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杭州灵隐寺景区介绍(杭州灵隐寺景区介绍资料)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2-12-29 02:50   点击:6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杭州灵隐寺景区介绍资料

3月到11月

杭州灵隐寺最佳旅游时间

春3-5月观百花竞开,夏6-8月观松、云雾及避暑休闲;秋9-11月观青松、苍石、红枫、黄菊等自然景色;观景佳处观日出最佳地点:清凉台、曙光亭、狮子峰、始信峰、丹霞峰、光明顶、鳌鱼峰、玉屏楼。

灵隐寺最佳旅游季节:四季皆宜。但春季的温度是来灵隐寺的最佳季节,此时气候和景色宜人,也适合游览飞来峰和北高峰。灵隐寺历史悠久景色宜人,绿树成荫里面有很多佛像,文化底蕴深厚,是来杭州旅游的必去景点之一。

2. 杭州灵隐寺位置图

灵隐寺,中国佛教古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初年。相传印度僧人慧理至此,认为飞来峰是“仙灵所隐”之地,遂面山建寺,取名“灵隐,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 浙江灵隐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 杭州灵隐寺景区介绍资料作文

1. 仿写腊八粥粽子

腊八粥是一种很讲究的食品。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传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穷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这种粥材料五花八门,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奶奶就为这顿粥忙活起来。用凉水泡起了黄米、黑豆、红枣、花生等谷物。光看着就让人联想到了美味。

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点起火炉,架起大祸,加好了水,轻轻放进了准备好的谷物,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绿绿的,散发着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搅和了一下,锅中马上就翻腾了起来。奶奶满意的盖上锅盖,去看电视去了,可是我依旧对这十分感兴趣,细细的等待着,我现在终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轻轻的烘托着锅底,如此做出的粥才会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点点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条坚实的木头为了我们的一顿美味,变成了灰烬。

过了一个多小时,锅盖沿冒出了白气,锅中也发出了咕咚咕咚的声音,我兴奋的大喊,奶奶走来拍拍我的脑袋,“等等,就来了,你这个小馋猫!”

她揭开锅盖,里面的水几乎消失待尽了,缠和在一起的米粒间不时有一个个小气泡,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膨大的红枣们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话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唤起了家人们。

一家人围坐在一桌,每个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红的腊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还透着一丝滑爽,仿佛吃亲亲果冻时的浅唱。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个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神话故事说:“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还能增福增寿。”

唉,如果天天都是腊八节该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腊八粥该多好!

2. 《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种很讲究的食品。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传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穷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这种粥材料五花八门,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奶奶就为这顿粥忙活起来。用凉水泡起了黄米、黑豆、红枣、花生等谷物。光看着就让人联想到了美味。

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点起火炉,架起大祸,加好了水,轻轻放进了准备好的谷物,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绿绿的,散发着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搅和了一下,锅中马上就翻腾了起来。奶奶满意的盖上锅盖,去看电视去了,可是我依旧对这十分感兴趣,细细的等待着,我现在终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轻轻的烘托着锅底,如此做出的粥才会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点点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条坚实的木头为了我们的一顿美味,变成了灰烬。

过了一个多小时,锅盖沿冒出了白气,锅中也发出了咕咚咕咚的声音,我兴奋的大喊,奶奶走来拍拍我的脑袋,“等等,就来了,你这个小馋猫!”

她揭开锅盖,里面的水几乎消失待尽了,缠和在一起的米粒间不时有一个个小气泡,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膨大的红枣们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话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唤起了家人们。

一家人围坐在一桌,每个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红的腊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还透着一丝滑爽,仿佛吃亲亲果冻时的浅唱。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个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神话故事说:“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还能增福增寿。”

唉,如果天天都是腊八节该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腊八粥该多好!

3. 腊八粥

今天是腊八节,妈妈在外地出差,年底了,妈妈特别忙,眼看着这个腊八节是不能回来和我们一起过了。

晚上,妈妈给爸爸发了条短信,内容是“今天晚上我回去看你们,给我做点儿好吃的。”但是,由于爸爸不认真,读成了“今天晚上我回家看你们,我给你们做点好吃的”看完后,爸爸很奇怪,一般都是爸爸做饭,,妈妈怎么想起来做了呢?因此,我和爸爸一直等,等到九点多的时候,妈妈回来了,妈妈问爸爸:“晚上做什么好吃的啦?”爸爸说:“等你做呢。”妈妈说:“我不是让你做嘛?”爸爸把短信碉出来,仔细读了一遍,说:“哎呦,我给读反了。”最后,我们每人吃一带方便面,我说:“咱们吃的是腊八面!”

