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黎平天生桥景区简介
大自然塑造的杰作——天生桥和天生拱,非常典型和奇丽,桥体外形千变万化,仿佛是一件天然的艺术雕塑品。
这种大自然的奇景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样的。有的是在岩溶地区由地下水溶蚀形成的,有的是花岗岩大型张性裂隙发育而成的,也有的是片麻岩、砂岩冲蚀形成的。中国有很多天生桥,比较著名的有云南文山天生桥、滇西天生桥、贵州洛棉天生桥、湖南索溪天生桥等。我国贵州东部黎平县高屯天生桥,由于远在深山绝谷,交通不便,不为世人所知,其实,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天生桥。1987年,黎平县建设局实地勘探了高屯桥,测得桥身长达350米,桥拱跨度最大处118.92米,最小处88.5米;桥身最窄处也有88.5米,最宽处达98米;桥体高出水面33.64米,深入水面38.8米。高屯天生桥不但高大,而且那里风景优美:桥拱上岩石和植被有40米厚,林木丛生;拱形对称规则,似神工鬼斧削成;桥顶有石柱;桥顶一侧有多处溶洞,人们可以由溶洞进入桥身。它是一处很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
美国科罗拉多高原上的天生桥和天生拱,更加典型。天生桥可分为天生桥、天生拱和天生窗3种。
科罗拉多高原较常见的是天生拱和天生窗,而桥下有水的天生桥却不多见。
2. 黎平县天生桥简介
在今贵州黎平县南。
明曹学佺 《名胜志》:“潭溪司南,一水清澄可鉴者潭溪也,巨石跨其上,广二丈余,长十倍之,名天生桥。” 《清一统志·黎平府》: 潭溪 “在府城西南潭溪司南,下流合容江、大岩江、九曲河,而并注于福禄江”。
3. 黎平高屯天生桥门票
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中国最美六大瀑布之一。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境内的白水河上。周围岩溶广布,河宽水急,山峦叠嶂,气势雄伟,历来是连接云南、贵州两省的主要通道。瀑布后绝壁上凹成一洞,称“水帘洞”,洞深20多公尺,洞口常年为瀑布所遮,可在洞内窗口窥见天然水帘之胜境。
万峰林: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由兴义市东南部成千万座奇峰组成,气势宏大壮阔,山峰密集奇特,整体造型完美,被不少专家和游人誉为“天下奇观”。
万峰林马岭河峡谷:被誉为“地球上一道美丽的疤痕”,位于兴义市东5公里处,是一个集雄、奇、险、秀为一体的国家级景区。马岭河峡谷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剖削深的大裂谷地缝,发源于乌蒙山脉,流入黔、桂交界的南盘江,横穿贵州省兴义市境内达80余公里。它是一条非常特殊的峡谷,也称地缝。 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钙化奇观,两岸古树名木千姿百态。东西峰 林层峦叠嶂、点缀其间。峡谷漂流更吸引了广大中外旅游者。
赤水丹霞赤水:赤水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名称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非常独特而且十分丰富和罕见,由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组合而成,原始古朴,自然天成,蕴藏有地学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山岳景观、人文历史景观、乡土风俗风情等诸多内容。景观以瀑布、竹海、湖泊、森林、桫椤、丹霞地貌以及原始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为主要特色,兼有古代人文景观和红军长征遗迹,被国内外权威专家概括为“千瀑之市”、“竹子之乡”、“桫椤王国”、“丹霞之冠”、“长征遗址”五大特征。
织金洞:世界奇观——织金洞,囊括了当今世界溶洞中的各种沉积形态,它既是一座地下艺术宝库,又是一座岩溶博物馆。织金洞是我国著名的喀斯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舞阳河:舞阳河风景名胜区位于凯里市附近的镇远、施秉、黄平三县境内,包括舞阳河三峡、云台山、铁溪、历史文化名城镇远等景点,融自然山水,名胜古迹。
红枫湖:红枫湖是岛屿最多的高原岩溶湖泊, 湖中有岛屿100多个,以岩溶地貌和湖光山色为特色,被誉为贵州腹地的一颗明珠。红枫湖始建于1958年,当时挖水库修电站。湖边有座红枫岭,岭上及湖周多枫香树。深秋时节,枫叶红似火,红叶碧波,风景优美,故名“红枫湖”。
