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铁花确山
咱去驻马店 - 王皓
词:王皓
曲:王皓
编曲:王皓
混音:王皓
我要去那驻马店啊
驻马店啊等着你
我要去那驻马店
驻马店欢迎你
我要去那驻马店
驻马店啊等着你
我要去那驻马店
驻马店欢迎你
豫州腹地
天下之中
就是驻马店中
天下之中
天中之中
还是驻马店可中
天中山三尺三
天中山来三尺三
来到天中山
一步可登天
九州大驿站
我策马闯人生
春风来八面
我八面玲珑闯天下
带上名剑
棠溪第一剑
九大名剑不是吹的
吹毛可断刃
宝剑宝剑
棠溪第一剑
平舆的有
确山的有
正阳泌阳
遂平西平有有有
汝南的有
驿城的有
上蔡新蔡
开发区的统统有有有
从南往北走
还是从东往西走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跟着感觉走
正阳花生爆啊
你过来尝一尝
叔度广场走一走
咱淮河大桥看夕阳
来口王勿桥醋
喝碗吕河的水
咱哩香醋不兑水
就酸你哩嘴
还有三黄鸡
让你垂涎欲滴
炖炖炒炒
炒炒炖炖
马上就做好
确山打铁花
越打越发
气势磅礴
流光溢彩
洒在俺心上
来一碗凉粉儿
夹几个板栗儿
薄山湖里松针鱼啊
吃着真带劲儿
竹沟小延安
靖宇纪念馆
哥几个都来都来
拜拜咱英雄
泌阳有三山
盘古铜山白云山
范缜有一论
名曰神灭论
神是形形是神
形神二合一
泌阳花菇香
马谷田瓢梨脆
五香驴肉特别嫩
吃多少也不腻
风味独特肉质鲜美
包你也不腻
惊天动地排山倒海
是西平大铜器
东关塔
棠溪湖
还有俗称天下第一炉
东关豆腐脑
北关罐饺子
芝麻叶面条
粉浆面条
随便吃个够
来一屉小笼包
再抿一口小酒
好酒啊好酒好酒
棠河美酒
唐僧师徒绘嵖岈
凤鸣谷里百鸟唱
千层崖千面崖黑石崖
龙天沟里打豹崖
小磨香油香香香
尝尝搅团与凉鱼
火候掌握要均匀
遂平桶子鸡好吃
你要趁热撕着吃
遂平桶子鸡好吃
你要趁热撕着吃
蔡氏发源地
上蔡重阳节
伏羲画卦亭
蔡侯玩河楼
孔子晒书台
孔子问津处
历代名人聚此地
留下不朽的诗句
千古一相是李斯
辅助秦王统六国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
都是他功劳
梁祝故里在汝南
他们的爱情美名传
说文解字是许慎
万历年间汝半朝
碧水映薄薄山湖
南海禅寺香满楼
人造洞庭宿鸭湖
人工修建最大湖
鸡肉丸涮牛肚
涮牛肚鸡肉丸
五香狗肉
吃两口
吃了两口想三口
一夜夫妻百日恩
董永七仙女住平舆
姬昌之母是太任
太任就在古槐镇
壮语豪言是陈蕃
应当扫除天下奸
平舆渊里有二龙
那是许劭和许靖
中原百谷首
平舆芝麻王
问君哪得小磨油
唯有平舆原产地
新蔡有一庙
庙内有一殿
殿内有一像
就是孔子像
干宝搜神在蔡州
影响后世人著书
粉条粉面和粉皮
棠村三粉天下扬
老鳖一特醋
古法酿造的名醋
不求名字多好听
只求它的好名声
56个民族
56支花
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我们同生活在祖国
这个大家庭里面
地域性的歧视不要
语言攻击都不要
我们驻马店人
是热枕的人
我们驻马店人
是热情的人
我们驻马店人
是勤劳的人
我们驻马店人
是朴实的人
我们驻马店人
是务实的人
我们驻马店人
是善良的人
我们驻马店人
堂堂正正有情有义
自强不息
热血沸腾
豪情万丈的人
驻马店在发展
驻马店在腾飞
驻马店的万丈高楼
万丈高楼平地起
驻马店的大道
大道宽又宽
驻马店的空气
空气真新鲜
驻马店小伙儿帅
驻马店姑娘美
来来来来来来
都来驻马店
来来来来来来
都到驻马店
来来来来来来
都来驻马店
你要是听不懂
我的家乡话
我来我来我来
我来给你道一段
我要问你亚哪来
就是问你从哪来
俺家的客厅是当门
还有一说是堂屋
昨天晚上是夜黑儿
坐的椅子都是墩儿
臭美起来叫鬼觉
光膀子来光嘟子
别动别动你白动
不值得是搁不住
算了算了去个球
不行不行不枪中
你要问我还有啥
等你来了咱再说
你要问我还剩啥
等你来了咱细说
2. 打铁花确山县