腊八节搞了个大乌龙,没有腊八粥,也没有大餐,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哪怕只是吃泡面,我也觉得很香,很香!

2 腊八节的感想

草草地吃过早饭,匆匆地上市场买菜。有人告诉我说,今天是腊八节。我一个人都过糊涂了,听后,才有了点离年傍近的感觉。 回到家里,楼室空空。一股怀旧的情思便萦绕心头。记得小的时侯,一进腊月,便期盼新年的到……

回到家里,楼室空空。一股怀旧的情思便萦绕心头。记得小的时侯,一进腊月,便期盼新年的到来。我们几个孩子几乎一有时间就翻看日历,将春节那天的红页折叠,一遍遍倒记时数。一天,两天,三天……恨不得春节即刻来临。我们的母亲见我们渴盼的样子,便笑着说起了童谣: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小年过大年。听着母亲那慈爱的吟诵,便感觉春节真的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

腊月初七晚上,家里开始热闹起来。父亲将黄米、糯米、红枣、和红豆用温水泡上,接着就用砂锅在火炉上煮板栗。父亲说,做腊八粥得要用五种材料,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我们哥几个围在父亲身边,象几只没扎翅的小鸟,等鸟妈妈喂食。栗子煮好,父亲用干裂的手剥开褐色的硬壳,将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颗颗轮流送进我们的嘴里,可他一颗也舍不得尝。这时,母亲盘腿坐在炕头,在明亮的罩子灯下,为她的这几个儿女赶制新年的衣裳。橘红色的罩子灯光柱直映用白纸糊的顶棚,顶棚便出现一轮圆圆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们幸福快乐的一家。腊八节的早晨鸡还不叫,爸爸就起床了,他顶着星星抱进柴草。轻轻的开门、关门声,他咕哒,咕哒的拉风匣声,现在好象还响在我的耳畔。我们也都醒来,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听着风匣发出的有节拍的响声,象在聆听马头琴上优美昂扬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父亲呼唤着我们起床,笑着说:“快吃!快吃!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谷子先黄尖。咱们家早吃。”于是我的眼前又浮现了一片金黄。

腊八节年年有,而我们的父亲、母亲却早已做古。我们兄弟姐妹也工作在天南地北。尽管交通方便,都聚在一起也是一种奢望。那美好的时光再也不会回来了!,想着想着,两行热泪便从眼角流出。

4. 腊八粥

一碗色彩缤纷的粥,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每逢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会吃上这种食物,它就是腊八粥。

提到这种奇特的粥,它的来历也颇具传奇色彩。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给大地主放牛,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那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他已经放了一天的牛,到晚上还没有吃上一顿像样的饭,于是他就去野外找东西充饥。突然,他在田里发现一只老鼠匆忙逃进洞里,朱元璋走近那个洞口,用树枝掏了掏,在老鼠洞中意外地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粮食。

朱元璋马上掏出来了一大堆五谷杂粮,小米、花生、红豆、玉米…煮了一锅粥,觉得很是美味可口。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仍惦记着这碗杂粮粥。

于是,他规定御善房每年的腊月初八要用萝卜、青菜、花生、白莲子、豆腐来做这种五谷杂粮粥,后命名为八宝粥,有忆苦思甜之意。

5. 关于腊八节

草草地吃过早饭,匆匆地上市场买菜.有人告诉我说,今天是腊八节.我一个人都过糊涂了,听后,才有了点离年傍近的感觉.

回到家里,楼室空空.一股怀旧的情思便萦绕心头.记得小的时侯,一进腊月,便期盼新年的到来.我们几个孩子几乎一有时间就翻看日历,将春节那天的红页折叠,一遍遍倒记时数.一天,两天,三天。 。,恨不得春节即刻来临.我们的母亲见我们渴盼的样子,便笑着说起了童谣:"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小年过大年."听着母亲那慈爱的吟诵,便感觉春节真的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

