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琅琊台风景区兵马俑图片(琅琊台风景区游览图)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2-24 05:40   点击:23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琅琊台风景区游览图

千古名胜 琅琊台位于黄岛区(原胶南市区)西南26公里处的海滨。1982年,国务院公布琅琊台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3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琅琊台为青岛琅琊台风景名胜旅游区。2010年国家旅游局评定琅琊台为AAAA级景区。琅琊台是两千多年前古人缘琅琊山夯土筑就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绘当时的琅琊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余里,傍滨巨海”,它“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如今的琅琊台,依然可见台分3个层次,递级而上。它海拔183.4米,山下环台周长7.5公里,平坦的台顶周长130米。琅琊台风景名胜区的景观包括琅琊台、琅琊台下的龙湾、环台沿海风景带及台前斋堂岛上的古迹和自然风光。 周代初期,姜太公封齐时作八神,其中四时主祠就立在琅琊山上,历代的许多帝王曾来这里祭拜。

越王勾践在琅琊山起观台会盟诸侯。

秦始皇3次登琅琊,一住数月,从内地迁来3万户百姓,修筑起琅琊台,并刻石纪功。琅琊台也是秦方士徐福率数千童男女东渡日本的启航地。所以,琅琊台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是琅琊文化的一个重要凝聚点,是学者文人访古探幽寻梦的地方。1994年以来,中国徐福会多次在这里举行中国和国际徐福学术研讨会及徐福遗迹探访活动。原胶南市人民政府年年在这里举行纪念徐福东渡日本的庆典。 琅琊台冠领群山,仰俯高天风云和大海碧波惊涛,与海上岛屿相望相呼应,自然风光大气磅礴,蔚然壮丽,天地山海间的奇观异景丛出迭现,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 琅琊文化陈列馆 琅琊台 琅琊文化陈列馆位于琅琊台景区西门东侧的山坡上,黑瓦红柱,飞檐重叠,造型朴拙大气,古意凝重,叫人一看便知是秦汉建筑风格。

陈列馆前矗立着《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青铜铸像,展现了始皇帝登上琅琊台临风大乐的形象,引导人们一进景区便走向琅琊台的历史文化。陈列馆由序厅、主展厅、回廊组成。序厅展览的是《琅琊台图》、四时主祠模型、古琅琊地区大事年表和琅琊历史变迁图等。

主展厅第一层陈列着从春秋至汉代巡游琅琊的12位重要历史人物的塑像和反映他们在琅琊台活动的壁画及地图;第二层展出琅琊台出土的文物和社会文物。

回廊的廊壁上嵌刻着历代名人吟咏琅琊风物的诗词文赋碑刻。 跺脚沟 在琅琊文化陈列馆东侧,琅琊台和争高山之间,有一道绿涌翠漩的山沟—跺脚沟。

相传秦始皇修筑琅琊台,强征劳役,百姓苦不堪言,人怨天怒。

秦始皇白天刑驱百姓筑台升高一层,一夜间台西侧的山头也长高一截。就这样,这边不停地筑台,那边山也不停地长高,琅琊台总是高不过西山。

秦始皇怒不可遏,在西山上狠狠跺了三脚,那西山才停止了长高。他跺脚的地方陷成了一道山沟,人们叫它“跺脚沟”。沟底溪水淙淙,溪边野蔷薇丛生密布。沟内到处生长着高大的板栗树,夏季枝繁叶茂,林荫清凉;秋季,果熟落地,游人在路边上就可捡到板栗,给人一份惊喜。

徐福殿 跺脚沟北端,一组秦代风格建筑群落依山而建,这是为纪念开创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先人徐福而建造的徐福殿。建筑面积871平方米,分前后两殿和东西两庑。

