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山市卫星三维地图高清
中文名称: 中山市
所属地区: 广东省
下辖地区: 5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
政府驻地: 东区松苑路1号
电话区号: 0760
邮政区码: 528400
地理位置: 广东省中南部
面积: 1800,14平方公里
人口: 140万
方言: 粤方言等
气候条件: 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车牌代号: 粤T
市花: 菊花
二、广东中山卫星地图全图
中山市下辖18个镇,6个街道,区域内含有1个国家级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翠亨新区,并没有下辖县,市人民政府驻地东区街道。
15个镇包括:黄圃镇、南头镇、东凤镇、阜沙镇、小榄镇、古镇镇、横栏镇、三角镇、港口镇、大涌镇、沙溪镇、三乡镇、板芙镇、神湾镇、坦洲镇。
6个街道包括:石岐区街道、东区街道、西区街道、南区街道、五桂山街道、火炬开发区街道、民众街道、南朗街道。
三、中山市卫星电子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简称新竹科学园区或竹科),是台湾第一个科学园区,有「台湾矽谷」之称主要厂商经营电子代工服务,主园区范围为新竹市东区与新竹县宝山乡。
历史
设立於1980年12月15日,成立至今约有396家高科技厂商进驻,主要产业包括有半导体业、电脑业、通讯业、光电业、精密机械产业与生物技术产业。新竹科学园区是全球半导体制造业最密集的地方之一,目前已开发新竹园区约632公顷与竹南园区约141公顷。约有12万人在园区工作。
新竹科学园区逐渐成为北台湾的科技中心,并且按国家发展计画扩大基地,目前扩充计画包括苗栗铜锣园区、桃园龙潭园区、竹北生物医学园区以及宜兰园区。亦由於其成功经验,政府陆续在其他地区设立南部科学工业园区及中部科学工业园区。
园区管理局位於新竹市东区新安路2号,是园区的行政与服务中心,隶属於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
基地
共有六个卫星园区,总开发面积1,342公顷。
新竹园区
是泛指的竹科园区,距离新竹市中心约15分钟车程,公路交通以中山高速公路为主,距台北市70公里,到桃园国际机场车程约50分钟,往北至基隆港、往南到台中港分别约需2小时车程,另亦可经由北部第二高速公路自台北经新竹系统交流道转中山高速公路北上直接进入科学园区,共605公顷.
竹南园区
规划中
铜锣园区
已完成土地徵收,发展高科技国防工业,共349.75公顷。
龙潭园区
以光电产业为主,目前正规划中。
宜兰园区
规划中。将规划为通讯服务业园区。未来将在头城下浦、宜兰城南、苏澳利泽,三地择一开发。
竹北生医园区
是台湾首座结合大学、医院、医研中心、研发型生医产业的生技聚落,进行癌症等研究开发。
进驻厂商
半导体业
* 台积电 (TSMC)
* 联华电子 (UMC)
* 力晶半导体 (Powerchip)
* 旺宏电子 (MXIC)
* 华邦电子 (Winbond)
* 矽统科技 (SIS)
* 联发科 (MediaTek)
* 瑞昱半导体 (Realtek)
* 凌阳创新 (Sunplus)
* 联阳半导体(ITE Tech.)
* 合勤科技 (ZyXEL)
* 汉磊科技 (EPISIL)
* 茂矽 (MOSEL)
* 矽成 (ISSI)
* 世界先进 (VIS)
* 茂德 (ProMOS)
* 联咏 (NOVATEK)
* 南茂 (ChipMOS)
* 创意电子 (UNICHIP)
* 威盛 (VIA)
* 智原科技 (faraday)
电脑资讯及软体产业
* 全景软体 (ChangingTec)
* 纬创资通 (wistron)
* 佳世达 (Qisda)
* 核心智识 (Coretech)
* 敏盛科技 (Teams)
光电业
* 元太科技
* 友达 (AUO)
* 中强光电 (Coretronic)
* 鼎元光电 (tyntek)
* 虹光精密 (Avision)
* 信越光电
* 晶元光电 (EPISTAR)
* 光环科技 (truelight)
* 扬明光 (youngoptics)
四、中山市卫星地图高清版
中山地图整体看上去更像是一根鸡腿!