腊月初七晚上,家里开始热闹起来.父亲将黄米、糯米、红枣、和红豆用温水泡上,接着就用砂锅在火炉上煮板栗。父亲说,做腊八粥得要用五种材料,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我们哥几个围在父亲身边,象几只没扎翅的小鸟,等鸟妈妈喂食。栗子煮好,父亲用干裂的手剥开褐色的硬壳,将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颗颗轮流送进我们的嘴里,可他一颗也舍不得尝。这时,母亲盘腿坐在炕头,在明亮的罩子灯下,为她的这几个儿女赶制新年的衣裳。橘红色的罩子灯光柱直映用白纸糊的顶棚,顶棚便出现一轮圆圆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们幸福快乐的一家。腊八节的早晨鸡还不叫,爸爸就起床了,他顶着星星抱进柴草。轻轻的开门、关门声,他咕哒,咕哒的拉风匣声,现在好象还响在我的耳畔。我们也都醒来,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听着风匣发出的有节拍的响声,象在聆听马头琴上优美昂扬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父亲呼唤着我们起床,笑着说:“快吃!快吃!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谷子先黄尖。咱们家早吃。”于是我的眼前又浮现了一片金黄。

腊八节年年有,而我们的父亲、母亲却早已做古。我们兄弟姐妹也工作在天南地北。尽管交通方便,都聚在一起也是一种奢望。那美好的时光再也不会回来了!,想着想着,两行热泪便从眼角流出。

6. 我做腊八粥

腊八粥是由十八种干果、红糖和糯米煮成的,这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天上的十八罗汉,让他们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从我很小的时候,每年奶奶都要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由红枣、糯米、桂圆、花生、葡萄干等很多种干果粮食一起熬成的。腊八粥吃起来非常香,由于放了红糖,也非常甜,真是两全其美。奶奶每年都煮一锅腊八粥,就是我们一大家子每人喝两碗都喝不完,我奶奶说过,腊八粥是由十八种干果、红糖和糯米煮成的,这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天上的十八罗汉,让他们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所以每到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全家人都要喝腊八粥,喝少了奶奶生气,喝多了奶奶开心。

每到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是我最讨厌的一天。因为我小时候比较喜欢喝腊八粥,可是一年过去了,二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每年都得喝这种粥,慢慢地我就讨厌喝腊八粥,可是奶奶有办法让我喝腊八粥,奶奶说:“你要是不喝腊八粥,我今年不给你压岁钱。”天呢,奶奶没压岁钱怎么行呢?所以这腊八粥啊,不喝也真不行。

为了压岁钱我一定要坚持住啊

7. 又是一年腊八节作文400字

又是一年腊八节

1月27日又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日子——腊八节。在这一天家家都要吃腊八粥,今年也不例外。

妈妈也准备去灵隐寺领取美味可口的腊八粥以保家人身体健康,于是天还没亮就出门了。到了灵隐寺看到的是云雾缭绕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接着往前走便到了师傅们早教的大堂他们每一个人都十分投入好像注入进了自己的灵魂。终于发放腊八粥的时间到了,住持说了腊八节的来源。你们一定想知道对吗,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据载,中国有的寺院在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金本盂,到处沿街(途)化缘,将收集的米、粟、枣、麻、果仁等材料造成腊八粥,分发给民众,吃了据说会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人们叫它做“佛粥”。南宋陆游有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而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一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寺僧每日把化缘得来的剩饭曝干,积一年到腊月初八煮粥,供信众享用,称为“福寿粥”。怎么样听完了这个故事就到了抢粥时间。妈妈反应十分灵敏,一听到拿卷领粥就冲进了礼堂成为了“冠军”。此刻妈妈并没有停歇,而是如装了风火轮一样飞到了领粥处,拿起第一碗粥就好像得到了胜利的果实一般骄傲地举起捧着粥的手。紧接着就迫不及待的赶回来跟我们一起分享,于是我喝到了香喷喷的腊八粥。

又是一年腊八节,我过得真开心!

