄鹤亭正殿一间尚存

6. 彭泽十大景点

你好,该景区在他们当地还是比较有名的,同时也非常好玩,因为他们的内部设施非常丰富,文化底蕴也非常浓厚,特别是他们的游玩过程,全程都有导游讲解,旅游者也可以亲自参与,这是非常有特色的,而且他们的门票也非常合理,目前的价格是15元一位的门票,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7. 彭泽景点排名第一的是什么

  宿松十景  海门天柱——喻小孤山,山如椎髻,一峰孤立于长江之中,古称长江绝岛,又名海门第一关,故被誉为海门天柱。  小孤山雄居长江中下游之吴头楚尾,坐落在安徽省宿松县东南部复兴镇境内,屹立在长江中,砥柱中流,形势险要,秀拔奇特,有“江上蓬莱”之誉。  小孤山是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风光旖旎,独立不依,北望天柱,南盈匡庐,与江西湖口县的石钟山、彭泽县的龙宫洞相毗邻,山高百米,方圆一里,巍然耸立在江心。相传大禹治水在此刻石记功,秦始皇勒“中流砥柱”于石上。小孤山形体独特,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主要胜景有:“龙耳洞”、“先月楼”、“弥陀阁”、“天妃殿”、“半边塔”、“界潮祠”、“梳妆亭”、“御诗碑”等。  钓鱼台  陈汉沟三河口附近河拐弯处,潭深水碧,河岸高高的石头山崖壁下有一块巨大的石板,石板上有两个“脚印”,传说是当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云游到此,沉醉于陈汉风景如画的山水,仙境般的环境,留恋忘返,经常长时间站立于此而形成的“脚印”。又传说当年姜太公也曾云游到此,并在此石上钓过鱼,故称钓鱼台。  因为是仙家蹬过的地方,陈汉沟河里每年清明前后汛期间,均有一批又一批的红尾鲤鱼和其它鱼从下游龙湖逐水经县大河、二郎河上游到钓鱼台水域“朝圣”。  钓鱼台览胜  我县西北部的大别山南麓,座座险峰高耸入云,条条峡谷神秘深邃,如削悬崖鳞次嵯峨,随处可观流泉飞瀑。  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曾垂钓于峭崖伸延入河中的石矶之上。因倾慕此地胜景,常憩坐于矶上,流连不忍离去,至今石矶有两个深深凹陷的脚印。  后人为追忆此段张仙果老的逸事,遂将此处命名“钓鱼台”,并赋诗以记之,诗曰:果老骑驴独钓秋,溪边坐石看鱼游,鱼吞仙饵翻飞去,剩得清泉日夜流。  如今,此处已成为水面呈“吕”字形,总库容10790万立方米,可灌溉16万亩田地的钓鱼台水库。  水库高涵出口处建有水电站1座,配备4台机组,总装机容量1520千瓦,已纳入华东电网联网运行。  水库大坝全长230米,最大坝顶高近44米,非常泄洪道11孔泄洪闸门净宽60米,泄洪时强大的水流自闸门倾泻而出,似凌空垂练于空中飞珠溅玉,落下时汇聚成排天巨浪搏击深潭,其声如雷贯耳,似千军万马在奔腾咆哮,令人精神振奋。?库面为4?36平方公里的高山平湖,每当天气晴好,眼前是水平如镜,波浪不惊。波光粼粼中,倒映出一幢幢新建楼房。其中就有钓鱼台水库招待所——闻名县内外的度假村。若于盛夏登临,远眺碧万顷,翠山绿水交相辉映;近观渔船弄波,游鱼戏水。若有兴致泛舟水上,便觉迎面凉风习习,轻拂慢弄于你的脸颊,乃至身  心。如正值天高气爽,还可于水库中心隐约窥见水底的昔日重镇陈汉沟的倩影遗踪呐!  倘遇刮风下雨,天幕低垂,怒涛争击,风呼叫,水怒啸!水库里象锁链着的万千匹野马、千百条蛟龙在闹腾翻跃,试图冲出重围……此刻,您定会对改造自然、征服洪水为民造福的设计  、建筑者们产生出由衷的崇仰之情,您会情不自禁地呼赞:这是人工伟力的凝聚!  湖心小岛五枢观,这天然的褐绿色屏障,将水面分为外湖与内湖。使得水库显露出幽奇有致,别具风韵。正所谓“犹抱琵琶半掩面,羞羞答答五枢观”。  月亮大桥飞架于水库尾梢的朱湾河上,全长80余米,高20余米,她将钓鱼台水库的风姿延至无限远方。而水库边的电站管理所,如盖如伞的柑桔树漫坡逢坎而种,放眼皆绿。每当暮春,柑桔花开,如同水晶撒嵌在满山遍野,千姿百态的翡翠之上,花香袭人,沁人心脾。  钓鱼台水库东北与太湖接壤,西北与蕲春毗连,三面尖,罗汉宕、珠宝寨、罗汉尖等千米以上的奇峰险山,恰似众巨人携手共捧着这颗熠熠闪光的明珠拱揖而立……  石莲洞----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宿松县城郊,距城三公里,属城郊型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2A级风景名胜区。  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自然景观为依托,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达八十余种。境内山峰林立,苍松滴翠,秀竹娉婷,云雾缭绕,霞光熠熠;更有冰晶清碧的泉水,形态怪巧的石林,或立、或卧、或侧、或横,各具形态,趣味盎然。