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观光园的概念
对于农业观光园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界定,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农业观光园的特征、功能以及属性等方面对其进行描述,具体如下:
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属于农业生产的一种体制创新。它既是现代园林发展应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观光农业的一种形式。它的显著特点是以金融资本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为目的,重点突出参与性、观赏性和娱乐性,充分体现了农游的合一性。——李保印
农业观光园是一种崭新的园林类型,它并不单纯是某些农业技术措施的集合,也不是农业生产和景观元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陈巍、闫莉
农业观光园是开展农业旅游活动的场所,它以农业资源为基础,是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园林形式。其中农业资源包括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孟英伟
农业观光园是随着都市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而出现的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结合旅游观光的经营模式,且具备一定辅助设施的,集科技示范、生态观光、产业开发于一体的综合园区。——赵润江
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以本地文化为特色和性格,发展深度农业观光(观光、文化体验、养生、休闲、度假)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业态。成功的农业观光园一般都有科技农业、设施农业、农田大地景观、园林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生态有机农业等。——夏家勇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念,在这里将农业观光园界定为:农业观光园是以农业资源为核心依托,以旅游功能为核心展示,借助科技、相关辅助设施等进行创新性的规划、设计,从而形成的集聚科技示范、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以及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园区。
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城市公园对于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进行户外活动而言非常重要。人们在享受飞速发展的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远离大自然,污染严重,环境喧闹,住房拥挤所带来的一系列困扰。城市居民在公园中或散步、或游戏、或躺或坐陶冶性情,在公园文化中充分展示了城市生活的闲适美好。城市公园已成为提升城市文明、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远景设计研究院多年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经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几类:
1、地形
地形是一切室外活动的基础。地形在户外空间的主要功能有生态学功能、美学功能和使用功能。
2、园路
公园中的道路对于公园景观的联系及营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引导交通,联系各个景区和景点,同时还可以创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
3、水景
水景是自然界最壮观、最活泼的因素。在公园中,水体是不可缺少的景观要素。水可以构成多姿多态的园林景观,艺术地再现自然。
4、植物
植物是公园中有生命力的个体。它不仅能为人们庇荫纳凉,同时还能提供优美的景观视线,形成动态的季相变化。
三、观光农业景观规划设计有意义吗?
观光农业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产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融农业产业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型产业。远景设计院提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农业大国,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观光农业,既符合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是建设观光农业园区,要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缺乏内容特色等问题,需充分调查当地的情况,抓住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使观光农业在良性的轨道上稳步发展。
一、发展观光农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高效性,拓展旅游业的广度和内涵,形成农业和旅游业的新增长点,扩大农业的经营范围,带动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
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不仅仅是提供鸟语花香、屋舍俨然的环境,还可以使旅游者了解农村的风情习俗,探索久远的历史和名胜,休闲、疗养、购物,参与农业生产,体验农业劳动的乐趣等。其独特的魅力弥补了传统旅游的不足而越来越受到都市旅游者的青睐。
二、发展观光农业有利于解决农业的生态、社会效益与自身经济效益低的矛盾。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以动、植物为生产对象,不仅给我们提供粮食和其他生活资料,而且给我们提供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而农业又是天然的弱质产业,其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大,且多数农产品易腐烂,供求价格弹性小。而我国农业技术还相对落后,经营规格小,抗风险能力差。这使得我国农业风险大而相对利益低。
观光农业不仅以农业生产方式、多种参与活动、民俗文化吸引旅客,而且以优美的环境给游客以美的享受。由于开放观光而投资的公共设施,美化、清洁等条件的改善,可促使农村环境获得改善。在客观上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特别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其意义更大。
三、发展观光农业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
我国农业,第一产业尤其是种植业所占比例过重,75%的农村劳动力都在种植业,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则严重滞后,农业经济效益低下。观光农业打破了一、二、三产业的界限,它不仅直接对第一产业农业本身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而且作为先导产业的一种,还能带动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加工业和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保险业、服务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观光农业的发展必然引起区域农业产品的特色化,有利于形成对产品的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系列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发展观光农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
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约为4.4亿,其中剩余劳动力约为1.2亿,预计到下世纪初将达到2亿。过多的农村冗余人口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观光农业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为观光农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且投入不大,就业成本低。而观光农业的发展又与其他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根据乘数效应估算,一般认为,旅游业每创造1个直接就业的机会,就将产生另外3个间接就业机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五、发展观光农业有利于消除差别,缓解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一体化的矛盾。
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成为我国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大障碍,影响着我国城乡现代化的进程。观光农业增加了城市旅游者和农区农民的接触和交流,促使了新知识、新观念及现代意识的传播。同时,观光农业对农业生产和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懂农业科技的技术人员,而且需要高层次、复合型的管理人才。通过这些高素质人才的传播、带动作用,以及与都市旅游者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可以提高当地农业劳动者的素质,造就一代新型农民。
观光农业不仅满足了都市人民的旅游需求,缓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提高旅游农区的农民收入和劳动者的素质,而且,通过其示范和推广作用,可以带动整个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
六、发展观光农业将充分利用都市边缘农地,这除了有农业生产的功能作用外,还能对城市的合理发展起控制作用,防止城市无限制膨胀,或为未来都市的发展留出预备地。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