4. 杭州灵隐寺在什么地方

属于西湖街道。

       灵隐寺建于东晋,是杭州最古老也是香火最旺的寺庙。

         灵隐寺位于西湖风景名胜区,属于西湖街道的地域范围内。它前有飞来峰,背靠北高峰。北高峰海拔313.7米,虽然不是杭州最高的山,但享有“东南第一山”的美誉。登北高峰,可以坐缆车,可以从山脚徒步登顶,也可以通过山顶的西湖群山游步到达。登上北高峰,可以观西湖全景,在西湖所有的群山中,观景是最佳的。

5. 杭州灵隐寺图片风景图片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面,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僧人慧理到达杭州,见此地景色奇幽,以为是“仙灵所隐”,于是在此建寺,并取名“灵隐”。

五代时吴越国王钱俶崇信佛教,广建寺宇,当时灵隐寺规模宏大,僧众三千,成为江南名刹。

灵隐寺建筑沿中轴线形成五层格局,即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和华严殿,同时向两翼布局,先后建成五百罗汉堂、济公殿、六和堂、祖堂和大悲阁等。

其中,大雄宝殿原名“觉皇殿”,高33。6米,是中国保存最好的单层三叠重檐建筑之一。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气韵生动,为中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

大殿后壁有“慈航普度”“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下塑善财童子。 大雄宝殿前的石塔,则是五代十国吴越时的遗物。

五百罗汉堂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罗汉堂,平面呈“卍”字形,"卍”字为佛祖的三十二相之一,以示万法唯心、万德圆融、万缘倶息之意。

罗汉堂中央是一座佛教四大名山铜殿,分别供奉五台山文殊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和九华山地藏菩萨。 铜殿高12。62米,翼展7。77米,底部面积5平方米,三重檐,四立面,造型精致,气势磅礴,为“世界室内铜殿之最”,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6. 杭州灵隐寺景区介绍资料图片

来杭州一趟,除了西湖,必定还要去灵隐寺的。

  我于早晨八点出发,下了公交车就随着游客一起前往灵隐寺。那天天气很好,早晨的空气清新,凉快恬淡,道路旁种着梧桐、香樟和桂花,这个季节梧桐叶子已经开始泛黄,微微干枯,香樟叶子依旧带着绿意,茂盛盎然,我最喜欢路边的桂花树,它们长得不高,桂花细小,却格外芬芳,金黄色的花瓣绽放,一团团,一簇簇,小巧可人,不惹眼却有一种别致雅观的美。

  桂花香气袭人,沁人心脾,大口大口地吸着那股四周弥漫的香气,我感到心旷神怡,整个人也变得更加精神了。“坐久桂花落,襟袖觉香浓。”杭州的桂花,也能算是一处妙景吧。

  灵隐寺在飞来峰景区里,“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我望着门匾,不禁想起这首中学时背诵的诗篇,心中有了些许期待,不知千年前王安石登上的那座飞来峰是不是我登的这座山峦?

  飞来峰上有着许多五代时期的雕像:巨大的观音像、弥勒佛、罗汉、如来佛祖,雕像饱经风雨,自然有些残缺破损,但形象依旧清晰可辨,沾染了岁月的风霜,那些雕像更具有了历史的韵味。其实,我并不信佛教,也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但是看到雕刻在山中的那些佛像,我还是心生激动,哪怕我并不知道其中的深意,也被古代匠人们精湛的技艺所打动震撼到了。

  我想,那些跨越千年依旧存在着的人文景观,无法变成何种模样,都有直击人心的力量,而这力量的来源,正是我们无法经历的历史和那无尽的时间。

  登到飞来峰顶,我稍稍休息,站在高处往下看,看见游客如织、寺庙香火缭绕的景象,太阳升至中空,阳光逐渐炙热,倒也还算温暖。顺着坎坷不平的山路下山,走到了灵隐寺,买了门票进入,得到三支香火。

  进灵隐寺的游客众多,大都举着点燃的香火,双手合十,闭眼弯腰叩拜,很是虔诚。

  来之前有朋友和我说,灵隐寺很灵,去祈福许愿都很不错,我笑笑说那我也要去拜拜,心里却不置可否。如今真的踏入了灵隐寺,不知为何,我看着那香火缭绕、喧嚣不断的寺庙,心竟然真的静了下来,不信佛的我置身于这般浓烈的祈福氛围中,也有了虔诚许愿的念头。

  灵隐寺里寺庙很多,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五百罗汉堂、济公殿、华严阁、大悲楼……我拿着香火,随着人群一同前往各个殿,给我的感受是寺庙里的佛像无论是观音、济公、罗汉还是佛祖,都做得栩栩如生,精细庄严,让人生畏。