前殿正中是徐福塑像。四壁挂着介绍徐福生平和东渡日本事迹的大型工笔画。

殿内还展览着中外关于对徐福研究的著述。

后殿和两庑展出文物和名人书画。

徐福是中日、中韩人民友好交往的开拓者,深受中国、日本和韩国人民的尊崇。日本和韩国的社团前来进行徐福遗迹探访,必来此谒拜。 云梯 徐福殿后,在琅琊台和争高山的连接线上,有一条沿着山坡修建的花岗岩石阶路,宛若天上飘下的白绸带,人们称它为云梯。据志书记载,这里原是秦始皇登琅琊台的三条御路之一。1994年在御路原址修建,高152米,宽2.8米,共336步台阶,中有4个平台。云梯两边的山坡上乔木、灌木、藤类等植被遍布,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观龙阁 琅琊台 攀上云梯顶端,在琅琊台和争高山之间有一片平地,平地北侧的仿古楼阁,名为观龙阁。主阁两层,两侧为引廊。阁前是演出和观看文艺节目的广场。由于特殊的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琅琊台上空的云经常变幻成龙的形状,出现龙飞龙舞的景象。每到东南风起,琅琊台下龙湾里的波浪,不是滚滚滔滔横着卷来,而是纵着奔腾,呈“龙”状。每道波浪都龙头高昂、龙须飘拂、龙身矫健、龙尾舒展。 整个龙湾里,龙隐龙现,龙腾龙跃,龙吟龙唱,形成万千银龙聚会的场面。在观龙阁观看琅琊台龙奇观,更能感受到万千银龙在龙湾聚会的磅礴气势。观龙阁放映厅还播放《琅琊台观龙》电视记录片。 秦兵马俑布阵馆:设在观龙阁东侧的一个山洞内,分3个展厅展示秦军队的3种作战方阵。这些兵马俑是根据陕西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兵马俑缩制的,方阵依原样布置,阵势奇妙,深藏玄机,威武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军威。 秦御路 秦御路,是秦始皇登琅琊台时走过的路。从观龙阁向东沿琅琊台北坡的一条鹅卵石路前行200多米,就到了秦御路。 如今的御路是1994年在旧路基上重建的。路中间是用黑方砖铺成的平滑路面,两边是用花岗岩砌成的台阶,路沿有石雕护栏。路宽6.8米,高135米,共有386步台阶,中间有4个宽敞的平台。在第三个平台东侧有当年重修御路时开掘出一处古建筑遗址,它由黄色岩石一层层垒砌而成,外形象古埃及的金字塔。登御路,可听到前面人的脚步声非常特别,如踏在水中,与秦得水德之说很巧合。登上了琅琊台顶,纵目四周,但见峰峦起伏于脚下,沧海铺展至天边,人离天格外近。 望越楼 望越楼是一座古楼亭建筑,在琅琊台顶的东侧,亭中立有紫铜锻造的越王勾践铜像,他身披铠甲,手按腰间长剑,一派怀抱四海的英雄气概。史书记载,越王勾践徙都琅琊后,在琅琊山上起观台,又在台东顶建望越楼,以登楼南望家乡会稽。望越楼是观海上日出的绝佳位置。 琅琊台夯土层保护亭 在琅琊台顶东侧,廊亭式建筑,亭前建有橱窗式的半壁亭保护着削直的土层面。夯土每层厚约6厘米,夯筑纹理十分清楚,印证着《史记》记载的确切。 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仙群雕在琅琊台顶,共有石雕像14尊:秦始皇、徐福、胡亥、李斯、赵高和文武官员、武士、侍女、侍从等。群雕生动地表现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三次巡游琅琊时,徐福向秦始皇讲述海上求仙经过的场面。作品的整体气韵与古台、高天、大海和群山的背景浑然融合而又相互衬托,气势宏大。群雕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场面灿然凝固在琅琊台上。 琅琊刻石亭 在琅琊台顶南侧的一个平台上,有一座琉璃瓦盖顶的亭子,这就是琅琊刻石亭。琅琊刻石立于秦始皇第一次巡游琅琊时,内容是歌颂其伟业盛德,共497字;秦二世即位后来到琅琊时又在该刻石旁加刻诏书以彰明先帝功德。两次均由李斯撰书。后来,琅琊刻石被毁,碑文只剩下二世诏书部分。琅琊刻石现存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高129厘米,宽67.5厘米,厚37厘米,刻辞13行,86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置于琅琊刻石亭里的刻石碑,是根据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琅琊刻石原件复制的。 重刻秦琅琊刻石碑 这是1994年根据《史记》记载的秦始皇琅琊刻辞全文和二世诏书刻辞全文书刻的,立在琅琊台顶以西突出的山头上。刻石碑的造型是根据有关志书上记载设计建造的,用青州墨青石作为镌刻石体。