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泽州有哪些旅游景点
山西晋城周边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下面逐一介绍:
1、皇城相府
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央视大型历史连续剧《康熙王朝》、《契丹英后》重要外景地。
2、王莽岭旅游风景区
包括华北最大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王莽岭、世界围棋起源地棋子山、世界奇观挂壁公路和世外桃源锡崖沟等。
该景区地处黄土高原与中州平原断裂带之最险要处,由高低错落的五十多个山峰组成,是太行山风光的典型代表。最高海拔1665米,最低处仅800米。驻足山顶、太行雄姿尽收眼底。中原大地举目可睫。境内植被茂密,覆盖率达96%,暑期气温保持在18℃—20℃之间,素有“清凉圣境”之美誉。山上由下气候迥异,气象变化万千,一年四季皆为旅游胜地。
3、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
位于晋城市区北35公里的高平市神农镇,华夏始祖一炎帝神农氏活动的遗迹遗址,在全镇境内分布广泛,多达40余处。这里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发源地,这里传颂着“精卫填海”的美妙故事,这里有炎帝居住过的羊头山,有举国无双的明代“炎帝陵”石碑。炎帝行宫内的雕花石础和正殿“西游记”木雕图案,为国内现存雕刻之精品。
4、白马寺山森林公园
位于晋城市市区北4公里处的城区境内,面积达1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不仅自然风景旖旎如画,而且人文景观底蕴深厚,主要景点有“白马寺拖缰”、“白马禅寺”、“景公塔”、“石佛像”、“黑龙潭”、旅游滑道等。景区内的白马禅寺存有缅旬僧人赠送的六尊“玉佛像”、台湾佛教基金会赠送的三千册《大藏经》。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为寺院封笔提名。
5、蟒河风景区
境内有猕猴、大鲵(娃娃鱼)、麝、金猫、金雕、金钱豹、大黑蝴蝶和山白树、领春木、青檀、兰草、山萸树、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是保护猕猴和亚热带植被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风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有“山西动植物资源宝库”之美誉。特别是保护区内的猕猴,属我国自然地理分布的最北限。全长10公里的地面钙化景观,被地质学者称为中国东部惟一的钙化型峡谷奇观,号称“北方小桂林”。
6、钰山风景区
珏山景区地处太行山脉,主峰海拔973米,位于晋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的丹河南岸。珏山又名角山,其双峰对峙,巍峨苍翠,宛若—对碧玉镶嵌在太行山上,故名珏山。珏山风景素以险峻、雄奇驰名,古有“晋魏河山第一奇”之美称,“珏山吐月”为晋城四大名胜之一,2009年10月珏山景区入选中国百佳避暑名山。
7、山里泉旅游风景区
位于太行山南部,晋豫两省的泽州、阳城、济源三县市的交汇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造就了举世罕见的、独特神奇的地质地貌奇观,涛涛的沁河水九曲十八弯盘绕婉延犹如一条蛟龙雄踞在大山深处。景区近邻207国道18公里,距晋城市区50公里、济源市区51公里。侯月铁路从景区穿越而过并设有车站,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内有风光秀丽、群峰壁立的山川;有湍流不息的沁河;有清泉溪流;有美丽宽阔的湖面、清澈的湖水碧波荡漾;有宝贵的名胜古迹、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与传说;有丰富的野生资源(弥猴群);有现代气息中型水力发电站(拴驴泉水电站);有环境幽雅、服务上乘,集食宿、娱乐、休闲、会议、培训于一体的度假村。这里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原始生态环境保护完整,是人们旅游、度假的理想胜地。
8、王莽岭旅游风景区