  拜佛祈福的人轮番跪拜各个寺庙里的佛像,聆听僧人念诵佛经,无论是老人、青年和小孩,表情都极为虔诚,仪式感十足。

  我也模仿那些信佛祈福的人,双腿跪在佛像前的垫子上,双手合十,闭眼,叩拜,心里默念着自己的心愿,反复三次,然后睁开眼,站起来望着佛像,保持一颗虔诚的心,然后安静地离开。

  原以为自己是没什么好求的,但真正站在巨大威严、神圣庄重的佛像前,我还是许了好多愿望——人可能就是这么贪心吧,欲望总是无穷无尽。我给父母祈了福,希望他们身体康健,也给之前拜托我的朋友们祈求了姻缘和名利,为我所喜欢和喜欢我的人许愿万事顺遂,轮到自己,我心中想了很多很多,但最后都化成一句:希望我能在未来的日子平安,快乐。

如果快乐太难,那么平安也已足够。

  不知道我这样的要求算不算为难菩萨和佛祖?不知道许的愿太多还会不会灵验?不知道欲望能不能变得少一点?

  听着寺庙里远远传来的钟声,我一一走过几座气势恢弘的寺庙里,认真庄重地叩拜祈福着,将赠的三支香火点燃,然后小心翼翼地插在了寺庙供奉的香火炉前。那里游客络绎不绝,都忙着祈福,燃香,供奉,还有人企图将硬币扔进高高的炉子里,以讨好运。

  出了灵隐寺,我的心还是很安静,就像是被佛的氛围净化一般,烦恼忧愁暂时抛之脑后,眼下只有那一面面黄色的墙壁、点燃的香火以及神态各异的佛像。

  在药师殿参观时,我遇到了一对母子,小孩大约五六岁的模样,声音很是稚嫩,他歪着脑袋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拜佛啊?”那母亲抚摸着男孩,温柔地笑说:“因为佛祖会保佑我们啊,保佑我们一家幸福美满,保佑你健健康康,越长越高!”男孩听后还是兴奋,激动地说:“那我也要拜佛,我希望下次假期妈妈还能带我出来玩!”

  看到这一幕,我不由自主地笑了出来。

  如果佛祖有灵,大概也会因为一个天真的孩童而感到喜悦欣慰吧。拜佛、祈福、许愿,都是虚无缥缈的,唯有眼前的幸福和快乐才是真实的。

  下山的时候,偶然发现草丛里插有禅语的牌子,很多人只顾着前行都没有留意,我却看到了两句很戳中我的话:“淡泊平怀,便是人生真味。”“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此行最大的意义,便在于此。

  不去计较所许的心愿是否会实现,把握好当下,珍惜此刻的安静,保持一颗宁静质朴的心,享受这自然的诗意与美景,才是最好的事。

灵隐,虚无,万事皆空,唯有自己是真实的。

  我在每一座寺庙前都已虔诚叩拜,离开前没能得到佛的回应,却听到了自己的声音:“何须求乐,快乐只在自己心中。”

  我深以为然。

  那么,怀着这样的心情一路走下去吧。

7. 杭州灵隐寺的具体位置

并没有这个对联,有心者特意游遍杭州灵隐寺,也无法找到对联,连“半称心”也做不到。

只能说是“无中生有”,“以讹传讹”。”

8. 杭州灵隐寺周边景点

首先飞来峰

作为禅宗五山之首,飞来峰石刻造像是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的重要作品,这些雕琢于石灰岩上的佛像时代跨度从五代十国至明,在470多尊造像中,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有335尊,妙相庄严,弥足珍贵。其中年代最早的是青林洞入口靠右的岩石上的弥陀、观音、大势至等三尊佛像,为951年(北汉乾祐四年)所造。而卢舍那佛会浮雕造像则是北宋造像艺术精品。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大肚弥勒和18罗汉群像,此为飞来峰摩崖石刻中最大的造像,也是国内最早的大肚弥勒造像。佛像雕刻生动传神,坐于佛龛中的大肚弥勒坦跣足屈膝,手持数珠,袒胸鼓腹而开怀大笑,将“容天下难容事,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周围并环十八罗汉,也是神情各异,细致生动。元代的100余尊汉、藏风格的石刻亦容相清秀,体态窈窕,为佛教艺术之瑰宝。

据前人记载,飞来峰过去72洞,但因年代久远,多数已湮没。仅存几个洞,大都集中在飞来峰东南一侧。最南端一个叫青林洞,洞内有石床、手掌印,传说石床为“济公床”,后掌印为 “济公手掌印”。此外, 还有玉乳洞、龙弘洞、 射旭洞等。

