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开平马降龙碉楼景区(福建开平碉楼)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2-02 18:15   点击:16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福建开平碉楼

记者从开平市文广旅体局获悉,10月1-7日,开平市共接待游客28.34万人次,同比增长10.12%,实现旅游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8.94%,基本恢复至疫情前同期接待水平。开平旅游市场红火的同时也呈现了一些新特点,其中,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乡村旅游景点受青睐,餐饮、民宿市场火爆,乡村旅游服务配套升级,更多游客选择在开平住宿过夜。

2. 福建开平碉楼历史背景

广东省江门市!

中国的碉楼主要分布在:

1、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地区的开平碉楼、台山碉楼。

2、四川省甘孜、阿坝地区的藏族碉楼。

3、湖北省罗田县金家河碉楼。碉楼是一种特殊的中国民居建筑,因形状与碉堡相似而得名。

3. 广东开平碉楼简介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它是我国第35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丰富多彩的广东文化的重要内容。那么,开平碉楼在历史上是什么时候,又是为什么而建起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它的兴起和历史意义。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市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市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更为颓败,开平人民迫于生计,开始大批出洋谋生,经过一辈乃至数辈人的艰苦拼搏渐渐积下了产业。然而到了民国,战乱更为频仍,匪患尤为猖獗,而开平因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同时侨眷、归侨生活比较优裕,遂成土匪四处劫掠之地,制造了无数惨案。据粗略统计,1912年至1930年间,开平较大的匪劫事件约有71宗,杀人百余,掳耕牛210余头,掠夺其它财物无数,曾3次攻陷当时的县城苍城,连县的长竟也曾被土匪掳去。

  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众匪抢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但这次行踪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截回校长及学生17人。此事轰动全县,海外华侨闻讯也十分惊喜,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后来,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也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宇。开平碉楼就此开始越建越多,越建越成规模。

  开平碉楼的建造在一段时期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避盗防涝

  碉楼的历史作用主要是“以避盗匪”。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常有洪涝之忧。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盗匪常常袭扰百姓,而碉楼非常坚固,一有洪水暴发或贼寇扰乱,村民就可入内躲避。

  (二)抗日据点

  开平碉楼,在抗日的战争后期,为阻止日寇由南路向广州撤退起过一定作用。其中,以坐落在赤坎镇腾蛟村的南楼最为出名,有司徒乡七勇士在此,战斗7天7夜,重创日军,最终被俘,英勇就义的事迹。

  (三)党地下活动场所

  开平境内不少碉楼在各个阶段党开展的革命活动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例如“中山楼”在抗日的战争时期就成为当时开平抗日救亡运动的指挥中心,开平特别支部、区工委、县委和四邑工委、广东省西南特委等领导机关均曾在此设立,各种革命活动的研究、布置,都在这个碉楼里进行。

  结束语:开平碉楼,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将西方建筑艺术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他们面对外国先进文化时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也对外国建筑艺术在中国乡村的扎根和保存起到了作用;同时,它也寄寓了侨乡人民的传统环境意识和风水观念,具有相当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应当妥善保护。

4. 福建开平碉楼布局特点

开平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华侨及香港、澳门、台湾胞,约有75万人,均分布在68个国家和地区。开平同时还拥有广东省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这里要划重点,有别于一些著名的岳阳楼、黄鹤楼、中山纪念堂那些独栋的著名建筑,开平碉楼并不指单独某一栋建筑,而是一类建筑的统称。此外,开平碉楼的发展和历史,也注定了开平碉楼与村落是不可分割的。

5. 请您欣赏广东开平碉楼

开平碉庄是成片的碉楼组成的,与碉楼的区别就是碉庄成片,碉楼是一幢楼。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6. 开平碉楼建筑

古罗马柱式。

开平碉楼中,汇集了外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兰风格拱券、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等。

7. 关于开平碉楼的资料详细一点

1、瑞石楼

开平第一楼,总共九层,楼体的建造堪称宏伟,屹立于竹林中,历史斑驳印迹给了它全新面貌。始建于民国十二年,历时3年,由在香港经营钱庄和药材生意致富的黄璧秀建造,为典型的居楼式碉楼。

2、迎龙楼

迎龙楼原名迓龙楼,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开平最古老的碉楼。四百年来,这座碉楼在抗匪和防洪的斗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村民对它们悉心保护,不断维修,使其完好地保存下来。

8. 福建开平碉楼介绍

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

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 古村落占地16公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