包括王莽岭、锡崖沟、昆山、刘秀城四个景系,由晋城市兰花集团2003年开始经营开发。总面积150多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00余米,最低处跌入河南省辉县市境内仅300米左右,是南太行的最高峰,风光秀 丽,景色诱人。这里的云海、日出、奇峰、松涛、挂壁公路、红岩大峡谷、立体瀑布,形成了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素有 “清凉圣境”、“避暑天堂”“世外桃源”、“太行至尊”之美誉。毛泽东生前秘书、当代诗坛领袖李锐畅游景区后称赞道:“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 聚,何须五岳攀。”
2. 泽州县景点
蟒河生态旅游区,司徒小镇,珏山,九女仙湖, 天官王府,丹河龙门风景旅游区,皇城相府,大阳古镇,开化寺,卧龙湾康养小镇,白马寺,柳式林居,晋城博物馆,景德桥,长平之战遗址,晋冀鲁豫野战军十二纵队整军地旧址,王莽岭,寻梦小镇,大粮山,黄围山,炎帝陵,羊头山,红豆杉大峡谷,武家湾
3. 泽州景区有哪些地方
1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
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14个省、市,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
2 窦庄村
沁水县窦庄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传统村落。窦庄古堡建筑群位于晋城市沁水县东南部沁河河畔,西距沁水县城约50公里,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文化深厚,是晋东南地区明代中后期名重一时的大型古堡建筑群。
窦庄古村落不大,其地形和南面的郭壁村一样,也是背山面河,坐落在沁水西岸。窦庄是明朝天启年间兵部尚书张五典的故里,张五典为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其子张铨为明朝万历甲辰(1604年)进士,后清兵入侵,张铨在辽东战死殉国。清兵入侵及明末社会动荡,张五典开始感觉到明朝危机,告老还乡后,就开始着手修筑窦庄城。不久后张五典因病去世,后有张铨的妻子霍氏率家人于崇祯二年( 1629 年)历时九年告成。
建成后不久,于崇祯四年(1632年)遭到流寇的围困,霍夫人率族人奋起反抗,四天四夜过后流寇无功而退。后来又多次击败流寇的进攻,窦庄因此也被称为“夫人堡”。周边村落也开始先后效仿,在方圆五十里内建起数十座城堡。现城内保存较完好的建筑有尚书府、九宅院、念修院、怡善院、贾家大院、古公堂等十余座明清院落。
3 西黄石村
西黄石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北义城镇,村内街巷纵横,古房连片。原来西黄石村古名叫金玉村,始建于唐代。
西黄石村现存的清代民居,规模最大的是杜家大院。这些建筑基本集中在村中的东、西两条胡同中,其中西胡同保存下来的民居院落最多。
因为商人的局限性或者经商的规模小吧,没有那种错乱别致规模宏大的院落,可观赏性一般。
4 郭峪村
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是太行山麓一座城堡式村落。堡内是独具特色的明代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乡村第一城”。郭峪村历史久远。为郭氏家族所建,以姓氏命村名。郭峪始建村当在唐初。明朝时,郭峪为里,到了清朝,又称镇。民国六年(1917年)实行编村制,郭峪里改为郭峪村。
现在的郭峪是明崇祯十一年(1638),为了防御流寇和农民起义军而修建的。城呈东西窄南北长的不规则形状,高12米,阔5.3米,城周1400米。城堡设东、北、西城门3座,另有东水门1座、有敌楼10座。郭峪的城墙上,开凿有三层六百余眼窑洞,居住与防守功能兼而有之,郭峪城墙因而也被形象地称为“蜂窝城墙”。
明清两代,该村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一共走出了18位举人和15位进士;加之商贸发达,民居修建成一时之盛。现仍有保存完好的明代民居40院、1100余间。院落门楼多呈高挑牌标式,斗拱层叠,样式华丽,等级很高。民居多为四合院,为北方典型的“四大八小”格式。该村民风淳朴,居民生活中仍有用纺花车、织布机、碾磨、车驾、犁耙等物者。一些居民至今还保留着烧香拜佛、求神祭祖的习俗。
村内曾建有大小寺庙20余座,保存最为完好的是汤帝庙,为九开间大殿,庙内飞檐挑角的元代戏台高达20多米,气势恢宏,中国少有。
5 砥洎城