五、中山市3d地图高清版
老安山是广东省中山市石岐街道博爱社区的一个城中新村,位于城区西南部,东起悦来南路,西至岐江边,南起博爱二路,北至中山二路,在地图上呈梯形分布。这一带区域原属中山的南郊,而今衍变成了石岐连接南区、西区的主要过渡地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除了孙文西路外,区区数万人口的石岐小城每条大街都有柴铺,一共有58间柴店,近200名职工。从中不难理解,为何开门七件事中“柴”会被列为第一位。回溯更远一些,旧时石岐的柴,既有采自本地山区(五桂山石鼓)的,也有沿岐江(西江)河水运而来的。其中,西江进入石岐的木柴统称为西江柴,主要以易燃的松木、野生荔枝木居多。
自然,西江柴水运来了,岸上得有柴仓或柴店予以接收经营。近代,岐江由天字码头至老安山一带,沿岸都设有柴仓或栏栈。解放后不久,石岐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策略,组建了数间燃料商店,门市部设于城区,柴仓设于老安山。随后,燃料商店增加了煤炭、火水的供应,又被称为柴炭店。当时,木柴一般是劈好叠于竹兜售卖的,以“络”为计量单位(每络相当于20公斤出头)。
时光荏苒,到了21世纪,石岐的居民大都用上了煤气炉,以至往昔繁盛的煤柴业逐渐消歇了,那些柴仓或柴店亦无迹可寻。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水运进入石岐县城的除了木柴外,还有柳州木、汀州木、檀香木等上乘棺木。这些货物的经营者是长生店的老板,为了讨个吉祥,他们往往不在县城中心选铺位,而是在城郊附近的太平路、老安山、沙岗一带谋求发展。这一段时期,也是这一特殊行业行的黄金发展时期。
旧牌坊处的市井清晨
现今中山一桥的位置上,尚未起建之前原有一座屹立在岐江边的小山丘,名为老鸦山,这也是老安山地名的出处。说到这,不得不提提位于老安山一北一南的两座大桥。现今的中山一桥是2003年新建成的,其前身是由两座独立拱桥(南桥和北桥)“并架”建成的人民桥。其中,南桥建成于1973年,北桥建成于1986年,二者之间相隔一道很小的间隙,上面铺有些花花草草以示“合二为一”,不知情者肯定会以为这是一座完整的拱桥,而非“组合桥”。然而,步入了21世纪,这座长750米、宽21米的人民桥终因上了“年纪”不堪重负,拆建成如今的中山一桥。而老安山之“左膀”则是1995年7月投入使用,投资1.2亿元、连接城区博爱路与西区的中山二桥。
世人常言道,流动的水才成其为活水。依笔者之见,岐江的水便是活水,且流动性是由人为掌控的,它可自西往东流,也可自东往西流。这一点鲜为人知。缘何产生这等怪象,关键在于东河、西河
这两座水闸的水位控制,从而实现了水体置换。即西河水闸涌进的西江水可以使岐江水自西往东流出东河水闸,东河水闸抽进来的横门水也可以使岐江水自东往西冲出西河水闸。一来二去地,通过每月两次的天文大潮,利用两座水闸之间的水位差,肩负城区工商旅业、生活废水排放重任的岐江水得以一次次稀释和置换。
人口民族
老安山是一方属于移民的区域,全然没有排外性。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人们能够和谐相处,各有各的生活圈子,彼此相邻而居,却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们在此务工多年后,或多或少也学会了石岐的语言,慢慢也就适应了小城的生活和节奏。于是,日复一日地,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在反反复复的表情下,上演着一幕幕平淡无奇的生活悲喜剧。
老安山才是属于石岐原住民的。走进半睡半醒的老安山,笔者仿佛倏地融化在老街深巷之中。这里的原住民,每天沿着同样的一条街道走上好几遍,日子久了,闭着眼睛都可以来回穿梭。天气热了,在阴凉处,几位摇着大葵扇的老人随意地拉着家常;而还在放暑假的顽童们也乖乖地守在家中电视旁饶有兴趣地看着那个播了又播的大唐和尚取经的故事……
经济结构
应该说,与相邻的南下一样,老安山首先是属于工业经济的。这一带有岐江、安山两个老牌工业区(村),汇集了不少制衣厂、电子仪器厂、玩具厂、工程公司、贸易公司、粮油公司、物流公司等,其经济成分、产权结构、经济总量和组织形式繁杂。此外,这里登记在册的个体经营户就达五六百家,沿着华光路、南安路、南江路、老安山街、海边街、光华街、马路仔扫视一番,裁缝店、补鞋档、手机店、凉茶店、快餐店、水果摊、音像室、衣衫店等横陈其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