凤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遵义市区中部,园内林木苍翠,鸟语花香,山回路转,泉水清洌;牌坊上“凤凰山公园”五字为刘海粟手书。 凤凰山在市区中部,巍峨矗立着一座苍翠的高山,它就是被誉为“绿色明珠”的凤凰山。由小龙山、螺蛳山、狮子山等20多个大小山头组合成,面积约3.5平方公里。山峦起伏,湘江绕山麓穿城而过。登上海拔1057.9米的主峰,全城尽收眼底。
大阪水国家级森林公园:遵义市西北三公里处,大板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高原湿润气候特点。良好的气候资源和较大的垂直高差,为区内不同生态环境和生物景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区内随海拔变化形成不同的气象与物候景观;特别是金鼎山和白云台,山高坡陡,四周是沟谷,湿度大、云雾多,构成了产生云海的良好自然条件,可夏观云海,冬赏雪景,四季朝迎日出,暮送晚霞。瞬息万变的气象景观,增加了金鼎山的神秘感和梦幻感。
龙宫:龙宫总体面积达60平方公里,分为中心、漩塘、油菜湖、仙人箐等四大景区。有着全国最长、最美丽的水溶洞,还有着多类型的喀斯特景观,被游客赞誉为“大自然的大奇迹”。荔波小七孔荔波樟江:樟江在层峦叠嶂的喀斯特地貌上,覆盖着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河湖溪瀑纵横交织。樟江风景名胜区由大七孔、小七孔和水春河峡谷三个景区组成。
黎平侗乡: 黎平是中国最典型的侗乡不愧为一方“风水宝地”。它有世界之最横空绝世的高屯天生桥,连美国号称“天然石桥之最”并被美国政府认定为“虹桥国胜迹”的犹他州天生桥与之相比也略逊一筹;有侗乡之最肇兴鼓楼群,其建筑艺术堪称世界一绝;有长征文化长征途中的中共中央黎平会议会址;有风光迷人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八舟河;有中挪合建、古朴典雅的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侗寨;有整个生态环境保持得完整的弄相山原生型天然森林;有巧夺天工的溶洞群和有惊无险的侗乡第一漂西园十里漂流。
斗篷山、剑江:斗篷山主峰海拔高度1961米,是国内距离城市最近的原始林区,山上有峰峦、峡谷、溶洞、溪流及瀑布等景观,原始森林覆盖率近90%,其中海拔1800米的高山台地上,有原始古林近百公顷,林木根部全部长在岩石缝隙之中,随处可见树抱石、石抱树、树搭桥的奇异景观。剑江景区资源丰富,是一个集自然山水、园林、桥梁、文物古迹、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风景区,共有景物景观15处,包括:喀斯特尧林溶洞自然景物景观和百子桥、都匀大桥、银狮桥等元明时期至现代建造的风格各异的桥梁近百座,人民广场、江滨红翠、城市雕塑、文峰园、东山公园、西山公园、青云湖森林公园、植物园、东山烈士陵园、西部斗牛城等风格各异的园景;文峰塔、石板街建筑群、张翀摩崖、明永历皇帝陵等胜迹。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区西面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处,总面积567平方公里。主要景点包括:梵净山护国寺、中国土家第一村、梵净山·攀岩基地、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区、护国寺、千年紫薇王保护园、棉絮岭拜佛台、拜佛台、蘑菇石、印江团龙佛茶村、印江文昌阁、棉絮岭与万米睡佛。
九龙洞风景名胜区: 九龙洞风景区位于铜仁市东南方向约17公里处,地处武陵山脉六龙山区北缘,沅水支流锦江南岸。景区范围:自铜仁市坝黄白花浪景区沿锦江而下,至铜仁市漾头镇,流程59.8公里,总面积245平方公里。景区交通便利,有公路贯通全景区,距省会贵阳450公里,距湘黔铁路怀化站150公里,玉屏站80公里,距梵净山60公里,张家界310公里。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居住着48个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每年五彩缤纷的民族节日达1000多个。贵州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热情质朴、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成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 贵州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它那浓郁的民族风情犹如醇美的茅台酒令人心醉。侗家鼓楼和风雨桥、苗族吊脚楼、布依石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多彩的民族服装,八音坐唱,侗族大歌、傩戏歌舞、芦笙铜鼓,壮观的斗牛大赛,惊险的上刀梯、下火海,都令人啧啧称赞,心仪不已。
