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雨花台风景区怎么玩
雨花台晚上是不开放的,不能进去的。
雨花台又名“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是南京城南中华门外一座海拔60米的小山。雨花台在古代为佛教胜地,相传南朝梁武帝时,云光法师在雨花台所在山岗设坛讲经,因说法虔诚所至,感动上苍,落花如雨,“雨花台”遂得名。 明、清两代,雨花台的“雨花说法”和“木末风高”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民国时,雨花台是刑场。现为雨花台风景区。
2. 雨花台风景区从哪个门进
雨花台风景区又名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简称雨花台。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中华门外1公里处。
雨花台是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体,融合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春秋两季适宜游玩。
雨花台是一座松柏环抱的秀丽山冈,高约100米、长约3.5公里,顶部呈平台状,由2个紧紧相依的山冈组成:东岗名为梅岗,中岗也称凤台岗。历史上曾将延伸至安德门外的西岗,与前两个山冈合称聚宝山,明朝的南京南门──聚宝门(今中华门),即由此山而得名(西岗即为狮子岗)。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烈士殉难处,在这里遇难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达10万之多。
3. 雨花台风景区怎么去
不知道你指的南京南站是中华门站,还是7月开通的高铁南京南站。
中华门站的话,走路15分钟,不过要走过中华门地铁站旁边的天桥。高铁南京南站就比较不方便,因为公交车站台基本上还没有影子,下了高铁你得往东500左右,然后往南150米找到气象学院站坐164,137可到。4. 雨花台风景区要玩多久
雨花台风景区周一不闭馆。
南京市雨花台位于南京城南1公里的雨花台丘陵中岗,面积113公顷,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纪念圣地,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最集中的殉难地,有不计其数的烈士倒在血泊之中,其中留下姓名的仅2401位。南京市雨花台是一座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体,融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其拥有江南第二泉、纪念碑廊、忠魂亭、烈士纪念馆等诸多景点,集教育、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和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5. 雨花台风景区要钱吗
1、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展览馆
3、雨花台风景区(其中古迹区有西晋古刹高座寺,还有唯一历史上被灭十族,连朋友也没放过的方孝孺墓,明成祖朱棣干的)
4、秦淮河夫子庙风光带,夫子庙,江南贡院博物馆等需要另外收费。
5、中山陵(中西合璧之典范,最后按照帝王规制建立的)
6、明孝陵(补充,早上6点半之前进入免费。晚上是7点好像)
7、南京云锦博物馆(馆里有真人织锦)
8、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钟山风景区里比较凋零的,很不错)
9、绣球公园
10、静海寺(南京条约在这里议约)
11、天妃宫(明成祖朱棣为了感谢天妃保佑郑和下西洋而建)
12、南京博物院(中国三大博物院之一)
13、玄武湖(江南三大名湖之一,明朝为皇家花园)
14、南京长江大桥(又名争气桥,我国自主设计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南京地标性建筑)
15、南京大学北大楼(南京大学标志性建筑)
16、鼓楼公园(古代为报时警报的地方)
17、清凉山公园(山里有寺,名曰清凉寺)
18、九华山公园(山里有寺,名曰玄奘寺,三藏塔埋有玄奘顶骨舍利,塔的样式仿西安大雁塔)
19、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已探明比北京故宫还要大30平方公里,可惜毁于天平天国战火)
20、梅园新村纪念馆(国共谈判10个月,以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共方落脚点)
21、石鼓路天主教堂(在这里举办婚礼,真叫一个烂漫。)
22、浦口火车站(朱自清《背影》发生地)
23、方山风景区(方山斜塔,比比萨斜塔还要斜)
24、高淳老街
25、南京农业大学之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提到南京的建筑,不得不提杨廷宝教授,国际建筑协会副主席,曾经中央大学建筑学教授)
26、南京体育学院(中央体育场旧址,培养奥运冠军的地方)
