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景区全域旅游优势(全域旅游的发展前景)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2-12-24 17:24   点击:7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全域旅游的发展前景

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导向,新的发展路径,意义在于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创我国旅游发展的新局面。

2. 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全域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指导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各行各业统一发展目标。以旅游为导向,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和城镇建设同步推进,对国土资源整理、资金投入整合也大有好处。统筹各方力量,全域发展旅游事业,旅游业将成为一项民生工程。

3. 全域旅游的发展前景分析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加强旅游规划统筹协调的重要举措,对于青岛旅游业陆海统筹、全域发展,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国际一流滨海度假旅游胜地具有重要意义。

4. 全域旅游发展情况

推动全域旅游和产业融合,必须立足于当地的特色。旅游只能作为一种锦上添花的方式,最重要的是产业!最怕的是产业空心化,最好的就是完善的产业链➕旅游,然后发展全时空,全方位,全要素的旅游!这样才能做到旅游与产业的融合!当然文化因素必不可少,要避免别把资源太当回事,别把文化不当事!

5. 全域旅游发展思路

全域旅游规划的三个基本:

1、明确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

要构建全域旅游,必须在对区域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发展条件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从全域旅游和旅游目的地两个维度对发展条件进行重新诊断,一方面结合现状,对照全产业参与、全要素投入、全空间整合、全季候活动、全旅游体验、全社会受惠等六大特征进行定性评价;另一方面要结合国际国内旅游目的地评判标准进行体系评估,以量化打分形式确定区域全域旅游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差距,进而明确全域旅游规划的重点任务。

2、塑造核心吸引物并明确功能空间划分按照全域旅游战略定位

结合产业功能布局,进行分区布局规划,分别对每个功能片区的公共吸引物集聚区域(含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等所在区域)、限制开发区(农用地、滩涂、草地、林地等生态脆弱的区域)、优化发展区(城镇、村庄、度假区及具备建设条件的荒山、荒坡、荒涂等区域)等空间进行划分,重点划定区域边界,界定土地性质和条件,分析片区空间结构,确定片区的重点开发空间,并进行片区旅游生产要素配置。各功能片区内容重点在片区核心吸引物如何构建、新增项目如何融合与引领、原有项目如何提升、片区旅游业态如何配置、环境承载力如何计算、公共服务设施如何配套等。

3、创新旅游发展规划,改革评价体系

发展全域旅游不能循传统思路,需要创新规划。要将旅游规划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全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理念,将旅游资源和其他资源合理配置。全域旅游模式的规划与景点旅游模式的规划不同,不只是规划景点景区、宾馆饭店,需要系统全面规划景点景区内外各种资源要素。发展全域旅游,必须树立科学的旅游观念,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创新相关的统计监测和评价体系。可以将发展旅游作为区域内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发展目标和重要考核内容,形成明确的任务分工要求,形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合力;创新旅游数据征集、分析体系,按照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新特点和新趋势设置评价体系。

6. 全域旅游的优势

全域旅游是指

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

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

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

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

实施系统营销

从而更好地满足旅游消费需求。

7. 全域旅游的发展前景如何

“全域旅游,具有以全产业融合发展,打破依赖门票经济的传统模式,从封闭式经营转向开放式运营。这就要求,全域旅游的发展必须以新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增加有效供给。可以说,没有新业态的支撑,全域旅游就是空中楼阁。”

于风贵认为,《方案》以重点抓跨界融合、创建国际化品牌为举措,主要聚焦于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跨界融合、拓展旅游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挖掘会展旅游经济巨大潜能,同时,突出品牌高端化、加快旅游国际化、促进营销精准化等举措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