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州园林城市的植物景观特点?
:
(一)考究亭台轩榭的结构。亭台轩榭在结构上“绝不考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结构与中国传统修建作对照,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譬喻,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结构美。
(二)考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由于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放置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相同,讲的实在也是阻止对称,考究自然之趣。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崎岖愚昧任其自然”,还部署几块石头或种上花卉。这些放置,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考究花卉树木的映衬。花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作者先先容花卉树木栽种的良苦专心:既考究树木的犬牙交织,又照顾到季节的转变。再先容花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对照,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相符中国画的审雅观。
(四)考究近景远景的条理。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条理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目了然地展现在游览者的眼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明了到移步换景的兴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最后,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先容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考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修建的色彩美等。这是对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再次强调。
二、什么是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
内容根据出发点的不同有很大不同。大面积的河域治理,城镇总体规划大多是从地理,生态角度出发;中等规模的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常常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广场,小区绿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但无疑这些项目都涉及景观因素。我通常接触到的, 在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通常分为硬景观(hardscape)和软景观(softscape)。 据我理解硬景观是指人工设施,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
园林景观有一个重要项目是“人工造雾”,对于喷雾量以及成本节约方面有好的建议。
三、园林景观设计知识:寒地城市景观设计有哪些原则
1 以人为本原则
由于气候寒冷,寒地城市的景观设计有其独特的功能需求,满足市民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如活动场地尽量设计在避风向阳的地;公共活动空间应满足季节性特点,使四季都能充满活力的使用;植物配置应以夏季遮阴通风,冬季向阳防风为首要原则;广场、道路铺装选择防滑抗冻的材料等。景观功能与景观美学充分结合,将是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
2 地域特色性原则
由于气候的因素,寒冷城市具有地域性特点,虽然给城市居民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但是又给城市带来了独特的景观资源。一方面通过植物配置形成特有的四季分明的景观;一方面注重特有的冰雪景观给城市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特色,同时给寒地景观资源的挖掘和创造提出了新的挑战了,加强季节性再设计,补充冬季景观的不足,增强寒地城市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寒冷地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孕育的独特的地域文化,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是反映景观特色最直接的要素,注重从传统中汲取设计灵感从传统化到民族化再到国际化,以朴素自然、温馨典雅和功能主义的简洁风格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形成特有城市景观。
3 增强景观要素细节设计的原则
针对寒地城市的地域性,在景观细节上注入本土的文化元素,点滴的细节设计,恰如其分的表达文化元素,低调而含蓄却能提高文化品位,充分体现地域性的美学品质,形成原创的城市景观,体现鲜明的寒地文化特色,彰显城市的文化底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