27、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需要团体提前预约)
28、中山北路上有清朝设置的三江师范学堂,民国为海军部旧址
29、以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为主要的路两旁植有法国梧桐
30、颐和路公馆区(半部民国史)
31、先锋书店广州路总店(最美书店)
32、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最美大学之一)
33、东南大学(明朝国子监旧址,民国国立中央大学旧址)
34、午朝门公园
35、金陵兵工厂(清朝为金陵机械制造局)
36、民国首都电厂展览馆
37、铁路轮渡栈桥遗址
38、下关火车主题园(拍照绝佳之选)
39、江苏美术馆(比邻六朝博物馆,总统府)
40、北极阁公园(中国气象博物馆,周五下午2点到4点半开放)
41、明孝陵博物馆(康熙多次谒陵,令江宁织造府曹寅(曹雪芹的爷爷)题”治隆唐宋”,赞扬朱元璋比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还厉害。)
42、国防园也就是石头城公园(东吴孙权在此建都,开启南京作为首都的先河)
43、泰山寺(浦口区,正儿八经的尼姑庵)
44、渡江胜利纪念馆
45、南京地质博物馆
46、八字山公园
47、下马坊遗址公园(明朝时,明孝陵唯一入口)
4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学并列北大,校内有公交)
49、将军山风景区
50、古林公园
51、郑和公园(朱棣做的大事之一派郑和下西洋)
6. 雨花台风景区游记
明代南京在当时是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洪武元年八月,朱元璋下令以应天府为南京(古金陵有南京之名始于此)。又以开封为北京,次年九月,以临濠(即濠州)为中都。但当时并没有确定以何地为首都。到了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朱元璋宣布取消开封的北京名称,改称南京为“京师”,才正式明确定都南京。明朝初年,南京第一次成为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南京成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后,在文化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明代南京是全国著名的印刷业中心。当时的南京不仅有国子监、应天府学,还有县学和崇正书院(在今清凉山)。它又是江南地区进行科举考试的地方。发达的教育,促进印刷业的发展。当时的国子监集中了宋元以来江南各地的木刻书板,曾多次印刷出版。南京国子监称为“南监”,所刊刻的书籍号称“南监本”。“南监”所刊十七史,不亚于宋元刊本。明初编成的《元史》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都是在南京印刷出版的。还印刷经书、时文、戏曲及蒙童读物。嘉靖以后,三山街一带,书铺林立,如世德堂、富春堂、继志斋等,所刻书籍,均堪称精刻。书籍销售量很大,除了南京本地外,还运往外地。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胡正言刊印的《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发明饾版、拱花,在十七世纪前半期就创用彩色套印和拱花,在世界印刷史上是一大贡献。此外,笔墨、装裱书画等行业也很兴盛。
2.明代南京的建筑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成就!建筑工程浩大,建筑技术水平高。崇宏坚固的南京城垣,气象雄伟的宫城建筑,以及错落有致分布于城内外的衙署和寺庙等,都足以体现明代能工巧匠们的聪明智慧。明洪武年间建造的灵谷寺,规模宏大,自山门至梵宫长达五里,犹如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灵谷寺内的无量殿,全部砖石结构,不用寸木,不设梁柱,采用拱券形式以大砖砌建,结构十分牢固,历时六百多年,至今仍巍然屹立。聚宝门外古长干里的大报恩寺,动用二十多万人工,自永乐十年(1412)到宣德六年(1431年),历时十九年。据说,明成祖朱棣建该寺及塔,是为着纪念其生母碽妃,碽妃因未足月生下朱棣,被明太祖处以着“铁裙”的酷刑,折磨而死。朱棣用纪念明太祖和马皇后为名,下令建大报恩寺和九层琉璃宝塔。大报恩寺的大雄宝殿和天王殿的白石台基上,雕刻着精细的花纹,台基上是极为壮丽的殿宇。大报恩寺的琉璃宝塔,九级八面,高三十三丈,外壁用白瓷砖砌成,每层所用的砖数相等,但体积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每层的覆瓦和拱门均用五色琉璃构件,特别是拱门上的琉璃飞天、飞马、飞羊、狮子、象、雷神、花卉等,塑造精美,形象生动。1958年10月,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在中华门外雨花台西的芙蓉山、眼香庙和能仁里一带,发现了为建造报恩寺塔而烧制琉璃构件的窑址,出土了一批烧成的琉璃构件,包括龙纹或风纹的瓦当,番莲纹的滴水,屋脊的构件,琉璃拱门上的构件等。为了满足都城各项建筑工程的需要,明初在南京近郊建有不少砖瓦窑,相传当时专烧琉璃砖瓦的大窑就有七十二座,有一千七百多名技术工匠。他们烧造了大批的琉璃构件。发掘出来的琉璃构件,虽然埋在地下五百多年,然而色彩仍艳丽如新。用这些构件建成的琉璃塔,加以黄金结顶,周悬风铃油灯,金碧辉煌,光耀夺目。不仅在国内是一巨观,也是世界建筑艺术史的杰作,十八世纪欧洲人的游记中都叹为奇观。