天王殿

灵隐寺天王殿韦驮菩萨

天王殿长约24米,宽约15米,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个个身披重甲。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狰狞,俗称四大金刚。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为清康熙帝所题。

天王殿前左右各有石经幢一座。两经幢都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建,时大宋开宝二年己巳岁闰五月》题记。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长约24米,重檐高33.6米,为第二重大殿。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颔首俯视,令人景仰,这是中国最高大的香樟木坐式佛像之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精品。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下塑善财童子及其参拜观音故事,善财童子参拜名师53位,第27参拜观音得道成佛。观音两侧为弟子善财与龙女,上有地藏菩萨,再上面是释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场景:白猿献果、麋鹿献乳,整座佛山造型生动。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前月台两侧各有一座八角九层仿木结构石塔,塔高逾七米,塔身每面雕刻精美,经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生前考定,两石塔亦雕造于吴越末年。据说建于公元969年。灵隐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本龙藏等等,都是弥足珍贵的文物。

灵隐寺内原释迦牟尼佛像于1949年大雄宝殿正梁因白蚁蛀空倒塌时被毁,现在这座佛像是1953年重修寺宇时由中国浙江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间艺人们采用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共同精心设计的。佛像高19.6米,比原先的释迦造像高一倍多,用近百块香樟木雕成。佛像造型端庄凝重,气宇轩昂,慈眉善目。[15]

药师殿

药师殿是灵隐寺的第三重大殿,长约20米,宽约12米,供奉的是“东方三圣”:药师佛及日光天子、月光天子。殿中莲台座上结跏趺坐的是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称“大医王佛”,他能使众生离苦得乐,解除病痛和灾害,又称“消灾延寿药师佛”。左边站立日光菩萨,手托太阳,象征着光明;右边站立月光菩萨,手托月亮,象征着清凉。大殿两边的十二尊塑像是药师佛的十二位弟子,号称“药童”,又称“药叉神将”,顶盔贯甲,神态威武,手下各有七千神兵供调遣,他们按十二个时辰排序。殿左有重建的罗汉堂,陈列五百罗汉线刻石像。

9. 杭州灵隐寺风景

弘一法师托钵游历杭州时,恰逢日寇大兵压城,百姓纷纷逃难,原本接待弘一法师的故交因忙于送家人避难而没有及时等到弘一法师。到杭州时弘一法师已囊空如洗,他一路打听着到灵隐寺挂单,寺内的和尚已倾寺外逃,只有一个德高望重的方丈和一个小和尚留守寺中。小和尚拒绝了弘一法师挂单的要求,弘一法师无奈只得离开了灵隐寺。

离开灵隐寺后,法师无处可去,只好信步沿西湖一路走去。此时恰值五月,湖中微风徐徐荷花盛开,洁白的荷花云朵一样绽开在湖面上,弘一法师被景色打动,开始静坐赏花。结果又被小和尚发现,他回去告诉方丈,大师方丈一听,立刻责怪小和尚说:“你怎么不开门让他进来呢,这样的僧人一定是得道的高僧啊!”小和尚不解地说:“看他蓬头垢面痴痴傻傻的样子怎么能是高僧呢?”方丈叹了口气说:“大兵压城,他却不去逃命,挂单被拒,他却不马上另投他方,几朵荷花却能让他如痴如醉置生死于度外,不是心地澄明,四大皆空的高僧,谁能做到呢?”方丈站起来说:“快,快带我去见高僧!”

两人来到湖边,见那僧人果然还在如痴如醉地赏荷,方丈忙施喏说:“不知高僧来敝寺,请高僧海涵!”弘一法师回过头来,一指湖中说:“瞧,那荷花开得真好啊!”方丈小心翼翼问:“敢问大师法号?”那僧人说:“贫僧法号弘一。”“弘一?”小和尚大吃一惊,难道他就是名扬四海的弘一法师啊?在寺里安顿下弘一法师后,小和尚问方丈说:“你怎么能知道他就是高僧呢?”方丈说:“一个在乱世中能胸藏荷花的人,他不是佛,也是距佛不远的人,怎么能不是高僧呢?”是啊,一个胸藏荷花的人,如何能不是佛呢?胸藏荷花,胸存美好,只要你心里有一朵荷花,就早晚都能飘逸出自己生命的清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