位于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润城村,建筑在一座小山咀上,占地面积约37000平米,其南接村镇,北临沁河,三面环水,呈半岛状。远望其城,坚如磐石的砥柱挺立中流,因古代沁河称洎水,故名“砥洎城”。 砥洎城建成于明朝崇祯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砥洎城原为古寨,目的主要是防御。大规模的建设在明末,崇祯6年,时任北京大兴县知县的润城人杨朴,为保家人免遭李闯王兵灾、流寇之苦,筹资数百万银两,动工修建砥洎城,崇祯11年砥洎城建成.。
砥洎城的蜂窝型城墙在中国的建筑史上是别致奇特的,整个城墙是用罕见的炼铁坩埚和青砖石料,以炼铁矿渣调浆筑垒而成。
步入城中的丁字形住宅巷道,穿梭在时光的隧道里,不由得惊叹古人的奇思妙想,坩埚城墙、望楼、炮口、藏兵洞等防护措施、丁字形的住宅通道,四门八窗等等,还有那镌刻在门楣间浓浓的书卷气息,震撼、沉思、激动,多种情绪交杂在一起,绕过时光,驻足浅酌。
目前小巷里居住的居民,被分隔在了大大小小的院落里,同当地的坊一样,每一个院落也都有着诗情画意的名字,看着就让人沉迷,比如:“素屡居”、“笃庄居”等等。但后来听当地的老人说过去这里被分为十个坊,每个坊都有着自己的名字,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目前只留下“世泽坊”这一块匾额了。
6 上庄古村
阳城县润城镇东北4公里的山脚下,一个群山环绕,清溪穿流,林木茂盛,风景优美的小山村,这就是明代著名政治家、财政家、文学家王国光的故里,人称“天官王府”的上庄村。虽处群山僻壤,却堪称文化之乡。明末清初百余年,曾出过5位进士,6位举人,秀才、贡士百人之多。
上庄古村因成功保留了五个时期的古建筑被众多游客知晓,古建专家称其为古村落保护的杰出典范、“中国民居第一村”。近年电视剧《白鹿原》、《三滴血》以及电影《烽火别恋》在此地拍摄,更加使其名声大噪,成为不少人穿越体验胜地。
上庄古村完整的保留了自元代开始,元、明、清、民国以及解放后各历史阶段的建筑,是建筑史上的活化石,是一个有着完整年轮的建筑群,皇城相府主要是以清代建筑为主,湘峪古堡以明代为主,不具有多朝代风格建筑。
为什么上庄古村能够存活千年还有人居住?而不是像其他地方的古建筑民居一样成为了只可远观的旅游产品,这期间的上千年有什么样的人曾为保护这里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吗?能保持千年有五个原因:一是因为建筑材料、建筑质量过硬;二是村内有丰厚的财富,充足财力支撑;三是因为山西气侯干燥,适合木制结构古建筑的保护;四是晋城不在地震带上,避免了地震对其的影响;五是文革中只是破坏了建筑三雕,建筑主体太过结实无法破坏。最重要的就是上庄古村的修缮保护一直在进行中,村民们都在努力。
原汁原味的古村落,朴实无华的民风民俗,活着的古村落形态都是充满韵味的。上庄古村最值得人称赞的除了历经千年的古建筑和特色美食八八宴席还有民风民俗,家风家训等软实力,如央视乡愁栏目挖掘的"慎独"文化。还有景区重点打造的民国风情一条街以及影视基地、电影小镇,都值得游客留恋。
古村的那些庭院,每一个都积累了很多历史沉淀下来的东西,静静的在那儿等着人们去感受。走进庭院也会让人浮想联翩,当时人在那种小院子里头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生活?
7 湘峪古村
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整个古村落是一个完整的城堡式建筑,400年来,一直气势恢宏地矗立在山崖坚石上,被称为“中国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中空的古城墙、绿莹莹的护城河、中西合璧的民居、全国罕见的“双插花院”,让它显得格外神秘。
湘峪原名相谷,整个村庄城堡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质朴大气,固若金汤。兵洞连城的建筑,被专家称为民间军事工程的顶峰之作。
明代末年,流寇四起,但是沁河流域繁荣富庶,为了保家护院,皇家“工程师”孙鼎相把自己的家乡建造成了一座防御式古堡。孙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孙氏三兄弟曾同朝为官。老三孙鼎相曾任工部营缮司主事,主要负责皇家工程的建造和修缮。古堡建成于1634年。
高10米至25米的城墙气势恢宏。由一孔孔窑洞组成,东西贯通,成中空结构。堡内古民居高大古朴、中西合璧。河水护城,群峰环绕,苍松翠柏,层楼叠院,高低错落,屋依着城,城偎着山,粗犷雄伟。这个湘峪古堡,山光水色,一幅质朴大气、古韵悠悠的画卷。
城内建筑由东西向两条街,和南北向九条巷道将其分割有序,现存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帅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特别是修筑于城垣之中的藏兵洞,中西合璧的状元楼、探花楼以及固若金汤的城墙防御体系极具特色。