原始的打铁花带有浓厚的道教神秘色彩和民间金、银、铜、铁、锡五门工匠的行业特征。由于此打铁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流传过程中又不断吸收其它民间文件艺术形式的加入,逐渐形成独特的吉祥、喜庆、欢乐、而又惊心动魄的焰火文化艺术。后因打铁花花费较多、规模又大、技术含量高、组织和流传不易,慢慢就濒临灭绝,经专家调查,此类铁花中原地区乃至全国仅在确山县存在,故被专家称之为“确山铁花”,誉称为“中原文化奇葩,民间焰火之最”。解放后虽有所研究、开发,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打铁花并不尽人意。
现有的打铁制作是一是用铁汁向本地特有的古城墙上浇打;二是用木棒或木锨将铁汁向空中或树上击打;三是用烧红的铁屑向空中飞扬。该方法制作出的打铁花欣赏价值小,不安全、不灵活,而且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规模小,难以有效推广,因此,至今除河南确山的打铁花外,在国内外很少看到“打铁花”焰火。
首先搭花棚,之后在花棚上装树枝,树枝上绑置焰花、爆竹及起火,棚顶中间竖装立杆,立杆上挂装鞭炮及烟花、起火进行设彩,花棚旁立有熔铁炉,炉内装有铁块熔化成高温的铁汁,再用花棒一头的熔液槽盛装铁汁,向花棚方向用打花棒猛击花棒,使高温铁汁冲向花棚,从而点燃花棚的树枝上及立杆上的烟花、爆竹及起火,构成五彩缤纷的打铁花烟火,本发明制作科学,观赏性强,焰花规模大,生产价值高,技术性强,综合性大,是传统焰花中开出的新奇葩,其推广必为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与欢乐。
3. 河南确山打铁花
打铁花
(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民间传统的烟火,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它的采矿炼铁业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冶炼史同步兴起。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为冶炼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1] 鼎盛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确山打铁花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这一千年绝技本就起源于老乐山道教文化,是一种由民间工匠及老乐山道人共同祭祀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而举行的活动,后来演变为综合性民间传统庆祝仪式。目前是河南省仅存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素有“民间焰火之最”、“中原文化奇葩”、“中华第一铁花”的美誉,于2008年被国务院和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 确山铁花图片
10月1日-3日每晚20:30(具体时间以现场实际为准)➤
活动地点:惠州·丹凤谷(惠阳区镇隆镇甘陂村)➤
活动亮点:当烟雾开始腾空,千万点冲天铁花飞寰宇,夜放花千树翱翔天地间当传承人架起熔炉,将铁花打向天空,夜空之下,如天女散花,绚丽而夺目来自河南确山的非遗打铁花传承人们,也在此刻显得特别有魅力古人曾形容打铁花
5. 打铁花确山传承人
1、花木兰传说(虞城县)
2、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
3、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
4、白蛇闹许仙传说(鹤壁市淇滨区)
5、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遂平县)
6、柳毅的传说(卫辉市)
