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乌云界自驾游
乌云界目前还没有大规模旅游开发,路况不是很好。
乌云界位于湖南省桃源县南部山区,地处雪峰山余脉的北坡、云贵高原向湘赣丘陵、湘西山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典型地带,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域。由于保护区位居安化暴雨区的中心地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最高可达2500mm,因此保护区内植被茂密,保存着中亚热带较完整的大面积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总面积33818公顷,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2.5%,是湘西北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
2. 乌云界生态园游玩攻略
1,桃花源峡谷漂流
2,乌云界生态园
3,朝天吼漂流
4,大围山峡谷漂流
5,李认真盘盘麻辣烫漂流(常德店)
6,鸳鸯溪漂流
7,猛洞河漂流
8,两溪口生态漂流
9,虎溪漂流
10,皇龙峡森林漂流
11,宁乡沩山龙泉漂流
12,壶瓶山景区
13,茅岩河漂流
14,武功山漂流
15,周洛漂流
3. 乌云界旅游
1、常德桃花源旅游区。
常德桃花源旅游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桃花源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虽是虚构,但实有其地,它就位于湖南省桃源县。桃花源南临滔滔沅江,北倚武陵群峰,境内古树参天,修竹婷婷,寿滕缠绕,花草芬芳,有石阶曲径、亭台牌坊装点,宛若仙境。这里每年的3月28日举办桃花节,推出各种具有文化特色的活动,如果你此时去桃花源,将会留下浪漫的回忆。
2、夷望溪。
夷望溪位于桃源境内兴隆街乡上游八公里处。夷望溪流域群山环抱,林木葱郁,汇入沅江处有水心寨主峰屹立江中,将夷望溪一劈为二,溪水自两侧环绕注入沅江。此处巍巍青山,倒映溪中,山水相映,赛似漓江。
夷望溪,亦称怡望溪,有望之心怡的意思,乍听起来,似乎又是一道被世间所遗忘的山间流水。的确,这几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一个静宓与神秘的地方。
3、乌云界。
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桃源县南部,地处雪峰山脉的东麓、洞庭湖之沅水的南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11o07'20''~111o29'20'',北纬28o30'40''~28o39'47''之间。保护区东西长36.0km,南北宽16.5km,东与常德市鼎城区相连,南与益阳市安化县接壤,西邻桃源县太平铺乡,北与桃源县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相望。
4、桃花源古镇。
桃花源古镇位于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湖南常德。古镇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规划设计,建设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该项目选址于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桃花源镇,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记载桃花源即在此地。
5、红二、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旧址。
红二、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国工农红军红二、红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旧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萧克指挥红军在桃源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战、创建革命根据地留存的红色遗迹。
4. 乌云界旅游景点
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桃源县南部,地处雪峰山脉的东麓、洞庭湖之沅水的南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11o07'20''~111o29'20'',北纬28o30'40''~28o39'47''之间。保护区东西长36.0km,南北宽16.5km,东与常德市鼎城区相连,南与益阳市安化县接壤,西邻桃源县太平铺乡,北与桃源县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相望。
乌云界的确是个旅游的好地方。历史文化 商代铜鼓山遗址、宋代的片砖古墙、明清旧式民居、历经百年风雨的大矶头石矶具有浓郁三国古城特色。
5. 桃源乌云界旅游攻略
乌云界目前还没有大规模旅游开发,路况不是很好。如果前往务必小心谨慎驾驶。
乌云界位于湖南省桃源县南部山区,地处雪峰山余脉的北坡、云贵高原向湘赣丘陵、湘西山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典型地带,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域。由于保护区位居安化暴雨区的中心地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最高可达2500mm,因此保护区内植被茂密,保存着中亚热带较完整的大面积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总面积33818公顷,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2.5%,是湘西北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
分享
6. 桃源乌云界自驾游
华南丘陵地区,生活在中国中南部,也叫做中国虎。识别特点: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主要生活在森林山地。该亚种曾广泛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的广阔地区,以及陕西、陇东、豫西和晋南的个别地区(湖南、贵州、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湖北、四川、重庆、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原始分布区大致为(东西超过2000公里 南北超过1500公里):东 东经1190~1200(浙闽边界) 西 东经1000左右(青川边界) 南 北纬210~350(秦岭至黄河一线) 在20世纪中期,南岭地区是华南虎的分布中心,邻省的浙江、湖北、四川分布则不太均匀。目前仅在广东、湖南、江西和福建交界的山区还可能存在不足10只。 以下是近20年来发现有野生华南虎活动踪迹的地点(6个省),估计数量为10-15只,也许实际数量更少。江西 (6处潜在分布区,数量不详) 1.雩山山脉(宜黄、乐安、南丰、崇仁、南城、广昌、宁都7个县) 2.罗霄山脉(上栗、莲花、铜鼓、宁岗、井冈山、永新6个县) 3.武夷山脉(铅山、贵溪、资溪、瑞金、石城5个县) 4.怀玉山山脉(德兴等2个县) 5.幕山脉(修水、武宁、靖安、永修4个县)广东 (3处潜在分布区,5~6只) 1.大东山-八宝山片(连州、阳山、乳源、乐昌部分地区) 2.车八岭-黄牛石片(始兴、翁源、连平等县的部分地区) 3.万石山-观音山东片(仁化、南雄、乐昌等)湖南 (4处潜在分布区,最近统计为还有4只左右) 1:壶瓶山自然保护区 2:莽山自然保护区 3:勾挂岭—姑婆山片(江华等部分地区) 4:湖南省桃源县乌云界自然保护区重庆 1:重庆市城口县大巴山自然保护区福建 (2处潜在分布区,数量不详) 1: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2:福建三明地区浙江 (1处潜在分布区,估计有3只) 1:庆元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 (3处潜在分布区,数量不详) 1:以梵净山为核心的武陵山区 2:以赤水、习水与四川、重庆交界地区 3:金沙县的冷水河至青池与四川交界地带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