3. 经济的发展促进明代南京在文化上也出现了辉煌的史页。
在文学方面,要求民主平等和个性解放思想的小说、戏剧、民歌等都很盛行。南京的著名作曲家有陈沂、陈铎、徐霖、谷子敬、胡汝嘉等人。尤以陈铎通音律,擅制曲,有“乐王”之称。他的作品很多,以《滑稽余韵》最为著名,这是一部向民歌学习的通俗曲集。他同情人民的疾苦,描绘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回族诗人金大东著《子申集》,金大舆著《子酉集》,兄弟均有文名。南京人许仲琳著的小说《封神演义》,幻想丰富,为神话小说之祖。只要去其“天数”等封建糟粕,就能看出这是一部表现在封建社会中,人民憎恨暴君和要求惩治暴君的愿望,反映了民主思想。钟山甄伟撰写的《西汉通史演义》亦很流行。
在经学、史学、诸子学、舆地学、考证学方面,南京作家辈出,如顾璘、顾起元、袁应兆、陈镐、何开远、王应宽、汤铎、陈沂、盛时泰、周晖、司马泰等人。尤以状元出身的焦竑最为著名。焦竑学问渊博,著作宏富,他反对孟子,推崇墨子,具有反封建思想。他的《澹园集》、《征宪绿》、《明人志》等书,在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均被列为禁书。史学有宋濂在南京编成的《元史》。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也是在南京编成的。
在美术方面,明代南京著名的书法家有顾璘、顾起元、姜藩、刘彦等。著名的画家有陈遇、陈远、马琬、吴伟、史忠、陈沂、陈芹、邹鹏、张舯、许昂、庄昶、林旭、胡宗仁、朱之蕃、张风、魏之璜、魏之克、曾琼、程邃等。史忠、程邃、张风、曾琼等人,能打破当时的摹古风气,保持个人的画风。曾琼在南京,适逢意大利人利马窦来宁,将欧洲画技传入中国。曾琼因见圣母像,学习其画法而作肖像,创造“江南派写照”,打破常规,自辟蹊径。
在科学技术上有新的提高。明代对天文历算很重视,历算家周相、邢有都,洞晓历算占候之术;回族天文学家贝琳著《七政推步》,洪武十八年在鸡笼山上设观象台,又在聚宝山(今雨花台)设另一座观象台,可能是吸取阿拉伯人的天文学成就而建成的,由“钦天回回监”管理。在南京出版的明代书中,有“回回历法”。可见当时中国和阿拉伯各国之间进行较为密切的科学文化交流。明代先进的造船技术和丰富的航海知识,为郑和七次航海创造了条件。郑和航海抵达非洲东岸,比西方航海家达加马、哥伦布等人早八十多年,是沟通世界文化和贸易的先驱者。
南京的医学,著名的医学家有严景、周文钰、孔继孟、孔尚先、吉兆来、郑之彦等,均以各有专长驰名于世。江浦人丁毅著《医方集》、《玉函集》、《兰园秘方》等,医药知识甚为丰富。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曾登上牛首山、茅山采药,他寓居下关静海寺,考察研究郑和从南洋诸国带回来的外国花草,他在著作《本草纲目》中增补番药、夷果二部,这在我国医学史上确属创举。后来,这部书在南京刊印,为南京医药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明代南京宫苑、衙署、寺院、明孝陵等建筑,以及其它许多文物,惜毁于明末和清代咸丰年间的兵火。但是,高坚甲于天下的明南京城垣、灵谷寺的无梁殿、鼓楼与大钟、明远楼、明故宫遗址石刻,及明孝陵和明功臣墓石刻等,都比较好的保存下来。另外,考古工作者科学发掘了近百座明代墓葬,出土精美的丝织品、瓷器、金银器、玉器、铁器,还有遗址出土的琉璃构件、大海船的舵杆和绞关木等,都为我们研究明代南京的繁盛提供了历史见证。
4.南京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中被清代地方志书列入名宦的有杨元杲、郑沂、顾佐、鲁崇志、王圹、孙懋、汪宗伊等二十多人。他们有的为官清正,有的为民除弊,有的为百姓办点好事,例如兴修水利等。在南京的六部、五府,也有为老百姓兴利除弊的官员。他们中特别为后人称道的是“清官”海瑞。公元1568年冬,海瑞到南京。次年六月,升南京右通政,外任巡抚应天十府。海瑞力摧豪强,抚穷济弱,勒令强占民田的豪强地主退田给农民,疏浚吴淞江和救济灾民。他的利民措施遭到大地主的反对,因受到给事中戴凤祥的弹劾,海瑞改督南京粮储。当他罢职时,老百姓沿街哭着送别,有些人家画了他的像供在中堂里。但因朝官从中作梗,海瑞被迫以病辞归乡里。直到公元1582年(万历十三年),海瑞七十二岁时,才又一次被荐任用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还没有到任,又调任南京吏部侍郎。他一到职就改革弊政,把多年来各衙门出票要街道商户无偿供应物品陋规禁止了。他说:“要南京城的百姓,负担南京千百个官员的出入用度,难怪百姓苦了!吏部是六部之首,怎么能不先想到百姓?”两年后,海瑞病故。死前三天,部里送来柴火银子,一算多了七钱银子,立刻退回去。死后,同官替他清点遗物,全部家财只有薪俸银一百五十两(一说只有十多两),绫、绸、绢各一匹,连丧事都是同官凑钱办的,见此情景,人们都忍不住掉下眼泪。为老百姓做了好事的海瑞,历史给了他应有的评价。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