刻石碑高4.8米,顶宽0.73,底宽2米。碑文由著名书法家熊伯齐用小篆体书写,环刻在碑中间部分的东、南、西三面。 鲸馆 鲸馆既是琅琊台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又是一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琅琊台景观示意图 。鲸馆展示的鲸的标本,来自1995年在鲸馆西侧海滩潮涌上岸的一头幼鲸尸体。鲸馆主体两层,侧体三层。在第一层,展出鲸皮标本。在第二层,展出鲸骨标本,还有其他近200种海洋生物标本,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江豚、海豚、海龟等的标本。 亭子兰炮台:亭子兰炮台在琅琊台前的琅琊港北岸,建于清代雍正年间。它是胶南市境内三个古炮台之一,是古代重要的海防军事设施。古人在这里设炮台,足见琅琊台和琅琊港古时军事地位的重要。 徐福东渡起航处 在琅琊港的港口码头上有一通刻着“徐福东渡启航处”的石碑。据《史记》记载,徐福东渡日本是从琅琊台前的琅琊港启航的。在中国古代,琅琊港经久不衰,一直是重要的海运港湾和海防要地。如今,港口不仅有渔船码头和货运码头,而且还建有旅游码头。青岛--琅琊台海上旅游客轮码头就在这里。在徐福东渡启航处石碑的东边和西边的不远处,有潮湾古造船遗址和者湾子古造船遗址,当地居民说那是徐福为求仙药和东渡日本修造楼船的旧址。 斋堂岛 从琅琊港码头乘船向东南行0.9公里,就到达那绿树红瓦的海岛,它因“始皇登琅琊时,侍从斋戒于此” 而得名。斋堂岛南北1.6公里,东西0.25公里,岸线周长5.i8公里,面积0.4平方公里。它分南岛和北岛,中间由一道狭窄的沙丘连接。北岛平坦,有居民300多户,以渔业为主,村中居民都是海岛渔家。村西边是泊渔船和渡船的海岸港湾。村东边潮间带礁石嶙峋,退潮时到那里赶海:拾螺、捉蟹、碰海蛎子……南岛是一座海拔69米的小山,山上青松葱笼,林间有绿荫野径。环岛山岩陡峭,有许多奇险的景致,也有多处适宜执竿垂钓的好地方。山南头海边的黑石洞和随潮涨潮落而显露隐没的彩画礁石,别有意趣。山顶一座高11.8米的灯塔,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为海岛点染出一种历史气氛。斋堂岛和琅琊港码头之间,每半小时有一趟渡船来往,游人进出非常方便。 龙湾 在琅琊台东北方,有一片辽阔的海湾,它的水域面积66平方公里,湾口在东岸的大珠山嘴和琅琊台前的斋堂岛之间,这就是龙湾。站在琅琊台看龙湾,它北面的车轮山,东方的大珠山和灵山岛,犹如仙山丛列;西岸的沙滩,好似天上落下的两弯连在一起的金色新月。龙湾就是一轴由古台、仙山、仙岛和新月形沙滩镶嵌着浩浩碧波银浪的画卷。每到东南风达到5级以上,龙湾里就会出现银龙奔腾聚会的景象,十分壮观,这就是有名的琅琊台龙的奇观。 在龙湾西岸有一块巨石,朝着陆地的一面刻着“龙湾”二字,朝大海的一面刻着“倏起一龙”四个字。“倏起一龙”原是明代诸城知县颜悦道立在琅琊台上的题为《登琅琊述》石碑上的一句话。历经450多年,此碑犹存。这是古人记述琅琊台龙奇观留存至今的文字实物。 琅琊台观龙台 琅琊台景区北门设在龙湾岸滩,建有大型环保停车场,接纳游人从龙湾沿北坡登琅琊台。具有秦代宫殿气派的游客中心在北门右侧。从游客中心到停车场之间的徐福街,展现出了秦代街市的风貌。在徐福街广场上,立一尊5.8米高的徐福石雕像,它塑造了开辟中日友好交往先河的徐福驭风踏浪志在远方的形象。 龙湾海水浴场,滩广沙细,入海200米水深不及人肩,而且还远离污染,海水晶莹透明。如果碰上刮东南风,人与“龙”同游共乐,更是其乐无穷! 从龙湾海水浴场往西100米,是王家台后渔家民俗村。村里有家庭旅馆,还开展一些吸引游人参与的渔家生活和渔业生产活动的项目。 观龙台 观龙台是一个宽敞的石砌平台,临海一侧立着一块刻有“观龙台”三个大字的石头置身此台观龙湾里银龙奔腾的景象,离“龙”很近,使人觉得“龙”几乎能跳上平台与人逗乐。这里是观“龙”最佳位置之一。平台向南连着一排石砌台阶,站在台阶上能听到一种非常特别的声音,这里被称为“龙吟回应处”。登完这排台阶,左侧有一座仿秦汉建筑的亭子,匾额上题写“观龙亭”,此亭临崖头而立,走进亭内看龙腾龙跃,有近处俯视的效果,既看得真切,又能体味龙阵的气势。 秦阙 秦阙是从北路登琅琊台的门。阙由四柱撑一横匾,以简洁朴素的造型体现着秦代建筑的凝重大气。匾额“琅琊台”三字由著名画家刘海粟题写。进阕门走不多远,便登上“观龙桥”,站在桥上,回望龙湾里群龙聚会,可见“龙”们都从阕前经过,好象是在接受检阅,其场面非常隆重和庄严。桥右前方路西侧有一片黑瓦房,绿树和菜圃环绕,这是秦代民居。进入民居庭院和室内,仿佛走进了两千多年前秦代的民间生活之中。