⑥郭壁
郭壁村位于沁水县端氏镇和阳城县润城镇之间的嘉峰镇以北的沁河西岸,属沁水县,村落依山建,背山面河。古为沁河的一个重要渡口,是明清时期的商贸重镇。因水运发达,经济繁荣,古有日进斗金之说,故当时人们称其为“金郭壁”。据现存史料记载,在北宋哲宗赵煦年间(公元1085—1100年),郭壁在周围方圆百里就有盛名,至清朝乾隆年间(1735—1795年)达到鼎盛时期。
伫立沁河东岸眺望,郭壁村保存的大量明清建筑鳞次栉比。这个流淌了千年历史长河的古镇,其古城坝明朗可辨,古渡码头原址尚存,铺着石板的古驿道穿村而过,楼映院连五里多长,历史上号称“五里金郭壁”。昔日的城廓遗迹、古朴的民居、恢宏的寺庙等古建筑,辉映在沁水古八景之一的“沁渡秋风”胜境中,充满了江南的风韵和水乡的情趣。
由郭壁村北进入村内,一座低矮的古城门印入眼帘,城门门额上“郭壁”二字依稀可辨。张、王、赵、韩,是古郭壁的四大姓氏,也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从明代以来,郭壁先后出过16位进士,均出自四大姓氏。虽然岁月流逝,可这些当年的风云人物,至今在村里仍然留有宅院。这些宅院就坐落在“五里金郭壁”古商业街两侧,由北至南依次排列。
在街道西侧,一座高达十几米的门楼上有三个大字“进士第”,两侧八字靠壁下置威风凛凛的滚球狮子,狮座抱鼓,气派非凡,直观感觉非常排场、讲究。
从保存至今的门楼名来看,建于明末清初的郭壁是典型的古堡式村落。为加强其防御功能,村内被划分成许多区域。这些区域并非互不相关,而是被内门楼或过街楼巧妙地分成若干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街区。街区中,王家的“三槐里”“青缃里”保存完整,仍显示着当年的豪华气派。
9 南安阳村
位于阳城县城东南的凤城镇南安阳村,作为一座古村落,是非常对的起这个名声的。
现村中明清古建筑遗存较多,民居院落木雕十分精美,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智慧和超凡的创造才能。最出名的还是潘家大院。
潘家大院占地总面积约20000平米,共有院落53个,房屋1600余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潘家十三院,其占地总面积6000余平米共有房屋390余间。建筑特色是我国北方清代稀见的九间头四合院。也是北方最大的四合院。潘家大院规模宏大,错落有致,特别具有参观价值。
10 贺坡村
贺坡村位于晋城市泽州县西部大东沟镇北部丘陵山区,长河中游,东距晋城市区15公里,南距东沟政府1.5公里。贺坡村古称贺跋村,贺坡村发展建于宋朝,有悠久的历史,传闻,取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妃子贺金蝉在儿子死后跋山涉水回乡之意。
村中现存明清历史建筑规模达52800余平方米,有寺庙建筑、民居建筑和其他公共建筑,如石桥建于明朝,属于典型的建筑遗产型村落。村中的建筑充分运用了古代坐北朝南的选址理念,在院落布局上多有:一进四合院、二进四合院、棋盘院、簸箕院等格局。院落中的门楼、影壁、砖雕、石雕等小品建筑和建筑艺术十分精湛,村中的青石古道车辙印和马蹄印十分明显,完整地保存了明清古貌。
村庄整体街巷格局呈现“月”字型,“月”口向长河方向,从东到西为上街、门里街、底街,从北到南为后街、官道街。官道街为村庄南边的一条青石古道,由西至东成约30度坡状,车辙印迹深约五公分,是古时沁水通往泽州的必经之路。
11 良户村
良户村被誉为一座活着的太行古村落,位于高平市西部。
这里是清代高平号称“三阁老”之一的田逢吉故里,民居古建 遗存十分丰富。那高低错落的阁楼老房,结构精巧的院落布局,美妙绝伦的“三雕”艺术,无一不透射出古朴厚重的明清风貌和人文遗物。
良户村依山傍水,三面环山 ,一面绕水,建筑依自然形势顺势择吉选址,东西较长,北高南低。街道有后街、西街、东街、太平街,多数是沙石铺砌,排水流畅,对古村落的保护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主要古建有蟠龙古寨,玉虚观,侍郎府等。
12 苏庄村
苏庄村位于高平市南8千米处,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这里依山傍水,地势优越,曾是清朝的交通要道,现今村落内晋商大院高度密集,素有“苏庄民居冠全县”之称。
村中民居古建星罗棋布,古街老巷旧貌犹存,其中仅清中前期的院落就有近百处,其中以明代中叶至清代初年迁入的贾、杨两姓院落保存最好形成了独特的苏庄古院落。
