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潮州八大景区绘画
1、琴棋书画
在中国古代,弹琴(古琴)、弈棋(围棋)、书法(毛笔)、绘画(国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养性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合称琴棋书画。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围棋是由中国首创,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水墨画也是中国独有。所以,琴棋书画体现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2、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3、皮影戏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还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5、泥塑艺术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中国泥塑艺术最著名的有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敦煌石窟彩塑等。如今,泥塑艺术是人们追求返璞归真的具体写照。
6、编织工艺(中国结)
编织工艺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辽代已有了精美的编织生活用品。清代以后更是遍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其编织用材多种多样,有柳条编、藤条编、高粱杆编、草编、竹编、绳编、金属编等。其实,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是一种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内涵丰富的传统吉祥饰物。
7、木偶
木偶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的木偶可能与奴隶社会的丧葬俑有关。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如今,木偶戏的类别也很丰富,有辽西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邵阳布袋木偶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石阡木偶戏、阳提线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临高人偶戏等分支。就演出形式而言,可概括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药发木偶五种。
8、杂技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杂技就已经萌芽。汉代是中国杂技的形成和成长期,汉代角抵戏迅速充实内容,增加品种,提高技艺,终于在东汉时代形成了一种以杂技艺术为中心汇集各种表演艺术于一堂的新品种——“百戏”体系。中国杂技有严密的内向性,每一种技艺都是代代相传。同时还有地域性,如中国北部的河北省吴桥县就是有名的杂技之乡。杂技艺人尊师重艺,对先辈传下来的技艺,总是千方百计的保存下来,传递下去。
9、风筝
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当今,我国的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山东潍坊每年都会举办风筝节。
10、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龙舞狮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龙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打锣打鼓,舞龙舞狮助庆。
以上十大中国民间艺术,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珍贵的艺术瑰宝。它们凸显出“中国范儿”,不仅广受国际友人的欢迎,也在中国人民的世代传承之下,不断发挥出新的光芒。
2. 潮州古城绘画
饶宗颐1917年出生于广东潮州,1959年著代表作《敦煌写卷之书法》附《敦煌书谱》。1962年获法国汉学儒莲奖。
3. 潮州八景手绘画图
潮州市没有十大古桥,潮州只有广济桥闻名全国。
