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藏文化博物馆景区电话(西藏博物馆联系电话)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2-12-24 20:21   点击:23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西藏博物馆联系电话

西宁西藏博物馆开馆时间是早上8点半到下午18点。

2. 藏文化博物馆在哪里

不收门票

中博博物馆,成立于2011-02-21,注册资本为1018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李彤,经营状态为存续,工商注册号为110101013600805,注册地址为北京市丰台区东大街20号院四层403室,经营范围包括博物馆经营;组织文化交流;承办展览展示;会议服务;设计、制作、发布广告;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经济信息咨询;市场调查;教育咨询(不含中介服务);组织文物鉴定活动(未取得专项审批前,不得开展出境文物鉴定);销售工艺品、首饰、邮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珠宝首饰、金银制品;装帧流通人民币;酒类经营;销售食品。(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酒类经营、销售食品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3. 藏族文化博物馆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开馆了。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建成于2006年,建筑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全面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藏文化的综合型博物馆,也是青海省对外开放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最好范例。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的青海藏文化博物院二期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设计划投资两亿元,建设面积28000平方米,计划3年建成,建成后将成为生物产业园博物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省作为藏文化的发祥地区之一,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该省文化名省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按照规划,藏文化博物院二期项目建成后,博物院将在原有馆两万余件(张)文物,现有十个展厅的基础上再增设青藏文明史展厅、精品文物展厅、民间艺术展厅、学术报告厅、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室、研究室等。

同时,配套建设五星级文化主题酒店、青藏文化交流中心等辅助设施。建成后,生物科技产业园约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由藏文化博物院、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昆仑玉文化博物馆3座博物馆组成的博物馆群将更具规模,更加完善。

2006年集收藏、保护、展示、研究藏文化为一体的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建成开馆。

经过6年(截止2012年)发展,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院逐渐成为保护、传承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宣传展示大美青海形象的重要载体。

主要展厅

藏文书法展馆:通过一百多种不同风格的藏文书法,介绍了历史悠久的藏文化丰富内涵。藏文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淳厚的高原气息、浓重的乡土特质和明丽的雪域色彩,是祖国艺术宝库中的瑰丽珍品。藏文书法展馆通过展示、介绍,力求将藏文书法这一瑰丽珍品进一步继承发扬。

藏族民俗展馆:通过复原和展示藏族民居、服饰文化、民间工艺、马具文化、卡垫文化、宗教法器和生活用具,形象而生动地展现藏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独特的民俗民情。如馆藏的一块硬质方圆木上雕琢有许多动物和地方生灵图像的朵巴尔(祭祀模子),是整个藏区流传至今的祭祀模板文化的代表。

彩绘大观展厅:展出有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并受国家版权保护的《中国藏族彩绘大观》。《彩绘大观》长达618米、画面达1500平方米,上有唐卡700多幅,不同的堆绣图案3000多种,内容博大精深,其中包括藏族对宇宙形成的认识、历史、宗教、医学、艺术、民俗、文化生活等诸方面,堪称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藏族民俗馆:通过复原和展示服饰文化、民间工艺、马具文化、藏族卡垫和生活用具,形象而生动地展现了藏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独特的民俗民情。

藏医史展厅:通过藏医药学发展的七个历史时期的介绍,28位历代著名藏医药学家的事迹、塑像、名著和琳琅满目的藏式器物,勾勒出藏医药发展的辉煌历史轨迹,图文并茂地向人们介绍了作为世界医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并通过一位位造诣高深、影响久远的名医和他们对疾病的独到见解和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展示了作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的藏医史绚丽多彩的画卷。

曼唐器械展厅:展出的80幅唐卡,为祖国医药学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医药学史上亦属罕见。80幅曼唐作品(即彩色系列挂图唐卡),通过4900多幅小图诠释了藏医巨著《四部医典》中的比想学、胚胎学,解剖学、心理学、养身保健学、药物临床学等诸多内容。

这在世界医药学史上也是亦属罕见绝无仅有的。除此之外还展出了藏医临床中比较普遍用到的180多件外科手术器械。

古籍文献展厅:陈列了卷帙浩繁的藏医药文献中最具代表性的1000多函典籍,还展出有用传统工艺制成的藏纸,以金、银、珍珠、珊瑚等为原料书写的《四部医典》。

还展出了300多部现当代藏医药学书籍和珍贵的古籍印版。

药标本展厅:展出有2000多件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动物、植物、矿物标本,其中有利用汞、金、银等原料经特殊工艺炮制而成的、被誉为“甘露精华之王”的“佐太”。

还有已收入国家药物基本目录、受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的七十味珍珠丸、仁青常觉等成品药。

展厅不但展示了藏药学名著《晶珠本草》中所收载药物中的精品,而且也成了高原生物学的一个最精彩、最集中的展示课堂。

展厅的一侧,模拟高原雪山、湖泊、河流、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陈列有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野牦牛、雪豹、藏原羚、金雕、藏马鸡、旱獭等标本。