7、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市)
8、邵原创世神话群(济源市邵原镇)
9、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
10、愚公移山传说(济源市)
11、赵氏孤儿传说(温县)
12、大禹神话传说(禹州市)
13、王莽撵刘秀传说(西平县、遂平县)
14、灵宝黄帝传说(灵宝市)
民间美术(9项)
1、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市)
2、黄河澄泥砚(郑州市惠济区、孟州市、陕县)
3、汴京灯笼张(开封市)
4、柘城李秀山泥塑(柘城县)
5、农民画(舞阳县、汝南县)
6、虢州石砚(灵宝市)
7、秦氏绢艺(滑县)
8、方城石猴(方城县)
9、民间剪纸(陕县、灵宝市、卢氏县、辉县市、鲁山县)
民间音乐(13项)
1、板头曲(南阳市)
2、中州筝派(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3、筹音乐(许昌市)
4、司马懿得胜鼓(温县)
5、超化吹歌(新密市)
6、唢呐(沁阳市)
7、大铜器(西平县、遂平县、郏县)
8、河南盘鼓武陟县、开封县)
9、官会响锣(项城市)
10、轧琴(舞钢市)
11、信阳民歌(信阳市)
12、郑王词曲(沁阳市)
13、西坪民歌(西峡县)
民间舞蹈(13项)
1、火龙舞(孟州市)
2、苏家作龙凤灯(博爱县)
3、高抬火轿(沁阳市)
4、齐天圣鼓(灵宝市)
5、回民秧歌(项城市)
6、大仵民间舞蹈(柘城县)
7、跑帷子(汤阴县)
8、花挑舞(固始县)
9、艾庄铜器舞(许昌县)
10、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巩义市小相狮舞)
11、麒麟舞(兰考县、睢县)
12、火绫子(商城杈伞舞)(商城县)
13、双人旱船舞(临颖县)
民间戏剧及曲艺(28项)
1、豫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2、曲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3、越调(周口市)
4、大弦戏(滑县、濮阳县)
5、罗卷戏(汝南县、滑县、内黄县、通许县*、范县、邓州市)
6、目连戏(南乐县)
7、道情(太康县)
8、宛梆(内乡县)
9、四平调(商丘市、濮阳县)
10、大平调(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11、皮影戏(灵宝市、罗山县)
12、杠天神(新蔡县)
13、怀梆(沁阳市)
14、河洛大鼓(洛阳市)
15、河南坠子(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16、王屋琴书(济源市)
17、灶书(固始县)
18、丝弦道(平舆县)
19、锣鼓书(三门峡市)
20、清丰县柳子戏(清丰县)
21、河阳花鼓戏(孟州市)
22、二股弦(武陟县)
23、光山花鼓戏(光山县)
24、南阳曲艺(南阳市)
25、扁担戏(新蔡县)
26、扬高戏(三门峡市)
27、二夹弦(开封市、睢县、滑县、延津县)
28、落腔(内黄县、辉县市、长垣县、淇县)
体育竞技及杂技(2项)
1、东北庄杂技(濮阳市)
2、心意六合拳(漯河市、淮阳县)
手工技艺(13项)
1、杜康酿酒工艺(伊川县、汝阳县)
2、钧瓷烧制技艺(禹州市)
3、镇平玉雕工艺(镇平县)
4、泥咕咕(浚县)
5、棠溪宝剑铸造工艺(西平县)
6、汝瓷烧制技艺(宝丰县、汝州市)
7、唐三彩(洛阳市)
8、汴绣工艺(开封市)
9、太平车制作技艺(平舆县)
10、五里源松花蛋制作技艺(修武县)
11、武陟油茶制作技艺(武陟县)
12、东岸桃核雕花工艺(上蔡县)
13、宝丰酒酿造工艺(宝丰县)
民俗节庆(6项)
1、“重阳节”民俗(上蔡县)
2、大营社火(陕县)
3、浚县民间社火(浚县)
4、打铁花(确山县)
5、地坑院民俗(陕县)
6、东西常骂社火(灵宝市)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