具体介绍
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
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区著名文物旅游胜地,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4. 潮州文化绘画
潮州多聚族而居,沿江沿海平原地带,经济比较发达,许多望族多聚居在这些地方,旧县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况。因此,城乡居民均有浓厚的氏族观念,体现在聚落建筑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
潮州村寨到民居,选址相当讲究,首先要找相地先生起卦,选“穴”一般是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围寨的建造先会从环境的角度考虑,比如在蟹地建八卦形的围寨,鼎地宜建圆形寨,蛇地也会考虑建椭圆形寨,‘虎地’一般会盖成方形寨等等。依地理形势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形式,力求和环境的统一合拍。
潮州民居的建筑方位一般是取朝南偏东的,以南为主。这样一来,冬天可挡住严寒的北风,夏天则可以接受凉快的南风。在有山的地方,会利用山岳作为靠山,以远峰作为朝向,采取坐实朝空、负阴抱阳布局;在近水的地方,以水为护卫形成了各种形状的村寨。
潮州民居平面类型很多,最基本的形式是下山虎与四点金,下山虎在当地也称爬狮,下双虎,它是三合院的形式,四点金是一种四合院形式,其他民居大多以四点金作为基本单元加以组合发展而成。
“四点金”是潮俗独特的村居,是一种多层次、对称、平衡、结构完整的平房式宅第。外围一般有围墙,围墙内打阳埕,凿水井;大门左右两侧有“壁肚”;一进门就是前厅,两边的房间叫前房;进而是空旷的天井,两边各有一房间,一间作为厨房,称为“八尺房”;另一间作为些草房,一般称为“厝手房”;天井后边为大厅,两边各有一个大房。“四点金”的构筑还有多种:只有前后四个正房,没有厝手房及八尺房,而四厅齐向天井的,称“四称会”;前后房都带八尺房和厝手房的,则变八房为十室的称为“四喷水”。如果有“四点金”外围建一圈房屋,则谓之“四点金加厝包”。旧时只有殷富显达的家庭才能建造。
在潮州民居中,“下山虎”是随处可见的一种样式,也是潮汕“府第式”民居的最基本构成单位。“下山虎”又名“爬狮”、“双跑狮”,是由三面房屋和一面墙壁组成的;正屋为三开间居中,中央开间是“大客厅”,两侧各有一间“大房”;正屋前为天井,天井两侧各有一间一开间的“厢房”(俗称“伸手”与“大房”连接;前为高墙,墙上开门,形成“一厅二房二伸手”的平面格局。“下山虎”还有一种样式:大门侧开,占去一侧的“伸手”位置,称为“单跑狮”,也有因用地的限制,厢房为单泻水屋顶的廊房形式。
“四马拖车”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四点金”的复杂化。“‘落’是潮汕方言,即进的意思。第一进有凹形门厅,俗称‘门楼肚’。一进与二进间,有天井及左右两道通廊。过了天井便是二进,二进有面阔二间的大厅,两边各有一间房子称为‘大房’。二进和三进中间也有天井,三进的结构与二进相同,只是三进的大厅后面隔开一块狭长的暗间,称作‘后库’。后包指三进后面的一列房子。整个建筑格局就像一驾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子,故名‘四马拖车’”。
在潮州民居建筑中,厅堂尤为重要。前厅是一家之门户,是给人以第一印象的地方;中厅是交友会客、宴请亲朋和举行习俗仪式之处;后厅是敬长拜祖,表达孝心之地。厅堂通常是家庭成员共同参加各种活动的地方,然而,在多数场合下,厅堂也是家长行使权利或发挥影响之地,厅堂的使用与家长的主要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厅堂在住宅中的地位就像家长在一家之中的地位一样,在分等级正名分时,它理所当然地居于首位,成为了住宅的主要轴线所在。
祠堂是一宗族供奉祖先的场所,一个村寨大都以祠堂为中心,祠堂先建,再围绕祠堂建设其他民居。潮人很重视祖宗崇拜,祠堂的建筑大都要经过扶箕,取得祖先“同意”,且祠堂修建时的尺寸都有一套相当完整的本地营造法,每寸每尺都有有严格的规定,把几乎所有民居装饰艺术都在祠堂上展现,这反映了潮人饮水思源,报本返始孝思,又是潮人精益求精的体现。
潮州建筑的色调偏灰浊,着重于屋脊、梁架、墙头、檐下等重点部位加强装饰,而这些装饰构件往往同建筑构件的实用功能有关。所谓“通透”,是指建筑从整体上注意透风,既有利于建筑材料上去潮防朽、延长寿命,更着眼在潮州长夏无冬的自然气候条件下,居住活动舒适凉快。民居建筑内部空间讲究聚气、通风和遮阳,梁柱架叠,层层推进,重线条分割而纤细秀丽。