天文历算展厅:采用木雕时轮坛城、天文历算工具、古籍、历代有突出贡献的藏历算学家雕像和现代化科技手段,再现场景复原和模拟藏族历算的日月星辰运行状况,演示它在藏历推算、天气预报、测定方位等方面作用与推算方法。

主要藏品

藏族木碗

藏族木碗的种类很多,有大碗、小碗、盖碗、套碗、木钵等多种。一般木碗用桦木、成巴树、杂木的节雕琢而成。杂木做的木碗质地结实,不变形,不易破裂,纹理清晰。

金马鞍

金马鞍用木头做鞍板,前后鞍鞒用铁制作,鞍体外面包镶黄金饰片,其上零星镶嵌几枚绿松石。鞍的前桥分上下四层,主体图案为双龙纹,最下一层为镂空雕,第二层为龙头纹,第三层又以镂空雕,最上一层为双龙戏珠纹,周围以花草纹装饰。

藤盾

藤盾这块盾牌高60多厘米,呈圆形,外观有点像斗笠,藤条纵向编制,然后用铁条加捆,盾牌顶为一圆锥铁顶,制作精致而坚固,盾饰后面有把手,由于这块盾牌是真藤做的,加上相隔时间太久,边缘有些残缺。

藏式唢呐

藏式唢呐这种藏式唢呐,藏语称作“甲林”,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经常使用的管乐器,一般在宗教节日、活佛坐床、开光仪式等重大佛事活动中吹奏。

天铁

天铁的发源地被认为是古象雄地区和苏毗地区,后来流传到整个藏区,托佳种类繁多,有方形的、环形的;动物、几何图形、带扣、金刚杵、大鹏;还有吉祥图案、持金刚等神佛人物等图形。

藏族服饰

藏族服饰该馆征集有藏区各个地方服饰50余件,展出的有29件,并且以换展的形式将所有征集品展示于公众。

4. 藏文化博物馆游览时间

紫砂博物馆坐落于上海复兴东路733号,修建于2008年,是中国唯一一个以紫砂壶为主题的博物馆,紫砂博物馆内藏有200余把各类紫砂壶,其中70把是从2003年至2010年评出的“中国十大紫砂茗壶”。紫砂博物馆每天10:00至16:00对外开放

5. 西藏文化博物馆地址

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1994年7月列入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援藏62项工程之一,于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博物馆占地面积539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508平方米,展厅面积10451平方米。馆区中轴线上依次坐落着序言厅、主展馆和文物库房。西藏博物馆具有鲜明的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特点,同时又深刻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实用特点和艺术神韵。

6. 西藏博物馆附近景点

1.布达拉宫“布达拉”是梵语,又译作“普陀”,原指观音菩萨之居所。 作为西藏的象征,布达拉宫是所有朝圣者心中的圣地。也是世 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 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

2.大昭寺大昭寺,藏语为“觉康”,又名“祖拉康”,是藏传佛教信徒 朝圣的终点,在他们的心中,大昭寺之神圣,并不逊于布达拉 宫。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 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

3.纳木错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是西藏第二大湖泊。纳木错面积辽 阔,达1920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湖西南岸连绵不 绝的雪山是念青唐古拉山,风和日丽的时候,巍巍的雪山倒映 在湖水中,显得宁静而祥和。

4.羊卓雍错羊卓雍措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而羊湖碧绿 的湖水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水。湖水来自四周念青唐古拉山 脉的雪水,没有出水口,是雪水的流入与自然的蒸发达至一种 平衡。湖水随着光线的照射演变成为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羊 卓雍错集湖泊、雪峰与蓝天融为一体,彷佛置身人间仙境。

5.八廓街八廓街又叫八角街,地属西藏拉萨。它是最能代表西藏民风民 俗的千年古街,因其古朴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传统,入围 “全国历史文化十大名街”之列。八角街的店铺很多,很热闹 的一条街,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买,而且很便宜也很漂亮,但 是假的也很多。

6.拉萨河拉萨河,藏语称吉曲,意为“快乐河”、“幸福河”,两岸山 峰多在3600-5500米之间,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之一。傍晚时分 ,静静地看拉萨河日落,可以感受拉萨安静的一面。

7.罗布林卡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位于西藏拉萨西郊。园内有三百多 间房屋,是西藏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建筑最为精美的一处园 林。罗布林卡环境优美,植物、花卉种类和数量都很多,树荫 蔽日,好像拉萨的“世外桃源”。

8.哲蚌寺哲蚌寺,原名吉祥永恒十方尊胜州,藏语意为“堆米寺”或“ 积米寺”。位于拉萨市西郊十公里处的根培乌山-南坡上,整个 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 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早晨是拍拉萨晨曦照的好地方。

拉萨是个好地方,一定要去看一看。

7.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 电话

有云母岩。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建成于2006年,建筑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全面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藏文化的综合型博物馆,也是青海省对外开放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最好范例。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的青海藏文化博物院二期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设计划投资两亿元,建设面积28000平方米,计划3年建成,建成后将成为生物产业园博物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