2. 琅琊台风景区值得去吗

有:崂山景区、青岛海滨风景区、青岛世界园艺博览园、青岛海底世界、琅琊台风景名胜区、青岛方特梦幻王国、青岛灵山湾旅游度假区、青岛葡萄酒博物馆、珠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岛啤酒博物馆。

崂山景区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面积386平方公里,海岸山岳风景胜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崂山风景区由9个风景游览区和5个风景恢复区及外缘陆海景点三部分组成。既是中国道教名山,又是著名的避暑游览胜地。

景区景点山海相连,奇峰怪石。

青岛海滨风景区

青岛海滨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陆地面积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平方公里,享有“世界最美海湾”之美誉,是国内少有的地处城市中心的海滨风景区。

青岛海滨风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天然岬角、沙滩、滨海、礁岩等自然景观;又有栈桥回澜阁、八大关建筑群、小青岛灯塔等国家、省、市级保护文物;有全国著名特色文化广场;还有品种繁多的古树名木和珍稀植物等。

景区内的景点,既能独立成景,又可由海岸线相互连通,主要包括栈桥、八大峡公园、小青岛、小鱼山、五四广场、鲁迅公园、八大关、汇泉广场、百花苑、音乐广场及东海路、滨海步行道等景点组成,每年都会吸引成千上万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园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园简称青岛世博园,隶属青岛世园集团,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地处崂山西北麓,三面环山,东临滨海公路,距离海边10分钟车程。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园园区分为:中华园、植物馆、莲花馆、主题馆、天池喷泉和国际园。

青岛海底世界

青岛海底世界位于青岛汇泉湾畔青岛莱阳路2号,毗邻青岛著名风景区鲁迅公园、五四广场和青岛第一海水浴场。

青岛海底世界整合青岛水族馆、淡水鱼馆和标本馆等原有旅游资源,与依山傍海自然美景相融合,形成山中有海之奇景。

独特地理位置,现代化展示手段,使其成为独具特色的海洋生态大观园。

琅琊台风景名胜区

琅琊台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西南26公里处海滨。规划面积9.8平方公里。国家旅游局评定琅琊台为AAA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

琅琊台风景名胜区四季分明,气候湿润,自然景观奇特秀美,是避暑纳凉、寻古探幽、欣赏奇观的滨海胜地。

青岛方特梦幻王国

青岛方特梦幻王国位于美丽的青岛市城阳区红岛海滨,方特梦幻王国是以高科技互动体验营造梦幻的感受。采用国际知名的理念和技术精心打造的“东方梦幻乐园”。

青岛方特梦幻王国由飞越极限、水漫金山、生命之光、聊斋、宇宙博览会、秦俑地宫、梦幻之旅、熊出没脱口秀、逃出恐龙岛、唐古拉雪山、火流星、欢乐天地、童梦天地等10多个主题项目区组成,包含主题项目、游乐项目、景观及休闲项目200余项。有“飞越极限”、“秦俑地宫”、“魔法城堡”,还有“水漫金山”以及火流星、挑战者之旅、勇敢者转盘、高空飞翔、极速风车等多种体验。