4. 黎平天生桥门票多少钱
中国最美的地方——黎平 中国最美的地方——黎平侗族文化生态旅游区民族文化,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红色旅游资源珠联壁合。地坪风雨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堂安侗寨是中国和挪威王国合建的唯一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肇兴是全国10个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区之一;黎平天生桥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拱桥;“侗族大歌”唱响法国巴黎,被益为“清泉闪亮的音乐”和“隐藏着文明”,“万人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基尼斯之最;黎平国家级森林公园是个天然的大养吧,是探寻远古生态的理想场所;德凤古镇翘街,被称作“明清时期的清明上河图”,景区内四合院,封火墙,飞檐翘角,相互辉映,鳞次栉比,古色古香,以“黎平会议”旧址为中心的红色旅游景区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和全国30条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黎平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是中国旅游最好的两条黄金线路之一和联合国乡土文化组织确定的全球“回归自然,反璞归真”的十个圣地之一,被称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栖息家园”。
5. 黎平天生桥是怎么形成的
黔西南州四大古城:
1、安南古城
其位于晴隆县莲城镇,因晴隆在古代叫安南而称安南古城。晴隆“安南古城”为修复重建,完全还原了安南古城的历史风貌。走进恢复重建的“安南古城”,在古朴的小屋边穿行,残垣断壁时而出现于眼前,仿佛诉说着一段段历史,一段段幽怨浪漫、璀璨辉煌的过往。逐级登上幽长的青石板铺就的台阶,用手在那些石板堆砌成的石墙上摩挲,眼前有些破旧的古木楼宇,木质陈旧的门橼,仿佛回到曾经的古镇。
2、贞丰古城
贞丰古城位于贞丰县珉谷街道,原称“珉谷”,是布依语“绵谷”的音译,原是布依族先民的古集镇,始于汉代之前,初址位于珉球(珉谷)大寨,后扩至珉球东麓及凤山西麓之间的田坝(现址)。有文庙、珉球书院、两湖会馆、两广会馆、阁楼、长坝游击署(马二元帅府)、文昌宫、望海楼等20多处古建筑。
3、安龙古城
安龙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当时在今县城南桅峰山麓置陵元堡,筑土城,留兵屯守。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安隆守御千户所,筑石城。明永乐二年(1404年),扩建城垣,建城门四座:东名“朝阳”,西名“柔远”,南名“雍熙”,北名“顺天”。城内有南、北两条街道,外地商民陆续迁来,沿街建房,府署、仓狱俱在城外,城内街道纵横,主街4条,呈“十”字形布局,中有小街小巷相连。城中心四街交汇处雄峙一座钟鼓楼,上置钟鼓司晨昏报晓,下连街道可走行人。城内有主要街道10余条,街面均为石板铺砌。两侧民居多为石木瓦房,部分为草房。主要建筑有府署、总兵署等官署,万寿宫、演武厅、拱极亭等公所,东山字塔、招堤诸亭阁、十八先生祠墓等风景名胜。城内居民几达万人,商旅云集,人烟繁盛。
4、鲁屯古城
地处兴义市的东北部,鲁屯的古民居主要建于明清时期,建造形式有一至二进式或一至三进式四合院、燕窝式三合院、碉堡结构四合院,最著名的是一至三进式四合院(即走马转廓楼)。主要为官宦人家或富有人家住房;一般民居为燕窝式青瓦小屋。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尚有400余栋,5余平方米。屯内建筑千门百户,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白墙衬青瓦,绿树映红楼,屯内外池塘波光粼粼,河中流水潺潺,一派江南水乡恬静画意,实为一处旅游休闲佳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