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碣石山在哪里?
古代名人曹操留下诗篇《观沧海》的地方,具体在哪里,学术界原有三种观点,一是河北昌黎,二是山东无棣,三是辽宁兴城。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秦皇岛孟姜女庙附近的孟姜女坟出土一批文物,证明昌黎县城北的碣石山就是当年曹操所登临的碣石山。
公元207年,即东汉建安十二年,曹操领兵东征乌恒凯旋,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
而由辽西走廊返回,途经碣石,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这就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出处。
2. 碣石山简介
碣石山景区免门票。
碣石山,山东省无棣县山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无棣县城北30公里处的大山村北,海拔63.4米,方圆0.39平方公里,系73万年前火山爆发喷出而形成的锥形复合火山堆,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也是华北平原地区唯一露头的火山。1998年被山东省政府列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
3. 东临碣石指的是哪里
“东临碣石”的“临”古义和今义分别是登上和面临,不属于词义扩大,应该属于引申。
出自《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
4. 观沧海的碣石山在哪里
观沧海地点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碣石山
《观沧海》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
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原诗如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 碣石山是哪个省哪个市的啊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
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
6. 碣石山在哪里?有多高?
如今碣阳湖
时至20世纪50年代,建起果乡水库,碣石门才有了真正的“止水石”,一条长342米、高15.3米的拦洪大坝,截出了一个变水害为水利的人工湖。果乡水库的库面东西宽有450余米,南北长有1500多米,汇水面积达8.5平方公里。1985年初夏,经过整修,嵌在碣石群峰之中的璀璨明珠———果乡水库,被冠名“碣阳湖”,辟为旅游风景区。
7. 碣石山到底在哪里
当山与海相连的场景出现,总能让人心潮澎湃,我想我们都会想到那首《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一首观沧海,让人们感受到一代枭雄的胸襟,同时对他诗中描写的山海相连的景象也十分向往。那曹操所描述的场景究竟在哪?
我们的目光退回到2000年前,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率军北击乌桓,乌桓的最后一任大单于蹋顿在白狼山之战中被张辽斩杀。随后郭嘉遗计定辽东,曹操结束了对袁氏的战争,平定了北方。
而这首观沧海正是班师途中所写,白狼山位于如今的葫芦岛,当曹操班师行至如今昌黎境内时,登上碣石山,远眺渤海湾才有感而发。
但这个碣石山究竟在哪至今仍然有争议,有人说在辽宁葫芦岛,还有人说在山东无棣县,当然说得最多的就是秦皇岛昌黎的碣石山。这几个地方也都依托东临碣石这句话修建了景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