青岛灵山湾旅游度假区

青岛灵山湾旅游度假区位于胶南市东部海滨,北起月亮湾,南至龙门顶码头,沿海滨大道向东南方向延伸,约28.5平方公里,北依巍峨耸立的小珠山,西靠“岸海名山”大珠山,南望蓊郁青翠的灵山岛,集山、海、林、滩、岛于一体观光休闲度假区。

青岛葡萄酒博物馆

青岛葡萄酒博物馆位于延安一路68号的红酒坊特色街,面积近10000平方米。馆内包括酿酒葡萄知识区域、葡萄酒知识区域、世界著名酒庄浮雕展示区、油画展示区等。沿长廊依次分布天然葡萄园、冰天酒地、酒神雕塑、器皿展馆、流程展馆、酒童雕塑、商务会馆、历史展馆、葡萄酒银行、华东藏酒窖、窖藏区、地下神泉、南非馆、美国馆、中国馆、世界酒吧、咖啡茶座区和时光隧道等特色展区。

青岛葡萄酒博物馆外部景观采用了欧式古堡建筑特点,融合英、法、意等多国建筑风格。内部通过文字、图像资料并且配合灯光及实物,向游客展示了葡萄酒的生产工艺,生动地再现了葡萄酒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一个以葡萄酒历史与文化展示为主题的集科普教育、收藏展示、旅游休闲、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博物馆,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座以葡萄酒为主题的地下博物馆,一个星级旅游景点。

珠山国家森林公园

珠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部,面积约40.79平方公里,于2000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复建立。珠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山势壮观陡峭、奇石逼真。主峰小珠山海拔724.9米,为青岛西海岸群峰之最。巍峨挺拔,云霭雾绕,周围相映釜台筒、大庵山、扎营山等大小山峰40余座。

珠山国家森林公园位景色非常秀丽,在这里可以收获山峦重叠的自然美景,更有各种特色人文景观。

青岛啤酒博物馆

青岛啤酒博物馆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800万元建成的国内唯一的啤酒博物馆,其展出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博物馆设立在青岛啤酒百年老厂房之内,以青岛啤酒的百年历程及工艺流程为主线,浓缩了中国啤酒业及青岛啤酒发展史,集历史文化、生产工艺、餐饮、啤酒娱乐和购物为一体,具备旅游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等特点,体现了世界视野、穿透历史、民族特色、融汇生活的文化理念。

青岛啤酒博物馆共分为百年历史和文化、生产工艺、多功能区三个参观游览区域。

3. 琅琊台风景区旅游攻略

胶南最出名的是琅琊台(不是琅琊台酒),从胶南汽车站有直达的交通车,车票十元左右,自驾也可,路线太长可咨询导航。

琅琊台的主要景点是徐福东渡的出海港,有秦始皇、徐福等人的石雕群,照相的好地方。而且就在海边,可观海。

胶南还有个大珠山和小珠山,大珠山旅游开发的比较早,每年都有杜鹃花会,而且山上多奇石风景。

以上两个景点可作为两日的主要项目,晚上可以去海水浴场逛逛,那里有烧烤和海鲜,一边吹海风一边哈啤酒很带劲滴。。。。

4. 琅琊台风景名胜区图片

公交线路:地铁3号线 → 青西快线 → 新区快线k2路 → 黄岛501路,全程约79.5公里1、从青岛市步行约390米,到达五四广场站2、乘坐地铁3号线,经过6站, 到达青岛站3、步行约180米,到达青岛火车站4、乘坐青西快线,经过2站, 到达滨海新村站5、乘坐新区快线k2路,经过9站, 到达大新庄站6、乘坐黄岛501路,经过13站, 到达琅琊台景区站7、步行约110米,到达琅琊台风景名胜区

5. 琅琊台风景区门票价格

青岛崂山共12家免费景点。崂山风景区,海滨风景区小青岛,海滨风景区小渔山,海产博物馆(青岛水族馆),奥帆博物馆,大珠山风景名胜区,琅琊台风景区,珠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岛德国总督旧址博物馆(迎宾馆),信号山公园,青岛山一战遗址公园,鹤山风景区。

