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农风景区管委会领导班子
陕西省一共拥有十个地级市,分别为:1、关中五市: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2、陕北二市:延安、榆林3、陕南三市:汉中、安康、商洛
一、西安:1、11个市辖区:新城区、莲湖区、碑林区、未央区、雁塔区、灞桥区、阎良区、长安区、临潼区、高陵区、鄠邑区2、2个县:蓝田县、周至县
二、咸阳市:1、2个市辖区:秦都区、渭城区2、10个县:彬县、长武县、淳化县、旬邑县、乾县、永寿县、武功县、三原县、礼泉县、泾阳县3、1个县级市:兴平市
三、宝鸡市:1、3个市辖区: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2、9个县:陇县、千阳县、凤翔县、麟游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凤县、太白县
四、铜川市:1、3个市辖区: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2、1个县:宜君县
五、渭南市:1、2个市辖区:临渭区、华州区2、7个县:大荔县、合阳县、白水县、澄城县、富平县、蒲城县、潼关县2个县级市:华阴市、韩城市
六、延安市:1、2个市辖区:宝塔区、安塞区2、11个县:延长县、延川县、子长县、志丹县、富县、黄陵县、黄龙县、洛川县、吴起县、甘泉县、宜川县
七、榆林市:1、2个市辖区:榆阳区、横山区2、9个县:府谷县、佳县、米脂县、清涧县、靖边县、定边县、绥德县、吴堡县、子洲县3、1个县级市:神木市
八、汉中市:1、2个市辖区:汉台区、南郑区[11]2、9个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
九、安康市:1、1个市辖区:汉滨区2、9个县:宁陕县、石泉县、汉阴县、旬阳县、白河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
十、商洛市:1、1个市辖区:商州区2、6个县:柞水县、镇安县、山阳县、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
十一、杨凌示范区1个区:杨陵区杨陵区,陕西省咸阳市辖区(正式行政区划),名义上杨陵区隶属于咸阳市管辖,但其正式行政管辖权限交由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行使(即实际意义上属于杨凌示范区管理的下辖区)。因辖区内有隋文帝杨坚的泰陵而得名。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东距省会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市86公里。
2. 神农架文旅局分管领导
有用,代表志愿者身份,同时记录志愿者服务时间及内容。
3. 神农镇领导班子
简介:随州神农百菇园食品有限公司于2013年03月19日在随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张道军,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香菇、木耳等食用菌种植、收购、生产加工及其制品销售等。
法定代表人:王光涛成立时间:2013-03-19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421321000007331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公司地址:湖北省随县殷店镇工业园
4. 炎帝神农风景区管委会书记
生辰:古历四月二十六日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
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炎帝神农在位120年,传七代世袭神农之号,共计380年5. 神农架林区旅游局局长
宜昌市历史悠久,距今一、二十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四、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伐楚,拔郢烧夷陵,置南郡,夷陵之名始见于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
两汉时,分属荆州南郡和武陵郡,置有夷陵、夷道、枝江、当阳、临沮、秭归、佷山等县。
三国时,大部地域始属魏,又属蜀,旋属吴。晋置宜都郡,统夷陵、夷道、佷山、宜昌(分夷陵西境而置)4县,宜昌之名始见于史籍。
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同。梁称宜州,西魏改名为峡州。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峡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4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
唐初,改夷陵郡为峡州郡,领原4县,属山南东道。
天宝初又改为夷陵郡。
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峡州,辖原4县,仍属山南东道。五代时,峡州曾并入南平国。
宋代复称峡州,仍领原4县,属荆湖北路。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4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
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3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
清顺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隶属荆州府。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夷陵州为宜昌府,改夷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5县及归州、鹤峰2州,隶属荆宜施道。宜都、枝江、当阳、远安4县属荆州府。
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
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8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28年至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在许多地方建立过革命政权。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
1949年5月20日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同月在当阳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6月11日,中共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
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区解放。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8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9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
1951年,改湖北省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
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此时,宜昌专署辖9县1市。
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8县1市。
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
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
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
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
1979年7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
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3个县级行政区。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设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
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
6. 神农架风景区管委会
湖北省共有39个市辖区,26个县级市(其中省主辖3个),35个县,2个自治县,1个省直辖林区,共103个县级区域。
1.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辖2市6县国土面积24111平方公里,人口约41万。
2.十堰市共辖5县1市2区国土面积23700平方公里,人口约340万。
3.宜昌市共辖3市5县5区国土面积21084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
4.襄阳市共辖3县3市3区国土面积19775平方公里,人口约560万。
5.黄冈市共辖7县2市2区国土面积17446平方公里,人口约626万。
6.荆州市共辖3县3市2区国土面积14067平方公里,人口约680万。
7.荆门市共辖1县2市5区国土面积12404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
8.咸宁市共辖4县1市1区国土面积10023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
9.随州市共辖1市3区国土面积9636平方公里,人口约260万。
10.孝感市共辖3县3市1区国土面积8910平方公里,人口约530万。
11.武汉市共辖13个区国土面积8483平方公里,人口约1300万。
12.黄石市共辖1县1市5区国土面积4582平方公里,人口约270万。
13.神龙架林区共辖3局2个管委会国土面积3253平方公里,约8万人口。
14.天门市省直辖国土面积2622平方公里,人口约120万。
15.仙桃市省直辖国土面积2538平方公里,人口约160万。
16.潜江市省直辖国土面积2004平方公里,人口约90万。
17.鄂州市共辖5个区国土面积1596平方公里,人口约110万。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