其古洞、幽谷、巧石、奇树交相辉映,构成典雅、清秀、静谧、深邃的森林生态环境,令人留连忘返。  公园内石莲洞镶嵌在万木葱茏的河西山西半腰,洞口峭壁嵯峨,藤树垂蔓,洞前古树盘枝虬干拱护洞口,洞前挹仙台临崖而建洞内石室嵌空,清泉滴答,钟乳倒悬,内有授法洞和八仙雕塑像栩栩如生,并留下不少神话传说。  严恭石道——宿松十景之一,是严恭山上一大自然景观,俗称石(道)大仙,上有数处前人的石刻,为宿松县不可多得的文化留存。石道指的是巨石肖似道人,并非石板道路或石洞;石大仙因石大如峰、云雾缭绕而被称之为大仙。  严恭山是宿松的一座名山,海拔464米,座落在凉亭镇夏家村境内。这里突峰兀立、怪石嶙峋、茂林修竹、古树繁荫、珍禽簧语、溪流飞瀑。山顶上的严恭寺相传为禅宗五祖弘忍所建,而“严恭”之名,据考证是从佛教中著名经书《楞严经》而来,鬼斧神工的严恭石道上就刻有“南无佛顶首楞严”字句。  凿山仙洞——宿松古十景之一,座落在九姑境内。有宿松民谚唱:“凿山有个仙人洞,洞里共有十八家,每家共有十八个,个个都会采棉花,每人采了十八朵,总共采了多少花?”  孚玉青峰----苍松翠竹,孚玉青峰,为宿松十景之一。孚玉山在安徽省宿松县城境内,山上有麒麟庵、聪明泉、烈士陵园、电视塔等景点。  仙田瑞谷----原为一种穗大、粒重、味道香甜的优良稻种。“仙田铺”,距今宿松城北五十里。  宿松县令张何丹曾在朝廷担任中散大夫(谏官),因秉性忠直,有强烈的爱国热忱,多次上书弹劾王莽,后来遭到王莽的报复,被贬为松兹县令。被贬至松兹后,他爱民如子,十分重视农业,几年以后,就培育出一种穗大、粒重、味道香甜的优良稻种,名叫“仙田瑞谷”,惹得周围郡县的人都来松兹引种,一时名传遐迩,竟把松兹县称为仙田县,县治亦名仙田铺。    龙胡浮笠  秀河烟柳----旧址位于宿松县城中心的黎河园,园地总占地面积为2.89公顷,水陆面积各占一半。黎河,乃宿松的县河,蜿蜒温婉、宁静幽美。  太白书台----位于县城南门外3里许的南台山。这里依山傍水,背城面河,古木葱笼,群芳竞茂。过去一度被誉为“十里桃源”,是宿松十景之一。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秋,诗人李白避安史之乱,来宿松养病,住南台山上的南台寺。宿松县令闾邱慕其才,特筑台供其读书。台依山傍水,古木葱茏,向有十里桃源之称。李白在此栖留三月之久。写下《赠邱宿松》、《赠间邱处士》等诗篇。因时代远久,原台已圮。1983年,县人民政府重建了太白书台,台高二点二米,直径7.92米,台中上竖清同治九年“太白书台”石碑,台六方,刻有李白在宿松题咏的诗章。台周置长石坐凳,供游人小息。附近饯客岭、南台寺、对酌亭等遗迹,仍依稀可辨。现已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图片文字说明已载人《诗人李白》画册。  西源九井----宿松古老的“宿松十景”之一。九井沟位于安徽省宿松县西北部的深山古坞之中,河谷全长约二十华里,整条河沟呈带状。因沿河沟自上而下分布着九个深井(实际是“潭”)而得名。  九井沟风景特色有瀑布、悬崖、怪石、特点为鬼斧神工的泉中石井。山清、地静、水碧、瀑变、井深、崖峭,组合成罕见的自然景观,是一处未开发的处女地。其中最具特色为水景、瀑布,宛如一道道银河飞泻而下。尤其是四井、六井、七井、九井飞瀑更是惊涛浪怒,山鸣谷应。七井瀑布呈三叠式从高达两百米的悬崖一直挂到七井下的潭中,若是雨后宽可达3米,为皖西南一带不可多是的奇观。全国著名旅游学家杨乃济教授实地考察后称赞:九井沟是一处难得的“天然大氧吧”,会成为皖、赣、鄂三省回归自然的“后花园”,可成为比黄山、庐山“卖点”更大的旅游风景区。安徽省旅游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在考察该处时也称此景绝不比庐山的三叠泉、黄山的翡翠谷逊色。该处在宋朝前就被发现,宋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历代文人墨客闻其景而到此游览,并留有赞美的诗篇。目前,九井沟已被宿松县委、县政府列为旅游开发重点。不久的将来,神秘沉睡的九井沟将会以崭新的风姿现在世人面前。该处1987年被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燃灯古寺----唐代金二祖师始建此寺,明万历四十年重建,清顺治八年又由知县孙继文捐款重修。前重山门结构精巧,全由石块砌成,门内外石壁上刻有各种花纹,组成龙凤、花鸟、虫鱼、八仙图案。中重正殿,建筑庄严雄伟,殿柱上书有清杜春华所题楹联:“古寺燃灯,借一点灵光,好读圣经贤传;长溪如带,流千秋秀水,都成学海文澜”。殿东西各有辕门,通两厢余屋,殿后上重为黄鹤亭,雄踞山腰,栋宇巍峨,檐角耸入云端,系宣统元年所建。古寺于1971年拆毁,寺址今为耕地,仅有黄鹤亭正殿一间尚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