6. 琅琊台风景区游览图片

12家免首道门票开放的国有A级旅游景区包括:崂山风景区、海滨风景区(小青岛)、海底世界、青岛啤酒博物馆、青岛葡萄酒博物馆、华东葡萄酒庄园、大珠山风景名胜区、琅琊台风景区、珠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青岛云上海天景区、即墨鹤山风景区。

7. 琅琊台风景区位置

琅琊台三面环海,风景秀美,历史积淀深厚,为4A级风景区琅琊台三面环海,风景秀美,历史积淀深厚,为4A级风景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琅琊台既沾了秦始皇的仙气,又有北面龙湾的灵气,四时之景色宜人,望越楼、刻石、群雕、御路、云梯、徐福殿、观龙阁、琅琊文化陈列馆等景观、景点星罗棋布。

山顶部云台平敞,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徙户三万,亲自督工,缘琅琊山夯土修筑起琅琊台,历经二千多年,台北坡、东坡和南坡从台下到台项夯筑纹理清晰可辨。台下周长7.5公里,台项周长130米,人工夯筑而成的台项比原来山项高出9米多,由此可以想象当年肩挑背驮搬土筑台的场面是何等浩大。云台之上有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仙大型石雕像14尊,群雕表现的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三次巡游琅琊时召见徐福的场面。徐福向秦始皇讲说了海上求仙的经过,秦始皇异常激动,手指东海,问仙山是否就在那虚无缥缈处。徐福回答后恭敬地呈上“请求派善射者与他一同出海射杀大鱼”的奏简……群雕人物造型生动,激情饱满。作品的整体气韵与古台、大海和群山的背景浑然融合而又相互衬托,显得气势壮观,它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场面灿然地凝固在琅琊台上。

从云台往西走不远,就来到了琅琊刻石处,刻石呈方柱形,通高4.8米,上宽0.76米,下宽2米,东、南、西三面环刻,分秦始皇《颂诗》和二世《诏书》两部分,共计447字。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筑就琅琊台后,在台顶立石刻,颂秦功业。在历史的长河中多次损毁,现仅存碑文13行,86字,由丞相李斯书,是秦刻石存字最多者,中国现存最古刻石之一,堪称国宝。现存刻石为1993年底始复制后立。

沿着步道台阶继续下行,不一会儿便来到了观龙阁。这是一座秦汉风格的二层三座连廊式阁楼。登上阁楼北望,可观龙湾全貌。据说,琅琊台上空经常出现龙状奇云,台下龙湾的海浪奔腾,犹如万千银龙聚会,登此阁观蓝天和大海的龙飞龙跃,使人倍觉神奇。聚会,登此阁观蓝天和大海的龙飞龙跃,使人倍觉神奇。阁楼的边上立有碑石,上有明代诸城知县颜悦道的《登琅琊述》,记述了明万历二十六年(598年)重修琅琊台,在台上建海神庙、礼日亭,并立碑石刻记他登琅琊台的奇遇,碑文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两种,而龙湾石刻字“攸起一龙 ”便是碑文上的一句话,这是古人记述琅琊台龙奇观留存至今的文字实物。

阁楼的左边有一防空洞,已改造成为秦兵马俑布阵馆,里面有仿制的秦兵马俑塑像。

前方一条林荫石阶小径通向山下,正值盛夏,树绿草青,清新幽静。这是秦始皇登山的又一条御路,全长152米,宽2.8米,共336级台阶,又称云梯。我们自云梯而下,一对恩爱的老夫妇手牵着手相互搀扶走在前面,让人心生感动。行至半山腰,经过徐福殿,殿前一棵百年核桃树枝繁叶茂。殿下方小溪旁,是一处精致的园林景观,云桥横卧在溪水之上,周围秦砖汉瓦,古树参天,凉爽怡人。

临出景区门口北侧,有一古典建筑为琅琊文物展览馆,里面有秦汉时期的各种文物。馆前是秦始皇的雕像,气宇轩扬,豪情满怀,指点江山,想当年是何等风流,然而徐福未能寻得长生不老药,千古一帝也未能挡住历史前进的步伐,终归湮灭在滚滚历史洪流中。

8. 琅琊台风景区游览图最新

琅琊台在黄岛区区西南26公里处的海滨。1982年,国务院公布琅琊台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琅琊台冠领群山,仰俯高天风云和大海碧波惊涛,与海上岛屿相望相呼应,自然风光大气磅礴,蔚然壮丽,天地山海间的奇观异景丛出迭现,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