潮州民居从外到内极重装饰,而且追求豪华、典雅,其最大限度地对潮州的传统工艺美术如金漆木雕、工艺石雕、嵌瓷艺术、金属工艺以及书法、绘画艺术等进行了整合,有些建筑为了达到装饰效果甚至不惜重金,这使得潮汕民居的外观十分富丽壮观,厅堂内更是金碧辉煌,所以自古就有“潮州厝,皇宫起”、“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说。
古建家园-- 古建中国,以古建筑传统优秀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筑互联网创新平台!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
5. 潮州八景国画
湘子桥即广济桥,潮州新八景:滨江红棉、广场灯影、坊街亭韵、淡浮水墨、绿岛晴岚、桑浦禅泉、凤凰天池、柘林渔火,潮州老八景:鳄渡秋风,西湖渔筏,金山古松,北阁佛灯,韩祠橡木,桥春涨”、“凤台时雨”、“龙湫宝塔”。。。。。
6. 潮州八大景区绘画作品图片
潮州美食誉名海内外!潮州菜更是一种誉名中外的高档菜系。潮州菜以食材讲究,精细加工,形成了鲜美,清淡口味,以色香味型而饮誉中外。
潮州牛肉丸以肉味浓郁,肉质鲜嫩饱满,嚼劲十足Q弹而呈现在众人面前。
潮州生腌素有美食“毒药”之称。潮州生腌荤素都有:腌蟹,腌虾,腌蚶,腌鱼皮,腌虾菇(皮皮虾),腌生蚝等海鲜类生腌;还有鸡脚,鸭脚,鸭肠,牛肚,豆干,海带,青瓜等等,海鲜生腌清而不淡,鲜而不腥,蔬果凉拌咸香爽口、油润鲜醇。喜好之人,欲罢不能,才有美食“毒药”之称。
潮州鱼饭,是鱼不是饭,是道冷菜。渔民把鲜鱼在咸水煮熟放凉,直接食用。保留了鱼的本质原味——鲜甜。
潮州卤鹅,潮州甜汤,牛肉火锅还有数不尽的潮州小食:春饼,咸水粿,笋棵,猪肠糯米,菜头粿……
潮州最出名的就是潮州菜!欢迎大家来潮州游玩,吃正宗潮州菜,绝对不枉此行!
7. 潮州八大景区绘画图
1.潮州市紫莲森林度假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潮州紫莲森林度假村位于广东省潮州市的东北部,凤凰山东南方,距离潮州市区约16公里。这里依山就势,观仁者之山,傍智者之水,得天独厚,是一处恬静、秀美的自然生态旅游区。 潮州紫莲山是畲民族祖地、中国乌龙茶民茶之乡潮州凤凰山的重要一脉。紫莲山峦叠峰峙,形若紫莲绽放。清晨百鸟迎瑞气,傍晚-纳祥光,春夏漫游,如处云端,秋冬登高,步移景换,俨若世外桃源,神仙境界。
2.韩文公祠(韩愈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潮州韩文公祠是潮州八景之一“韩祠橡木”的所在地。也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祠宇。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韩愈,字退之,因自称郡望昌黎,又名韩昌黎。他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教育家。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以自己杰出的创作实践,一扫六朝以来蘼丽的文风,开创了中国散文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并且对后代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故世人赞颂其是“文起八代之衰”。韩愈公元768年出生在河南省孟县一个有着浓厚的儒家正统思想和文学气氛的小官吏家庭里。少年时期就勤力读书,并立下了积极用世的志向。然而,事与愿违,韩愈的一生,坎坎坷坷,失意多,得意少。
3.潮州广济桥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潮州城东门外,全长518米,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山,景色壮丽迷人。湘子桥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 该桥始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初筑石墩1座,置大船86只,架舟为梁,拴以大绳,成为一座浮桥。至明正德八年(1513)始建桥墩24座,其中,东段13座,西段11座。桥墩、桥梁均以巨石砌成,石梁长13米至15米,宽近1米,桥中间以18只梭船连成浮桥。
4.淡浮院(潮州淡浮文物收藏院)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淡浮文物院是近年新兴的景点之一,院内收藏着历代书法大家的真迹墨宝石刻。加上景色迷人,很多游客慕名前往。 淡浮院位于潮州磷溪镇的砚峰山夏湖风景区,由泰国著名潮藉侨领郭丰源先生倡议,众多海内外俊彦热烈响应捐资建设的一座开放式收藏院。
5.潮州绿岛旅游山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8. 潮州景点绘画