贾杨院落都有着晋地的风范:墙厚楼高,庄重典雅,院落大门均是台基高筑,大门都有精致的眺阁,砖雕照壁的功力自然也是高的,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有南国建筑的秀雅风格。它的建筑艺术、装饰艺术、雕刻技巧鬼斧神工,超凡脱俗,别具一格,并巧妙地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院,既显得出家族的阔绰,也能品得出晋商们的居住格调。
翠锦堂是杨家最经典的大院,堂内院落成群,除主体大院和书房院、马房院外,还有占地七亩的大花园。大院建筑威严高大,整齐端庄,走进院里,住宅厅房富丽堂皇、井然有序。另外,贾家也有较为出彩的“长门院”、“老桥底院“贾氏老院”、“九宅院”等宅院。
4. 泽州有哪些旅游景点介绍
晋城,山西省南部的一个地级市,古称“建兴”、“泽州”,被誉为“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古色古香,文化底蕴深厚。
一,司徒小镇
位于晋城市区中心东北部,是一个体验山西民俗和美食的好去处。国庆节是司徒小镇的黄金游玩期,漫步在古色古香的明清老城中,高高悬挂的灯笼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舞狮、舞龙、踩高跷、跑旱船等民俗表演更是精彩。吹糖人、画糖画、剪纸、画脸谱等昔日的民间技艺,在小镇上轮番登场。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又回到了明清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小镇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绝技“打铁花”演出精彩纷呈。夜幕降临时,千人赤膊上阵打铁花,表演现场炉火正旺、铁水火红,汗水混合着铁水,朵朵铁花如天女散花,绚丽夺目,夜空之下火星璀璨,犹如天女散花。
二,大阳古镇
古称“阳阿”,有着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秦皇置县、汉主封国、西燕设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阳古镇沉淀出了丰富的礼乐文化、宫廷文化、仕官文化、工商业文化和军事文化。明清时期,勤劳智慧的大阳人将煤和铁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手工钢针远销海外,被誉为”煤铁之乡"、“九州针都”。大阳古镇规模宏大,文化璀璨,为三晋大地古城镇之首,被誉为“三晋第一镇”。
三,湘峪古村落
其位于沁水县郑村乡,是一个耸立在悬崖坚石上的城堡式古村落。因明代名宦孙氏三都堂建于村内,因此被誉为“三都古城”。古城内道路状如"棋盘”,路面用石磨盘铺地,五纵三横的街道均由“丁”字型组成街巷网络。街巷两边有着“四大八小”的双层或高层民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保持完好。古色古香的“四都首司”巨大额匾高悬在三都堂的门上,明万历皇帝御赐的“三世少宰”及“二世清乡”的石牌遗迹可寻。
四,商道古镇
位于阳城县东北部,濒临沁河,处于太行古堡密集区,具有2200余年历史。商道古镇依山傍水,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现在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村落”。自古这里就是去往塞外的交通要道,也是各地商贾汇聚、物资集散之地。货栈仓房、钱庄、油坊、酒馆、饭馆等商家建筑排列在村中大街两侧,古色古香,非常具有年代感。
五,郭峪古村落
位于5A级旅游景区皇城相府南300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太行山麓一座城堡式村落。城内是独具特色的明清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誉为“中华民居之瑰宝”。又有“中国乡村第一城”之称。郭峪古村落景区规模宏大,形制完备,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有城垣城楼、官宦府邸、宅第民居、庙宇祠堂、店铺作坊、苑囿园林、门楼影壁、水井、遗址等,是沁河流域一处极具地方特色的古代建筑群。
5. 泽州县好玩的景区
市区坐10路车
在黄花街最南端(汇迁小区东面),往东走一点有个坡(路不是很好,也不宽敞,不过直通驾考中心),一直顺路走,一会就到。
6. 泽州旅游景点大全
金凤水系公园凰广场,晋城市博物馆,泽州公园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