简介
凤凰茶属乌龙茶,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区。凤凰山是中国乌龙名茶之乡,位于潮州市区北部,主峰海拔1497米,终日云 雾缭绕,特别适宜种茶。目前山内有茶园面积4.5万亩,生产名品高山云雾茶, 品种有凤凰水仙、石古坪乌龙、名花、奇兰、黄旦、肉桂等,其中以凤凰单枞最 为出名,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茶叶边缘呈银米色,叶片绿色带黄,茶汤澄黄,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甘醇,具有色翠、形美、味甘、香郁的特点。凤凰茶中以凤凰单丛为最佳。凤凰茶曾在首届中国(国际)名茶博览会上“露脸”,夺得两枚金杯奖。凤凰单枞茶运用传统的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天然的黄栀花香、芝兰香、玉兰香、等香型的单枞茶。
凤凰茶和铁观音以及水仙、色种都是属于“乌龙”类的茶种。半发酵,绿底金边,可借产量少,所以冲工夫茶用的茶叶仍然是用“铁观音”一类的乌龙茶。绿茶、红茶是不适用于冲工夫茶的。
茶史追溯
潮州凤凰山的产茶历史十分悠久,当代学者已将潮州的产茶史追溯至唐代。民间盛传宋帝南逃时路经凤凰山,口渴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叶尖似鹪嘴的树叶,烹制成茶,饮后既止渴又生津,故后人广为栽种,并称此树为"宋种"或叫鹪嘴茶。明朝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初稿》记载:"茶,潮之出桑浦者佳",当时潮安已成为广东产茶区之一。清代,凤凰茶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列入全国名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潮安茶区茶园面积不断增长,茶叶品质也有很大提高。1982年起,凤凰茶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名茶鉴赏
凤凰茶品质极佳,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之特点。依品质档次分为单丛--浪菜--水仙三档,凤凰单丛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挺直肥硕,色泽黄褐,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郁、甘醇、爽口,汤色清澈,叶底青绿镶红,耐冲泡。凤凰单丛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茶诗为证
潮州春思
清 丘逢甲
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揽炭手亲煎。
小砂壶瀹新鹪咀,来试湖山处女泉。
注:处女泉位于潮州西湖公园)
小贴士
独特的潮州"工夫茶",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形成很有特色的潮州茶文化。潮州堪称为中国最讲究茶道的地方,这与当地的凤凰山盛产名茶有很大关系。潮州人饮茶在茶具、茶叶、用水和冲泡方法上都很讲究。在潮州,不论嘉会盛宴,或是闲处逸居,乃到豆棚瓜下、担侧摊前,人们随处都可以看到一幅幅提壶擎杯长斟短酌、充满安逸情趣的风俗图画。潮州工夫茶讲究茶具器皿配备之精良和烹制之功夫。茶壶、茶杯、茶盘、茶垫、水瓶、泥炉、砂铫、榄核碳等是必备的茶具。而严格的烹制又需按泡器、纳茶、侯汤、冲点、刮沫、淋罐、洒茶等程序进行,方能得到工夫茶之"三味"。正是这些特别的器皿和烹法,使工夫茶独具韵味,扬名天下。真可谓一茶入口,甘芳润喉,通神彻窍,其乐无穷。
9. 潮州八景画画
潮州八景旧时有内外之分,内八景是指于古城街巷之间,而外八景则指城外韩江两岸。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内八景已逐渐湮没,现在人们所说的潮州八景是指外八景,即“鳄渡秋风”、“西湖渔筏”(原西湖与韩江相通)、“金山古松”(曾名“马丘松翠”)、“北阁佛灯”、“韩祠橡木”、“湘桥春涨”、“凤台时雨”、“龙湫宝塔”(原位于北阁对面江心,现仍存遗址)。1 外八景▪ 湘桥春涨▪ 韩祠橡木▪ 金山古松▪ 凤凰时雨▪ 龙湫宝塔▪ 鳄渡秋风▪ 西湖鱼筏▪ 北阁佛灯2 内八景▪ 东楼观潮▪ 西园赏菊▪ 古刹梵唱▪ 府衙钟声▪ 莲花午照▪ 七星步月▪ 奎阁晨晖▪ 芦荻晚眺3 潮州新八景▪ 滨江红棉▪ 广场灯影▪ 坊街亭韵▪ 淡浮水墨▪ 绿岛晴岚▪ 桑浦禅泉▪ 凤凰天池▪ 柘林渔火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